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漂亮親媽一樣,某太子一般不會參加下午的朝會,因為隻要不是特彆多且不很繁冗的事情,基本上午的朝會就能解決,犯不著拖到下午。
吃得溝滿壕平之後,大家都挺困的,莫不如回各自的衙門裡打盹,省得一君與n臣飯後都困的直迷糊,一起丟人現眼。
漂亮親媽是為了打麻將才撂挑子,某太子則是要提高朝會的效率,省得一白天光聽文臣武將在皇極殿裡唧唧歪歪……
其實大臣們也是非常歡迎這樣的安排的,吃完午飯馬上就投入站立式的工作中,這無疑是一種煎熬,雖然朝會有固定的休息時間,但誰也不願意在犯困的時候開會。
一個人打哈欠,周邊的家夥都得被傳染,上午完事之後,中午飽餐一頓,下午就能回到自己的衙門裡好好歇一會兒,這樣的上差才算有人性。
哪怕崇禎皇帝立刻恢複神誌,重新主政,想要改回原來的模式也會遭到百官的聯合抵製,沒人願意再累死累活的為朝廷效力了,太子爺所推行的這種作息方式無疑是非常合理的。
但百官可以偷懶在自己的地盤上休息,某太子是不行的,按照每天的工作日程,上午要參加例行朝會,下午要寫合訂本或者外出視察。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科學院那邊現在非常之忙,由於處於組建的初期,很多事情都要從零開始。
要不是有擅長於其他衙門打交道的副院長熊人霖在外麵張羅相關事宜,院長宋應星就要忙裡忙外,累得腳打後腦勺了。
即便如此,宋院長每天也要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八點,連休息日都是如此,除了吃飯和睡覺,餘下時間全部被工作所占據。
不過宋應星倒是樂在其中,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差事,也就是現在上了歲數,心有餘而力不足,必須按時休息,不然第二天都起不來床。
若是再早十年的話,宋院長完全可以全神貫注地做上幾個時辰之久的技術活,如今就隻能指點並培養諸如薄玨這樣的後生了。
“肅靜!太子殿下駕臨講授,爾等聒噪,成何體統???”
宋應星一向為人和善,難得板起臉連要求下屬,太子爺來科學院講座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其中的很多學問連他都沒聽過,更沒潛心研究過。
有幸聆聽的學生有上百號之多,其中有宋應星、薄玨、方以智這樣的大小才子,也有不少心靈手巧的工匠。
即使鬥大字都不識一個,隻要某些方麵小有所成,可以入了宋院長的眼,某太子便可以網開一麵,實施有教無類的授課標準。
教學是無償的,無需任何學生掏一枚銅錢,學到了什麼,能不能消化理解,那就要看個人的吸收能力了。
“太子殿下到~!”
宋應星的話音落下沒多久,內侍廣而告之的尖銳聲音便傳開了,沒人膽敢在大明太子麵前班門弄斧,哪怕在未經允許下,正常說話都會被視為大不敬。
隨行的儀仗隊都在科學院外麵侯著,隨同某太子進院的隨從僅有數十人而已,隻有內侍與廠衛這兩類人。
“好了,諸位平身吧!此為科學院,無需繁冗禮節,本宮往後會經常來此授課,諸位無須多禮了。”
某太子每周至少要給科學院的一乾人等上三次課,時間大致定在周二、周四、周六,課時時長大概有兩個小時,具體要看有沒有突發狀況,是否被朝會給順延了。
隻要有空,某太子還是願意經常來給這些npc科研人員點撥一下的,雖然自己也是行業裡的半吊子,但終究是比對麵這群家夥強一些的。
院子裡的這些聽課的,不少都是宋應星、方以智、薄玨、王徵,乃至熊人霖等人的朋友和親戚,有的能夠達到學員的水準,有的僅僅是個工匠而已。
當下科學院就是要注重實踐,理論倒是其次,因為根本就沒啥理論基礎,所以對於個人動手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是最主要的入院參考標準,也會避免濫竽充數之徒混入。
宋院長的人脈很廣,就任科學院院長之後,前前後後寫了不下上百封信,其目的就是邀請他認識的業內人士加盟科學院。
凡是宋院長認可之人,在大明境內都是資深業內人士,不少都小有所成,擁有一些很實用的發明創造,最不濟也相當於熟練技工。
可以負責任的說,光是宋應星一人,憑借自己的人脈,便可以組織起一座機械工廠所需的全部人員,不嚴格篩選的話,一呼百應,能拉來上千人之多。
“從今天開始,本宮就在此為諸位講述科學知識,何為‘科學’?‘科學’便是通過研究或可見的具象事物,或不可見的抽象事物,發現其內在本質,總結出一套相對客觀規律的學科。探索科學的過程就叫科學研究,參與其中的人員便是科研人員。那麼科學這門學科都包括什麼呢?譬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天文、地理、農學等等方麵都屬於科學,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事無巨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麵就是一群懵懂的小白鼠,你直接給他們講“牛大爺的第三定律”,真就是對牛彈琴了,必須從頭開始,確切的說是從零講起。
“那麼本宮先舉一個例子用以詮釋,請問孫雲球同學一加一等於幾?”
某太子在黑板上寫了一道最簡單的題目,讓薄玨的小跟班來回答,這小家夥是廠衛從漂亮親媽的蘇州老家搜來的。
由於以後此人會有所成就,所以某太子就先下手為強了,先將其培養到成年,然後就可以讓這貨給自己賣命還學費了。
曆史上小孫同學精於數學與測量,對於機械和光學很有研究,往後大明帝國的卡爾?蔡司鏡頭與哈伯望遠鏡就靠他了……
薄玨是不屑於帶著個小尾巴的,起初還不太樂意,不過帶了幾天之後,發現這小子的確聰明伶俐,而且吃苦耐勞,頗有自己年輕時的風範,也就默認收下當學徒了。
隻是這位師傅隻是管吃管住,其他一概不管,平時薄玨的工作也非常繁忙,更是癡迷於成年人的遊戲飛艇),小孫同學完全處於散養狀態,一切都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