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這時候應該已經到東印度群島了,夠快的話,說不定已經進入印度洋了,最多再過兩個月就能抵達羅馬。
其實走紅海會更近,不過由於奧斯曼帝國正在從巴爾乾半島進攻中歐,威脅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盤,這條路線是比較難走的。
“殿下,此法倒是甚佳,隻是倘若西夷在掌握飛艇製造方法之後,與我大明為敵,該當如何?”
李侍問對於新式武器能賣出兩千萬兩銀子還是很滿意的,若是都能落到戶部太倉裡就更好了,不過一些要事還是要提前問清楚才行,尤其是“化友為敵”。
“很容易解決,李愛卿可記得適才的燃料?此物乃是石油所煉,但飛艇是不能直接使用石油作為燃料的,一來是火力不夠旺,二來則會燒毀噴射器。隻要將石油煉化計劃掌握在我們手裡,我大明即便可利於不敗之地了。飛艇與燃料的關係,就相當於鳥銃與火藥!”
不管哪個下家,想買煉油技術也行,再加一千萬兩銀子,某太子就可以考慮將核心技術打包銷售了。
有了三千萬兩銀子作為狗糧,好死不死的大懟朝應該還能再苟活一年,你說氣人不氣人?
啊~哈哈哈哈……
“殿下英明!”
李侍問也被一次性地填飽了肚子,這下他算是弄懂了,原來飛艇的奧妙都在這燃料上麵,沒有了燃料,飛艇就是個擺設了,根本無法起飛。
而煉化技術就掌握在太子一個人手裡,由二十四衙門來負責,主管都是內侍,而隻要任何人等會泄露出去,不經審訊,便可被磔示,所以泄密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兩千萬兩銀子!
這個價錢不算低了!
起碼對於李侍問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三位愛卿大可放心,飛艇買賣周期是很漫長的,光是一來一回,便可能要達到三年之久。屆時我大明早已造出更加先進的飛艇了,將眼前這個基本型號出售給西夷是完全不會對自身造成任何威脅的,而且還能大賺一筆銀子,或者雇到大量的傭兵前來助戰,確保江山社稷安全,何樂而不為呢?”
某太子是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的,凡是涉及銀子的事情,都要算計到位,事關上千萬兩銀子的生意,怎麼可能倒搭錢?
等到更為先進的“萬曆基洛夫”ii型造出來,其初代i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賣給下家了,正好連本帶利地賺回來,這樣王師使用的飛艇就等於不花錢了。
“殿下考慮周全,適才臣唐突了!”
照太子這麼一說,貌似的確是這麼回事,好像自己太過心急了,路振飛便主動道歉,不再支持王家彥等人了。
“臣不知殿下欲讓朝廷支持西夷之中的何方勢力?”
旁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作為兵部尚書的王家彥是要知道的這個問題的,尤其是遇到了湯若望,被問及的話,不能被對方給噎到。
“湯若望等人對我大明在科學知識方麵的幫助甚大,本宮以為我大明素來講究文明與友誼,理應在此危難時刻投桃報李才是。”
再不扶一把的話,爛泥帝國就得被法國給打趴下了,等歐戰結束,某太子就不能從中漁利了。
準確的說,哪邊快輸了,某太子就支持哪邊,這樣才是一個追求公允的中立者應該做的事情。
要不是想得到大量的德意誌雇傭兵,某太子是支持法國在歐陸的霸權事業的,因為不涉及到多少海外利益,這樣雙方的矛盾就會很小。
“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法國幾乎遭到了全歐的圍攻,某太子手裡就缺一個這樣吸引歐洲火力的“二愣子國”!
現在是聰明絕頂的黎塞留當首相,而且三十年戰爭遠未結束,法國不太好玩一家獨大的遊戲,等過幾年黎姥爺掛了,繼任者馬薩林馬紮然)上來就好辦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貨不同於其兢兢業業的前任,特彆貪財,死後留下了五千萬裡弗的遺產,超過當時法國征稅收入的一半以上。
伏爾泰認為此人是一個才能平庸,但是運氣絕佳的貨色,幸好隻活了五十九歲,不然掌權的路易十四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貨了。
由於路易十四的親媽安娜來自奧地利,所以馬薩林還想讓這位小國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可這個計劃卻沒有成功。
如果成功的話,毫無疑問,法蘭西與德意誌所組成的超級帝國將把哈布斯堡家族徹底踩在腳下,成為整個歐洲當之無愧的霸主,版圖僅遜於恢宏一時的法蘭克王國時期。
隻要馬薩林還是那個馬薩林,那麼給這位首相送餅就會很容易得償所願,某太子已經開始為幾年後的計劃布局了……
法國真相當於秦國的話,那麼大明實施“連橫戰略”就很有必要了,尤其是要讓法國與西班牙交戰,進而拖垮這個敵視大明的玩意,為明軍艦隊南下攫取呂宋做鋪墊。
但支持爛泥帝國就等於幫助了其盟友——西班牙帝國,那就意味著大明要放棄主要產糧地之一的呂宋,有點忍痛割愛的意思。
安南的猴子很難馴服,成祖服克安南之後沒多久,這地方就又脫離大明的管轄了,比較起來,還是呂宋更容易吞到肚子裡。
某太子很想得到呂宋,但又不想過分與西班牙交惡,至少要從對方手裡弄到足夠多的橡膠樹和金雞納樹之後,再一拍兩散。
目前還沒想到一個可以兩全其美的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指望眼前這些大臣給自己出主意是不可能的事情,出了也是個餿主意。
“殿下宅心仁厚,如此禮尚往來,便可展現我上朝大國之天威,又能與西方諸國交好,乃是上上之策也!”
薛國觀不懂歐洲事務,但懂得“是、對、好、高”這四字秘訣,旁人千言萬語,不如自己一記馬屁來的實在。
“馮銓,馮愛卿!”
既然提到了外交,那某太子就不能對其熟視無睹了,要給禮部一點正事辦才行,省得一天到晚就知道典禮上香。
“臣在!”
馮銓不知道太子點自己的名字所謂何事,可必須擺出一副樂於為君王分憂辦事的模樣才行,這是在大殿內當差的基本功。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