“豈有此理!斷不可行!”
“某還想要二十盞呢!”
“白日做夢!”
“哼哼!莽夫也!”
一堆人都願意買十盞燈,不為彆的,就是為了囤貨,通過當初發售的《京師日報》的經驗教訓得知,凡是新鮮事物,大明的士紳們都願意嘗試。
不過他們沒有率先嘗試的資格,最先享受的都是士大夫,然後才是有錢的商紳,薛國觀明白這點,張國維和馮銓也都明白。
連不願意湊熱鬨的次輔吳甡都有意購買十盞燈,其他同僚們的想法自然不言自明,這可是白賺的銀子,不賺白不賺。
但由於“分燈不均”,故而在朝會上便形成了互不相讓的態勢,因為除了這個門,外麵還有上百號官員戳著呢。
為了買盞燈,有人就會加價求購,說是孝敬也好,但不論如何,一轉手就有幾十兩銀子到手,這麼容易賺錢的買賣誰不願意做?
我大懟朝的朝會就是無比歡樂,某太子斜靠在小椅子背上看著一群文臣武將在爭論不休,漂亮親媽則是一臉茫然,心思大概都飛到坤寧宮的麻將桌上去。
周皇後借口身體困乏,一直隻願意出席每天上午的例行朝會,若是上午沒討論完,或者下午遇到緊急情況,需要繼續開會,她是不會參加的。
耽誤半天的“麻將大業”,這是多大的損失啊???
如今有了能夠產生萬丈光芒的煤油燈,豈不是可以與眾姐妹們挑燈夜戰了?
某太子成天想著如何從大臣們的兜裡掏錢出來,某皇後在惦記著立刻上桌碼長城。
某首輔要先聲奪人拿到首席掮客的差價權,一群同僚們則不甘落後。
如果被甩鍋爹看到了這種無比激烈的狀況,估計是要吐血三升了!
至於正事……
那不是討論完了麼?
朝臣們都開啟了默認模式,覺得之前已經將該辦的事情辦完了,認為眼下分燈才是正事!
如今還能夠站在大殿裡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大懟朝的忠臣良將。
像在n多明末小說裡出現的“牙簽”——光時亨,光大人,此時此刻,應該在山棟礦區挖得正嗨皮呢!
某太子特意提醒回去赴任的山棟巡撫顏繼祖,一定要照顧好光大人以及其他跟他差不多的大人。
要讓他們好好體驗當地百姓的辛苦勞作,不然就是辜負了自己的一番好意了,機會難得,最好能夠在礦區紮根一輩子……
人心都是肉長的,不過有些人的心是紅色的,有些則是黑色的,諸如光大人這樣的臣子,心臟應該是中毒了,要不然不能是這個顏色。
中毒就要解毒,挖礦就是很好的解毒方式,每天挖礦一千斤,這樣腰不疼了,腿不軟了,連腦子都不抽筋了,周身通暢,多舒爽啊~!
“咳咳!”
“肅靜!”
某太子咳嗽一聲,跟屁蟲楊進朝便會意,立刻扯脖子尖叫起來,因為爭吵了近一刻鐘的時間,諸多聰明人也沒爭出個子醜寅卯出來,下麵還是亂哄哄的一團。
“本宮以為,諸位愛卿勞苦功高,買燈無可厚非,大燈與小燈暫且人手一盞,餘下部分則交由殿外群臣來分配,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就這個分配方法,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占據了大燈一般的份額,小燈的大頭就要送給殿外的官員們了,這樣算是平衡了大殿內外的利益。
某太子也想多賣一些,不過目前產能的確非常有限,在產品試水階段,就要小批量上市,才能控製可能的虧損和不必要的風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往後每年可以製造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盞煤油燈,不但可以用於帝國市場,還能大量出口創彙,從而實現兩全其美,但這是基於煤油的產量充足的前提下。
一盞燈每月耗油半升,那麼十萬盞燈的耗油量就高達五萬升,一年就是六十萬升,折合六千桶煤油。
如此大的耗油量對沒進入準工業模式的大明帝國來說是非常難以招架的,這還沒算上其他渠道的耗油量。
在京城的帝國石油公司要達到年處理五萬桶原油的水準,才能滿足十萬盞煤油燈用戶的需求,不然大家還得點舊式油燈或者蠟燭。
“殿下英明!”
薛國觀也知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是買不到十盞煤油燈了,故而乾脆選擇遵從太子女婿的決定,反而太子已經一視同仁了,其他人也說不出什麼閒話了。
大不了私下再找女婿要幾盞出來,這樣不說轉售他人,起碼家裡能夠照得亮堂堂,非常氣派,自己作為一家之主也有麵子。
“殿下英明!”
一群朝臣也認為如此分配是較為合理的,這時候也就沒有文武與品級的顧忌了,雖然在場的多半都是斯文人士,但要是不同意太子的決定就是犯了眾怒,要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他比外麵那些同僚要好很多,刨去被殿內文臣武將分掉的部分,外麵每人能得到一盞燈都夠嗆,分不到就隻能瞪眼乾等了。
某太子在原則上隻向朝臣們提供午餐,不提供晚餐,即便下午也要開會,完事之後,大家也要各回各家,自己吃飯。
除非晚上也要緊急開會,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這種事,也就剩了晚餐和夜宵了。
在某太子的教調之下,大家已經習慣了九點開會,十二點午休,中間可以吃到可口的工作餐的模式。
由於飯是管飽的,不少品級低的官員甚至連早餐都省掉了,就是為了可以在皇城裡吃飽喝足,因為是免費的。
“那此事便如此定下了!”
開始說是關於陝茜的事情,然後提到了延長油田,再就是新城,又涉及到了儲油和煉油的事情,最後乾脆賣起了煤油燈。
貌似到現在煤油的產量還不如燈多,你們哪怕搶到了份額,都要等上一陣子才能供油。
你們要著急,可以在裡麵點蠟,本宮也不介意,反正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在後邸還有更為先進的照明技術,但目前還不穩定,處於試水之前的摸索階段。
為此,由某太子牽頭,召集了響當當的一批科學家。
譬如宋應星、薄玨,以及老誰家小誰……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