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誌祥以為他的牛錄是挨了鳥銃的打擊才會死傷上百人,其實對麵的上杉軍不但動用了鐵炮足輕,還采用了武士用和弓在後麵進行近距離曲射的方式,阻擊清軍騎兵的推進。
單憑三百鐵炮足輕即便在二十步的距離開火,也難以有效遲滯騎兵集群的強勢推進的。如果將鐵炮與和弓結合起來的話,那威力無疑要大得多,既能殺傷騎兵又可以射殺戰馬。
故而在煙霧之中飛出來的箭雨讓不少清軍騎兵都反應不及,刹那間便被射中,可以說上杉家的武士們用清軍最引以為傲的顏射技術,給予了清軍騎兵異常猛烈的迎頭痛擊。
和弓較於鐵炮,最大的特點就是再裝填時間很快,射擊頻率很高,訓練有素的武士可以達到三秒鐘一支箭的射速。在鐵炮足輕射擊完畢之後,武士們便被換到了前排。
而一直臥倒的長槍足輕也都從地上爬了起來,用來對付已經快要衝進本陣的清軍騎兵。
但想要衝陣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上杉軍並非都是莽夫,吸收了某太子的指點。
在長槍足輕前麵挖了一排坑,密度很大,可以說清軍騎兵想要衝陣,就必然要掉進坑裡。
這些坑不同於平原中間的那些,都是被樹枝掩蓋住了,不掉進去是不會被輕易發現的。
在本陣後方,由數十名武士保護的一人便是已經三十五歲的家主——上杉定勝。
此次上杉定勝親自督軍,就是要取得一些拿得出手的戰果。
以證明自己並非是紈絝弟子,而且上杉家也的確需要賺些錢來養活龐大的家臣隊伍。
所以上杉定勝才婉言拒絕了直江兼續留守封地的建議,率領九百家臣出征遼東。
德川大將軍除了既定分攤的出征人數之外,對於本次出征並未做過多的要求。
各地的大名可以親自出征,也可以委托家臣。
出征人員配比也是自由安排,武士與足輕都沒有數量限製,能湊足總數就行。
但所有大名都明白,己部的戰力低下,便很難取得較為理想的戰果,那就換不到多少白銀。
要想賺得盆滿缽滿,就必須讓一定數量的武士出征,否則光靠飯桶一樣的足輕,那真是混飯吃去了。
上杉家出征的四百武士每個都是上杉定勝或直江兼續的嫡係與心腹,忠誠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也隻有這樣,才能忠心護主,臨危不懼,奮勇拚殺,展示出上杉軍昔日的卓越風采與強悍戰力。
“啊……”
好不容易躲過了狗蠻子彈雨的打擊,沈誌祥麾下的騎兵又掉進了土坑裡,頓時馬失前蹄,騎兵被摔得慘叫連連。
他們本以為馬上就能衝進狗蠻子的步陣之中,進而大殺四方了,沒想到狗蠻子還留了一手,真是可惡至極。
“……如此之長???”
僥幸衝過土坑的騎兵也遭到了長槍足輕的凶狠刺殺,而且由於倭軍官兵普遍身材矮小,為了妥善起見,長槍的長度都在四五米以上。
清軍騎兵雖然也配備了長槍,可根本就達不到對方那樣的長度,鋒利的刀尖兀自刺進戰馬頸下,鮮血立刻噴湧而出。
即便在單兵戰力上不占任何優勢,但隻要三四名長槍足輕聯手的話,很容易對付一個清軍騎兵,戰場上哀嚎與嘶鳴之聲不絕於耳。
“呃……”
清軍騎兵見狀隻好放棄了奄奄一息的戰馬,快速從地上爬起來,正要對付這些可恨的狗蠻子,但武士對其迎麵就是一箭。
清軍重視全身防護,唯一的弱點就是麵門,完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甚至連倭軍上下普遍使用的鬼麵都沒有。
被倭軍武士用勢大力沉的重箭近距離射中,那便是十死無生,因為連腦袋都被射穿了……
武士有兩大考核項目,即箭術與劍道,前者關乎遠戰,後者則聯係近戰。
一名合格的武士,不論是開弓還是拔刀,都要做到十拿九穩。
隻不過和弓由於體積巨大,不便於攜帶,其綜合性能遜於清弓。
但武士們對此並不介意,隻要能夠用得得心應手便足矣。
隻要能在戰場上殺敵的武器,就是一款好武器!
上杉軍並非將陣前挖的全是坑,還留有了一處缺口,用來出兵反擊,寬度約為五丈。
對清軍騎兵來說,這是一處很好的突破口,也有人即將“非常幸運”地從這裡殺出。
但是……
“轟~!轟~!”
兩聲巨響過後,戰場上又多了十幾具戰馬的屍體。
上杉定勝將己部從征虜將軍阿部重次那裡得到了僅有的兩門虎蹲炮布置在這裡。
使用霰彈作為攻擊武器的虎蹲炮射程不遠,但近距離卻可以給予敵軍騎兵毀滅性打擊。
上百發小銃彈被釋放出來,以極快的速度如傘狀展開,撲向衝殺過來的清軍騎兵。
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在隻有十幾步之遙的距離,虎蹲炮的殺傷威力被發揮到了最大。
“唉呀~!”
續順公沈誌祥原以為自己衝在最前麵的兩個牛錄的騎兵能夠率先殺入狗蠻子的步陣,進而大殺四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想到片刻工夫,就被對方給殺得差點片甲不留,五百多人的隊伍,死傷不下四百,餘下的也被前方的屍體所阻,進退不得。
箭雨一批接一批的落下,讓他的人馬還在不斷的減員,使得沈誌祥在馬上痛心疾首,他所能倚仗的就是四個牛錄的騎兵。
沒想到麵前的這支狗蠻子戰力如此強悍,麵對大清鐵騎的集群衝鋒,居然死戰不退,還讓己方的攻擊頻頻受挫。
即便如此,沈誌祥也不敢輕易跑路,因為碩托就在後麵盯著,明軍也許不會立刻要了他的狗命,但貝子爺碩托可是不是個善類。
“八旗勇士們!狗蠻子就在眼前,跟本章京衝啊~!”
儘管奴才兵都是些廢柴,是役沈誌祥所部的作用已經起到了,那便是抵擋狗蠻子的槍林彈雨,順便填土坑。
在護軍牛錄章京哈爾古積與其率的三百多護軍與護軍哨兵眼裡,狗蠻子戰力再強,也是一衝即垮的貨色,對他們的威脅還不如那些土坑。
護軍與護軍哨兵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每人更是身披三層甲,可謂刀槍不入,連胯下的戰馬都披甲了,防禦力並不比當年稱雄一時的金軍鐵浮屠差多少。
唯一的缺點就是棉甲保暖,但不透氣,長時間穿戴會造成身體脫水,故而己方必須速戰速決,戰事拖得越久,八旗兵體力下降的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