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的一席話,雖然讓在場的商賈們似懂非懂,卻都感到不明覺厲,認為自己受益匪淺,同時也暗自慶幸,若是太子爺生在一個商賈之家,恐怕自己的飯碗就不保了。
這些仙界經營之道被太子爺敘述地淺顯易懂,可又是眾人平素不曾想過的內容,應用到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家之中,毫無疑問,都可以創造出無比驚人的財富。
能將商賈所做之事破繭抽絲,剖析地如此清晰明朗,解讀地入木三分,深入而又透徹,古往今來,也隻有太子爺一人而已,眾人算是受教了,可謂是獲益匪淺。
“好了,天色已晚,本宮就講到這裡吧。諸位若是還想聽的話,本宮也可以繼續說,而且可以說的更為詳細一些。本宮計劃開設畿輔商學院,主講生意經,就是關於如何經商賺錢的內容。明日報名,後日開課,場地就在東華門內。招生對象就是京城已經購買‘海外金山’股份的商賈,爾等家族的子弟,包括妻妾子女皆可報名,男女不限,年齡不限,人數亦不限。每人學費一千兩銀子。一期包括十堂課,每堂課時長一個時辰。哦,對了,兩位女士可以完全免費聽課,僅限你們兩位,若是他人前來,還需照交學費。”
某太子之前給這些奸商們灌雞湯的時候,忽然想到,既然自己可以開設科學院,為何不能開設商學院呢?
這特麼才是正二八經往裡自己懷裡撈錢的偉大事業啊!
一個人收一千兩銀子。
一百人就是十萬兩。
一千人就是一百萬兩!
本著救死扶傷的原則,忽悠一個是一個!
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太子就是乾這個的,這下總算可以重操舊業了!
科技學院、商業學院、軍事學院,這才是傳說中的“神聖三位一體”啊!
就是不知道願意報名掏銀子的家夥會有多少,萬一就那麼幾個,自己豈不很尷尬?
不過人少也好,教會他們就可以放出去在商海裡麵興風作浪了。
扶持畿輔商人也是為了對抗窮凶極惡的江南商人的策略之一,即使自己倒搭時間也銀子,這個項目也必須上馬。
“殿下英明,適才殿下一席話便讓草瑉茅塞頓開,若是能夠傳道授業,京城商賈同仁更是求之不得!”
太子爺就講了那麼一會兒,於鬆屹還沒聽夠,有些意猶未儘,實在是掃興,但講話的是太子爺,可是不能表露出來心裡的想法。
要是真可以深入學習仙界的商業經營之道的話,那可真是太好了,於鬆屹不單想讓自己學會,更是要讓家裡的兒子也前來學習。
雖說這樣做很是費錢,可隻要能夠學會,隻需數日,花出去的數千兩銀子就能賺回來,而且往後可讓於家後代都能享受這個寶貴的福祉。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院子裡可以想起山呼海嘯般的馬屁聲,不光是會長大人,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
隻要能夠理解並掌握太子爺所說的內容,那麼日賺鬥金這種事,就完全可以夢想成真了。
不說在京城賺錢,哪怕在彆的地方,對付那些經商策略落後的商賈,可謂是綽綽有餘了。
用太子爺的辦法,決計是無往不利,那些井底之蛙根本就無力招架這種淩厲攻勢。
學會這些仙界招數,可是比直接給錢還要重要,往後自家的生意便能蒸蒸日上了。
等送走了這些“移動的銀錠”,有內侍前來傳了甩鍋爹的口信,讓某太子去乾清宮。
這兩天,崇禎算是真的清閒下來了,無需批改奏疏,也不用再為朝廷缺錢而犯愁了。
有那個逆子處理這些事情,倒是讓崇禎頓感壓力驟減,如釋重負,可是心裡卻很不是滋味。
兒子像晉惠帝那樣蠢笨,自然不是好事,還有亡國之憂。
可兒子太能乾了,像李世民那樣,也決計不是皇帝之福。
那個逆子還是嫡長子,未來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要繼承大統。
讓崇禎感到苦惱的是,逆子似乎想要提前繼承大統……
殺了逆子,隻是一時間的氣話而已,經過父子之間的一番唇槍舌戰之後,逆子廢了沒被廢掉,還被封為攝政王,總管北方八地。
崇禎沒法殺掉自己的嫡長子,不然非但不能接觸憂患,還要遭到朝野的抨擊,甚至武將們的兵諫,更無法麵對的自己的皇後。
逆子在大內有生母皇後與一眾內侍為其幫襯,在外有內閣和一群武將們為其鼓噪助威,崇禎將要廢黜太子都要三思而後行。
那天視察東宮衛隊返回後邸,崇禎在一瞬間,幾乎想要采取非常行動,將逆子關在城外,不過後來又改變了主意。
逆子兵權在握,又深得文臣武將們的支持和擁護,除非將其賜死,否則決計會發動兵變,提前將自己推到太上皇的位置上。
為了避免讓逆子“黃袍加身”,崇禎也隻能打消了那個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選擇息事寧人,叮囑自己身邊的隨送,認真將後邸的物件打包裝箱,準備南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到了南都,就看不見逆子了,自己仍然是大明帝國的皇帝,還可以得到山呼般的朝拜,又無需為抵擋東虜入侵而襙心受累,不得不說,移駕南都還真是件好事。
隻是崇禎聽說逆子居然將繡有太子字樣的衣服送給了地位低賤的商賈,真是不可理喻。
更讓崇禎感到慍怒的是,這些人之中,還有兩位……
此事簡直荒唐至極,定要問個明白才行。
“兒臣給父皇請安,父皇可用過晚膳?”
某太子見到自己的漂亮親媽也在這,那就放心多了,省得這位甩鍋爹再被自己給氣得翻白眼了,身邊無人搶救。
“已然用過,朕喚你來,是想知道,你將衣服賜給諸多商賈,意欲何為?”
東宮也有崇禎的眼線,那邊有了不同凡響的動靜,崇禎就會知曉,出於好奇,他也要打聽一番。
“父皇,兒臣以為若是商賈可以為國分憂,慷慨解囊,兒臣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那衣服不是功名,更不是官職,隻是對愛國商賈們的褒獎而已。”
要是把那件衣服想的多麼厲害,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上麵繡著“太子欽賜”的字樣,但最終解釋權在自己手裡,自己想咋解釋,就咋解釋。
“那你可曾想過,若是商賈穿著如此衣服出去為虎作倀,便是有損皇室聲譽,屆時你又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