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好兩位小大媽之後,學生們也休息得差不多了,於是某太子不辭辛苦地繼續授課:“諸位大多都見過千奇百貨商店送的購物紙兜吧?
紙兜外麵兩側都印有一個標誌,這叫‘商標’,即商業標誌的意思。不論是一個裝商品的紙兜,還是一個裝商品的木盒都可以印上。
本宮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讓來店消費的顧客們記住這個商標,這就是品質保障的象征。這個商標本身也是一個品牌,通俗的理解就是‘商品的牌子’。
千奇百貨商店本身就是一件商品,隻是對顧客售賣的是服務,而非通常意義上可見可摸的物件。
‘品牌’是什麼呢?就是通過一個名字或符號,讓顧客彆於識彆商品,更區彆於其他競爭對手商品的牌子。
在顧客對某家的商品形成一定的忠誠度之後,他們便會在某個行業裡隻認一個牌子的商品,而不買其他牌子的商品了。
範氏茶莊本身就是一個品牌,隻是範先生的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將自家的品牌正確使用。如何打造自家的品牌呢?首先就是要設計一個明晰的標誌,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範氏茶莊的標誌。
其次,要廣而告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廣告,相信範先生已經做過了。然後,要進行促銷活動,最大限度地讓顧客食用你家所售的茶葉,不然連茶葉都沒嘗過,就說好,那就是假話了。
仙界有句諺語叫做——用了再說好,才是真的好!
至於促銷活動的方式,前半段本宮已經介紹過了,可以靈活運用。
最後,要對所有商品進行包裝。不光是精品要包裝,普通商品也要包裝,因為包裝的目的不隻是為了保護商品本身,有了品牌印記的包裝更是要讓顧客時刻明白,他們所購買的是範氏茶莊的茶葉,而非其他茶莊。
這樣久而久之,顧客便會對範式品牌形成一定的忠誠度。本宮不敢言之鑿鑿,但隻要茶葉本身沒問題,那麼顧客再想購買茶葉,多半會首選你們範氏茶莊的。
一位顧客使用商品的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都是被告知或自己看到,抑或是聽聞,然後到店鋪接觸商品,進行觀察,之後是購買並使用,這是深入體驗的過程,最後形成自己的評價,這叫認知。
顧客對商品作出積極的的認知叫認可或認同,就意味著顧客認為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在使用完商品或之前,便再次購買該品牌的商品。否則就會覺得商家在以次充好,自己受騙上當,不會形成二次購買,改買其他品牌的同類型商品。
品牌的價值遠高於商品本身,舉個例子來說,一旦顧客認可範氏茶莊這個品牌,那麼在購買一款茶葉之後,在他們夥計的推銷下,也可能嘗試其他品種的茶葉。反之,顧客便會認為你們茶莊的一款茶葉有問題,其他品種的茶葉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再也不會購買任何一款。”
某太子這麼說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姑父鞏永固攬點活,因為報館不但負責編輯報紙,市麵上過半的廣告和設計標誌都出自報館的廣告部。
原來是編輯部是最賺錢的部門,後來因為廣告的誕生,在眨眼之間就超過了編輯部,成為最為炙手可熱的地方了。
通常一篇兩百字的半版軟文廣告,在最有價值的第九版或底版刊發,價值三十兩銀子,隻發硬廣告的話,須二十兩銀子。
差價十兩銀子就是軟文的費用,寫手能夠分得一兩銀子,看似不多,但對窮苦書生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隻寫兩百字就能拿到一兩銀子,他們巴不得一天寫十篇這種文章,一個月不休息都可以。
不過在刊載之前,根據某太子的指點,諸多寫手是要進行比稿的。
“比稿”就是比較稿件,選擇寫的最好的一篇軟文進行刊載。
選擇權自然歸商家,一般報館都是出三篇軟文,讓商家選擇。
隻選一篇的話,價格不變。三篇都要,另加五兩銀子。
不過這之後,被選中的軟文的所有權就歸商家了。
某太子去過報館,也視察過印刷廠,對於這兩地的情況大致還算了解。
現在是文士富,工匠苦,有了軟文廣告,編輯部的書生們基本上已經沒有窮人了。
但能做模板、會畫畫的工匠們卻賺不了多少錢,也就是比之前好過一些罷了。
對於這種情況,某太子也想到了對策,那就是讓廣告公司橫空出世。
與後世的廣告公司組織結構一樣,大明的同類公司裡麵也分成策劃部、設計部、客服部這三個部門。
策劃部自然是招收不拘泥於讀死書的文士,設計部都是有手藝的匠人,客服部不論男女,但要求聰明伶俐,能說會道,重要的是能把客戶忽悠得五迷三道……
某太子不怕廣告公司沒客戶,鞏永固手裡的廣告訂單都排到明年去了,一旦麵世一種全新的營銷方法,在某太子的暗示下,報館的新老客戶乃至奸商學生們都會願意嘗試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品牌設計初步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低檔定價一百兩一套,中檔二百兩一套,高檔五百兩一套,印刷品價格另行計算。
包括品牌策略、品牌標誌、營銷方案、硬軟廣告、印製製品這幾個部分,價格越高,內容就越發詳儘。
你還彆嫌貴,在整個大明乃至全世界,就這一家廣告公司達到準專業級彆的水準,除此之外,你捧著一箱子銀子都找不到第二家。
至於廣告公司的老板,某太子早就想好了人選,自然是自己的姑姑嘍。
在姑父成為事業型男人之後,姑姑在府邸裡隻能數錢玩,那就太沒意思了。
讓姑姑出任廣告公司的老板娘,正好可以讓這兩口子比翼齊飛,業務上也能對口。
事先打過招呼之後,樂安公主自掏一萬兩銀子,用來作為公司的啟動資金。某太子一分錢不出,用知識入股,占股六成。
如此分配並無不妥之處,因為樂安公主除了指望報館之外,根本無法把一萬兩銀子變成數萬,乃至十萬兩銀子,而某太子卻有這個能力。
某太子的姑姑也是很有事業心的,若是廣告公司能夠發展起來的話,往後可以與她的夫君一較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