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北地”的諸多藩國逐步就位之後,便可以與南麵的王師一道,來個南北對進,夾擊盤踞在東北的辮子了,經過若乾年的努力,最終收複奴爾乾都司全境。
屆時辮子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跑路西域,去投靠黃金家族最後的血脈——準格爾,要麼北上去抱沙皇的大腿,弄個尼古拉斯·皇太雞之類的名字表示效忠!
與遊牧團夥不同,辮子屬於漁獵團夥,讓他們去檬古高原放牧,他們肯定是不同意的,那裡的地頭蛇——喀爾喀,也不會同意這些曾經欺壓過他們的家夥入夥的。
移藩海外,特彆是將大明本土的藩國挪到地廣人稀的“北地”,也是大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跟老孫頭在關外的碼防禦的戰略相類似,但某太子玩的更大,把藩國當成了自己的防禦工事,一直可以碼到皇太雞的後背上去!
你要是有能力,就調兵遣將去進攻北地的藩國去。不然的話,老子就可以堅持不懈地碼藩國,逐漸碼過黑水,碼到鬆花江一帶,碼得你腹背受敵!
移藩南地的藩王暫時沒有分配到船隻,因為他們那地方什麼時候去都可以,完全不用著急。
船隊第一次出海,運輸的都是去往北地藩國的百姓,以代王、晉王、周王、崇王的子瑉為主,潞王、徽王、福王的子瑉為輔。
對於這樣的安排,前四位藩王利益甚大,自然是拍手稱快。
後三位藩王也說不出什麼來,因為太子也說了,從泡菜國和倭國征集來的船隻會調給他們來使用。
若能征集來六百艘的話,每家能得到兩百艘之多,起碼能運不下萬人,第一年在沿海建立定居點是足夠用了。
這些藩王也不傻,得到了返點銀子之後,都在招兵買馬,擴充實力,除了武裝自己的家丁之外,選擇跟隨自己移藩的對象,都以十五至四十五歲之間的適齡男女為主。
年紀太大,過去不抗凍,說不定在路上就被折騰死了。
年紀太小,扛不住疾病,每天乾不了多少活,還得派人照顧。
隻有適齡夫妻的子女或父母才會被允許上船,老人帶小孩的,那就要等以後再說了。
這還隻是藩國裡的藩王及郡王府邸裡的仆人的家眷,藩國裡真正的尋常百姓,很多連第一批的船票都搶不著。
隻有手藝人,譬如木匠、瓦匠,以及獵人、漁夫,可以享受優先登船的待遇,因為到了那邊,這些有一技傍身的人都是大有用處的。
以實力最強的周王為例,光是藩王府和三十座郡王府裡的家仆連同其家眷,就超過了兩萬之眾,可想而知之前朝廷供養他們的壓力有多大了。
戶部年年入不敷出,連甩鍋爹的內帑都已經快要告罄了,再不強行移藩的話,最後大明非得被這龐大的宗室團夥活活吃垮不可。
周王朱恭枵由於身為藩王,奉聖旨移藩馬加丹及北堪察加,即便身子老邁,也得身先士卒,做個榜樣,到了那邊點個卯之後,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南地的海島度假了。
等到來年三月份啟程,六月份回到自己的藩國,雖然那地方仍舊不熱,可也算是涼爽宜人了,呆上三個月就又可以走人了。
若想免於折騰,又想找個不錯的落腳點,完全可以去位於庫頁島南部的晉國,那裡的氣候比周國稍好一些。
雖然也是北地,到了冬季便會頻繁下雪,可氣候已經非常接近北海道了,不算太冷,而且那裡有煤礦,冬季供暖完全不成問題。
第一批移藩過去的家夥隻要蓋好了臨時房屋,就凍不著了,一層不夠保暖,可以多蓋基層,弄個四五層厚的木牆,就能擋住凜冽刺骨的寒風了。
而且那裡物產豐富,即便頭一年無法種莊稼,有了朝廷播發的糧食,加之捕點本土的土特產,也就餓不著了。
黑熊、老虎、野豬、麋鹿、鮭魚、兔子是應有儘有,絕對不會缺肉,想吃素菜,那就采點野菜就行了,到處都是,漫山遍野。
彆說偌大的西伯利亞,光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帶,養活一百萬人都綽綽有餘,未來十年,某太子都無需為藩國百姓的生計發愁。
周國與崇國雖然都處於最北方,但由於金礦就在周國境內,而且兩國分享了堪察加半島的活火山,能夠用火山噴出的硫磺源源不斷的換取本土出產的物資,所以根本就窮不著。
那些座活火山其實就等於一座巨大的工業園,製造出來的產品就是硫磺。最不濟,火山灰也是極好的化肥,隻要能參與易貨的土特產,乃至北極熊和海豹,都可以往船上裝。
某太子甚至聯想到,要是能夠馴化一隻小北極熊,等其長大之後,騎著出去打仗,那將是何等的威風霸氣……
即便自己無法出戰,給它全身披甲,讓麾下將領騎著這種寶寶衝殺上去,對麵辮子的騎兵當場就得傻眼。
多弄幾頭的話,加上大量的戰象和坦克,往後王師絕對是名副其實的“魔獸大軍”,可以所向披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藩王聽說皇帝已然蘇醒了,便急於前去覲見,隻不過甩鍋爹對他們接見他們的興致並不高,隻是稍微寒暄了一會兒,便將他們打發回了東宮。
某太子非常理解甩鍋爹的心情,之前這些藩王一毛不拔,個個都是鐵公雞,這下被自己給抄沒了,全都露餡了,甩鍋爹當然非常生氣。
能接見他們就已經是看在宗室的情分上了,換成國仗周奎,估計甩鍋爹根本就不打算見他,見了之後,一個上火,一個尷尬,莫不如老死不相往來。
田貴妃他爹田弘遇和漂亮親媽他爹周奎,這兩個國仗的所作所為,能讓甩鍋爹聞訊之後,上火足足一周時間,要是聽說野舅舅周延儒乾過的勾當之後,隻怕連飯都吃不下了。
之前滿朝文武,包括勳貴,甚至自己的老丈人,都把他當傻子糊弄,等這位當事人知道了真相,不立刻報複都算是寬宏大量了。
幸好兩位國仗的女兒都深得聖眷,不然現在他們的墳頭都已經長草了,這絕對不是玩笑話,當時可把甩鍋爹給坑得不輕……
聽隨行的內侍說,這些藩王到了乾清宮,芝麻賞賜都沒得到,某太子便哼笑不已,這算是一報還一報。
之前藩王們一兩銀子都不掏,先如今,甩鍋爹也如此這般,誰也說不出甚子出來,隻能啞巴吃黃連,把苦水往肚子裡咽。
想要銀子也行,爾等去找那逆子去要好了,朕這裡分文皆無!
某太子都想好了甩鍋爹對付藩王們的台詞了,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這位二貨皇帝的腦子可是清醒不少,尤其是對於錢財方麵,大有向神宗靠攏的趨勢。
不過某太子這裡能用於返點的銀子就這麼多,已經悉數發放到位了,想要更多的話,那就組織人手去挖金礦吧,隻要挖出來有價值的東西,那便是賺到了。
坐擁儲量那麼大一座金礦,還好意思哭窮的話,某太子就隻當是什麼沒聽見好了,你們要是執意懶到自己餓死的地步,誰也幫不了你們!
餘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給戶部和鄭芝莞來做了,戶部尚書李侍問負責向藩王們撥發既定的糧食,而鄭芝莞則負責調配船隻,安排藩國子瑉登船。
船不夠用就去買去搶,反正現造是來不及了,索性就讓倭國與泡菜國多作貢獻好了,尤其是泡菜國,也就沒必要保留可以出海的交通工具了……
如果有可能,連泡菜戰艦都不能放過,有一艘算一艘,全部都要征用,以後也要做到,對方下水一艘,這邊就要征用一艘,讓泡菜人吃海帶湯都變成奢望才好。
想要船也行,先免費送給大明爸爸提供一萬包大米再說,否則就要承受大明爸爸的怒火斯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