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崇禎大帝的另一個“大優點”,這位末代皇帝就真正實現了暴怒甩鍋任性的“神聖三位一體”!
大明帝國當下一半窘境,就是是這位皇帝腦子一熱瞎搞搞出來的破事。
將西北的軍餉挪給遼東,那西北怎麼辦?
讓上萬邊軍士兵就地喝西北風?
類似的還有裁撤驛站,這玩意能隨便裁撤麼?
崇禎大帝做這種戰略決策好像都完全不過腦子。
這兩個極其錯誤的決定直接導致全國一下多了數萬身強體壯又拿不到月俸的大老爺們,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一群窮到快要乞食的家夥不造返,難道留著大懟朝過年?
某太子通過後邸的史料記載,查到了當年上奏裁撤驛站的一群混帳。
鑒於他們的“佳績”,就賞給了他們每人一個“金碗飯”,全都被送到山棟挖礦去了。
那邊的某個礦區裡都是他們的同僚,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地一邊挖礦,一邊暢談人生……
天啟坦克大爺將大明帝國送給崇禎大帝的時候,起碼還沒有內憂,隻有外患,附贈一隻九千歲。
等某太子接手了崇禎大帝的盤子,發現贈品變成了快遞李哥和張大粽子!
不但從他們身上拿不到錢,還得給他們倒貼錢,這特麼真是爹太坑啊~!
其他的話,某太子就不說了,讓這位甩鍋爹好好躺著吧,這樣對大明帝國上下都好。
給一群心腹打氣鼓勁之後,老宋頭等人明白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太子爺的鼎力支持,他們自然是信心滿滿,誓要研發出舉世無雙的神奇機械。
翌日,眾人也不能閒著,因為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大明帝國,乃至全世界的第一部飛行器——萬曆式飛艇,即將迎來它的首秀!
科學院的飛艇項目組已經組裝好了兩艘飛艇,由於原材料是優中選優,而且經過多次試驗才確定下來。
算上物料的消耗,兩艘飛艇總供造價高達一萬四千餘兩銀子,單艘造價超過七千兩之巨。
光是這兩個大家夥,就占到科學院五十萬兩總預算的百分之二點六,所以沒錢就彆想玩高科技武器了。
如果再加上之後的改進型,直至研發出可靠的量產型,估計前前後後得消耗掉五萬兩銀子,這還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造價高也是有原因的,氣囊外殼采用了從西北土默特部落進口的犛牛皮,比羊皮更為結實,兼具柔韌性,又可以抗寒,抹油之後,實施冬季飛行也毫無問題。
氣囊接受噴火的位置都鋪設了上等陶瓷,用來隔熱耐火,防止氣囊被噴射器的火焰所點燃,即便這樣,首次試飛也是前途未卜。
為了確保場地的安全,某太子命黃得功調集五千步卒用以維持秩序,又命一千馬卒隨時候命,在飛艇起飛後在地麵上跟隨,確保著陸區域的安全。
僅僅是用來保障飛艇的輜重車輛就高達四十餘輛,其中兩輛用來盛裝氣囊的馬車最為巨大,車體足有兩丈那麼長。
某太子選擇的試飛場地也很近,就是位於新城與老城之間的空地上。
既然這玩意體積巨大,難以遮人耳目,那就索性讓眾人看個痛快好了。
城外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鬨非凡,即便《京師日報》上完全沒有刊載消息,好信之徒也會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特彆是在茶館酒樓一張羅,那效果簡直是一呼百應。
後來的家夥簡直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往前一瞅,啥也瞧不見,全都是人腦袋。
當爹的隻有將自己兒子放在脖子上,好讓兒子能夠開開眼界,順便給自己說說前方情況。
今天並非休息日,而朝會罕見地由於這個特大事情而暫停了,某太子的擇日理由就是隻要科學院那邊準備妥當,哪天氣天好便可立即進行試飛。
內閣與七部官員也極為配合,大家都希望儘快看到太子爺口中所說的可以翱翔於天際的仙界武器,朝會停罷一天也無傷大雅。
在他們看來,隻要今後王師裝備數百架如此跟古爍今的仙界武器,那驕縱恣意的東虜還會得意多久?
連不學無術的首輔薛國觀都認為此事是一個鼓舞大明軍瑉鬥誌,進一步提升準女婿威名的絕佳機會。
漂亮親媽與姨娘們聞訊之後居然也不打麻將了,女人的好奇心更強烈,為了目睹這一盛況,一大早就都起來等候出行了。
所以在這塊看似挺大,其實已經被擠得快要冒泡的空地上,有後妃、有藩王、有官吏、有百姓,還有老湯帶著的一群術士小夥伴。
某太子曾經對老湯說過,隻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出的價錢合適,他便可以將如此神兵利器友情轉讓給對方。
對於這番話,老湯是將信將疑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從未見過類似可以升空的物件,除了孔明燈……
用一萬士兵的租借權來換取如此神兵利器,在老湯看來是極其換算的生意,哪怕是將一萬士兵送給這位皇太子都是完全可以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毫無疑問,羅馬是非常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的,也想讓帝國取得決定性勝利,無奈帝國是很窮的,跟之前的大明的狀況類似。
要想打贏財政狀況極佳的法國與驍勇善戰的瑞典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了,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能夠扭轉劣勢的武器。
飛艇無疑是非常符合老湯的眼光與標準的武器,隻不過此物是否可以如大明帝國皇太子所說的那般可以升空,老湯依舊難以無法判斷真偽。
好奇心誰都有,連在新城乾活的苦力們也都撂挑子,坐在地上歇著了,大夥寧可不賺這半天的銅錢,也要看上千年來從未有過的神跡!
作為他們的總監工,工部尚書張國維也從善如流地拿著千裡鏡在觀望,湊過去也不見得能看得清楚,遠不如他在新城的城牆上的位置好。
駐紮在京城周邊的部隊主官,準確地說是參將級以上武官都在受邀之列,其坐騎都被親兵牽走,以免被巨大的飛艇外觀給驚到,會踩傷旁人。
“準備情況如何?”
薄玨雖然是飛艇項目的二把手,但作為實際負責人,對自己的心血首次試飛其實是非常焦慮的,但為了給兩位飛行員鼓勁,表麵上還要顯得輕鬆一些。
“請薄院士放心,一切就緒!”
作為大明帝國第一位艇長的於力中氣十足地回答,他可是從上百名候選者裡脫穎而出的,太子、皇後及文官武將都在附近觀看,這時候可不能丟人現眼。
“這便好,記住,無論發生何事,均要鎮定自若,按照襙作流程淡然處理!”
薄玨進行了最後的叮囑,他之前已經觀看過兩位下屬的多次訓練,對其表現是非常滿意的。
首先是要識字,這是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