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兵工廠滿負荷運轉的話,加起來一年起碼能製造出五萬到七萬支合格的新式燧發滑膛槍,五年左右便可以為三十萬明軍完成換裝。
三十萬也就是當下朝廷可以養得起的一線作戰部隊規模,預計花費在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左右,加上一些邊角廢料,軍費總開支在一千八百萬兩上下。
這是基於朝廷歲入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背景下,要是南北朝廷歲入達到三千至四千萬兩銀子,軍費開支還可以適當調高一些。
短時間內,即便朝廷的總歲入可以有飛躍式的增加,某太子也不打算進一步擴充兵馬了,主要是糧食不夠吃,實在沒有餘糧養活多出來的狗腿子們了。
有餘糧的話,莫不如雇傭倭軍和歐陸傭兵來替自己打仗,這些人的戰鬥力不低,見錢眼開,舍得拚命,實際效費比遠超於明軍。
“嗯!不錯,不知產量幾何?”
崇禎覺得此槍甚是精美,不但眼見為實,還親自接過來把玩了一番,不論是外觀還是手感,都極為的認可。
“眼下工匠人手不足,每日僅能造出五十支。不過兒臣已從南方調撥了工匠,近日抵達京城,相信產量會逐步得到提升。父皇若是覺得此槍還算入眼,兒臣願呈獻兩支,用於父皇狩獵之用。”
“送”是說不出口的,要送就隻能說“獻”,這樣甩鍋爹的麵子才說得過去,而且可以用新槍來堵住這位二貨皇帝的嘴,免得到了南都之後又抱怨工匠都被自己給弄走了。
“……嗯!也好!”
崇禎本想拒絕,不過自己的確比較喜歡這外型優雅的新槍,鑒於這逆子主動呈獻,姑且就手下好了。
自從繼位以來,在這十二年裡,崇禎非但沒有出過京城,連皇城都沒踏出過一步,趁移駕南都之良機,遊山逛景也不錯。
有了這新槍,自己狩獵與否另當彆論,掛在顯眼之處,也能起到裝飾的作用,閒暇之餘看一看也可以賞心悅目。
“父皇不若在附近靶場可以試射一番!”
見到甩鍋爹貌似忽略了工匠的事情,自己送禮的目的便達到了,某太子旋即進言,免得事後這位二貨皇帝再抱怨沒有玩過癮。
“……哦?倒是不錯的主意!朕要看看這新槍準頭如何!”
聽到這個提議,崇禎稍加思索便答應下來,雖然比不上狩獵那般刺激,可對男人來說,能夠使用火槍也是件樂事了。
某太子心忖:您要是沒用過槍,那就彆提準頭的事情了,省得被旁人看見弄出大笑話出來,不脫靶就算是萬幸了。
在一行人的陪同下,崇禎很快來到了靶場,二十步外擺著一個一丈見方的靶子,中心位置已經塗上了紅點便於射手標準。
這裡隻有連槍都沒摸過的新兵才會打這種距離的靶子,隻要稍加訓練,通常都是三十步起步,然後是五十步、七十步、一百步。
甩鍋爹由於是皇帝,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懂得整個裝填和清理過程,所有附加流程都有專人來負責,他隻需要標準目標,扣動扳機就齊活了。
“啪~!”
隨著槍口冒出一陣青煙,“禦用子彈”轉瞬便向遠方飛去,飛得很遠,遠到已經飛到巨大的靶子後麵去了……
崇禎開始還很是期待,不過稍後並未有人報告上靶之事,他也意識到自己已經脫靶了,略顯尷尬,但這種事也不能加以補救,隻能悻悻地換了一支槍,進行二次試射。
某太子在旁邊看著,心裡正琢磨著是不是要給甩鍋爹換一支安裝了瞄準鏡的火槍,打中圓心不說,總歸可以幫助甩鍋爹輕鬆擊中目標。
這要是“啪啪啪”一頓打鳥,看得周遭一群人錯愕半晌,讓甩鍋爹情何以堪啊?
幸好這位二貨皇帝看上去了有兩下子,第二次開火便上靶了。
雖然隻是命中了靶子的邊緣地帶,但也的確算是擊中目標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上靶!”
有士卒大聲報告了這一喜事,一群內侍便如釋重負,立刻喜大普奔起來,要是萬歲再打不中的話,隻怕心情就要差到極點了。
“恭喜父皇,父皇確有射擊天賦,若是勤加練習,定能有所成就!”
幸好靶子附近沒站人,不然被甩鍋爹開瓢都說不定,不論在任何方麵,這貨對己方的威脅都實在是太大了。
“……你無需恭維朕,朕也不曾接觸過鳥銃,能有如此成績,朕已經甚感安慰了!”
崇禎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在想,到了南都,若是閒來無事,的確可以練練這新槍,若是在狩獵中能有所收獲,當真是件心曠神怡之事。
既然已經有了成績,那麼見好就收就是最為明智之舉了,崇禎可不想來個“三中一”,能“二中一”,在他看來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崇禎在營盤裡又轉了一圈,覺得視察得差不多了,這裡又變成了這逆子的地盤,自己多呆無益,便命令起駕返回皇城了。
“好了,諸位便是本宮的一期學生!爾等出身雖然不同,但本宮會對爾等一視同仁,尤其是在訓練方麵,不會因為出身而有所顧及。待三個月之後,本宮才會教授爾等真才實學。在此之前,須在此地摸爬滾打,磨練意誌。否則到了戰場上,就隻能給東虜當孫子了!大明有很多人都害怕東虜,本宮對此很是奇怪,明人與東虜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怎麼一見麵就怕成那副德性了呢?隻有孫子見到爺爺,才會如此慫包!爾等是想當孫子,還是想當爺爺,無須現在告訴本宮,三個月後自有分曉!”
在送走了甩鍋爹之後,某太子便召集了自己所有的學生,給他們叮囑一番,免得事後來個馬後炮。
按照出生年紀來排,分彆是萬禮、甘輝、張煌言、黃廷、曾英、李元胤、鄭成功、鄭省英,一供八人,編為一個班。
正副班長是從勇衛營抽調到東宮衛隊之人,也作為他們的教官,已經受訓三個月,算是可以出徒帶學員了,現在跟這些人同吃同住,好好收拾這些新兵蛋子。
“你二人的情況與成績,周遇吉已經本宮說了。本宮對你二人帶隊是放心的,無需擔心甚子問題,隻要他們不死不殘就行。這些人裡有儒生、有世子、有草莽,但在這,隻有普通士兵,不分高低貴賤。其他人學甚子,練甚子,他們就學甚子,練甚子,沒有例外。如若有人違背了軍規,同樣要被關禁閉。至於其他事情,皆可上報給周遇吉。”
說是這麼說,但某太子相信這倆教官手裡自有分寸,周遇吉也會對其進行相應的叮囑,不會把人往死裡練,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
能達到普通新兵七成的標準,那某太子就心滿意足了,關鍵是要讓這一期的學生明白紀律與意誌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生。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