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勒章京桑固裡沒有返回金州,而是跟隨碩托來到了複州,他隻是讓信服帶著自己的印信和貝子爺的命令返回金州。
讓守軍放棄金州,全部收縮到複州城,若是金州守軍抵達複州時,複州已經丟失,那就北上前往蓋州。
“是啊!複州城並非堅城,扛不住狗蠻子的大銃啊!”
複州守將昂邦章京孟庫魯也規勸碩托儘快放棄這裡,他知道孔有德答應出兵,可答應是一會兒是,出兵是另外一回事。
再說具體的出兵時間誰知道啊?
萬一晚來一天,難道讓恭順王給大夥收屍啊?
孔有德率部是來救人的,不是來救城的,這種破爛城池,大清要多少就有多少。
隻要皇上願意,八旗大兵在一個月之內,便可以將北直隸境內的所有城池完全打下來。
“爺!奴才以為這支狗蠻子之所以悍不畏死,多半是白杆軍和浙兵,若是其兵力達到五萬,當真不好對付,還是從長計議為妙。”
梅勒章京勞薩是旅順守將,他可是看得比其他人都要真切,此番狗蠻子的人數絕對有五萬,或許有六七萬也說不定。
眼下複州城隻有近千守軍,麵對蜂擁而至的數萬狗蠻子,這還怎麼守?
難道玉石俱焚?
連這恐怕都做不到吧?
“罷了!罷了!傳爺的命令,全軍北撤,向蓋州城進發!”
碩托不想走,可當下的敵我兵力過於懸殊,不走都不行了,鑒於諸將都在勸說自己,也就選擇從善如流了。
貝子爺現在不想淪為狗蠻子的俘虜,卻也不願意被皇上責備,旅順丟失不是他的錯,是狗蠻子來的實在是太多了。
可結果就是如此殘酷,不光旅順丟了,還折了近三千人馬。
續順公沈誌祥那個狗奴才,不知道死在戰場上了,還是投靠蠻明了。
碩托沒心思派人去打探沈誌祥的消息,這廝最好直接戰死,還能討個大清忠臣的名號。
決定之後,守軍保著貝子爺的家眷從複州城匆忙北撤,讓城內的百姓和商賈都有些傻眼了。
大清王師甚子時候跑得這般狼狽了?
難道是蠻明的人馬要到了?
不會吧?
這都多少年了?
怎麼今年大明朝就有了收複複州城的打算了?
大家隻是心想,沒人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那是會掉腦袋的,反正很快便會水落石出。
敵軍都快兵臨城下了,碩托也不敢刻意拖遝,立刻率部北上。
在複州以北約二十裡的地方,遇到了一支正在南下大軍的前鋒偵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通過互通有無,碩托知曉恭順王孔有德的主力就在以北十餘裡的位置。
天佑軍來了!
這下貝子爺算是心神大定了,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從蓋州開來了一支鑲黑皂色大軍,分為三路縱隊,綿延十餘裡。
旌旗蔽日,塵土漫天,騎兵交錯而行,步兵軍容齊整,顯得蔚為壯觀。
這便是恭順王孔有德率領的天佑軍,但也僅僅是一半而已,另一半掌握在懷順王耿仲明手裡。
在大纛旗前方不遠處,騎著高頭大馬,身披鑲黑皂色盔甲,胸口處繡有金龍騰飛,輔以祥雲圖案,下巴上留著一撮山羊胡之人,便是皇太雞親自冊封的大清國恭順王孔有德。
接到了碩托發來的告急信,孔有德便不敢怠慢,立刻命兩千人留守蓋州城。
同時點齊了麾下的五個甲喇供七千多人馬,加上一千仆役,總供八千有餘,在翌日便開拔南下馳援。
碩托雖然不受皇上的待見,可仍舊是大清的貝子爺,鑲紅旗的固山額真,也就是旗主。
這要是碩托因為自己見死不救被狗蠻子給弄死了,孔有德就不好向皇上交代了。
以碩托的為人,不到萬不得已,決計是不會向自己求援的。
這也說明南邊的戰況萬分危急,孔有德在寫完前因後果之後,便派人送往沈陽,旋即率軍南下。
經過多番補充之後,如今天佑軍的總兵力相當於兩旗人馬,由恭順王孔有德與懷順王耿仲明管理各半。
由於所部裝備了大量火器,尤其是威力驚人的紅夷大炮,天佑軍算得上是大清國奴才軍裡的頭號主力了,其戰力甚至比漢軍四旗還要高。
在年初至夏初圍攻錦州未果之後,皇太雞一怒之下將漢軍兩旗變為四旗,分屬石廷柱、馬光遠、王世選、巴顏指揮,巴顏也就是李永芳之子。
皇太雞怒斥漢軍兩旗進攻鬆山不利,反而對天佑軍讚賞有加,孔有德滿心歡喜,不過因為未能攻克錦州乃至鬆山,此番也沒撈到多少好處。
眼下天佑軍從錦州外圍撤至蓋州修整沒多久,孔有德便收到了碩托發來的告急信,由於是貝子爺親兵送來的,不會有假,孔有德思索不久便決定出兵馳援了。
為了對付以火器為主的狗蠻子,天佑軍攜帶了大小火銃百餘門,其中包括二十門紅夷大炮。
也因為要遠距離運輸這些重量級大的武器,加之下雨,道路泥濘不堪,導致行軍緩慢,從蓋州到複州,一百五十裡路走了兩天多時間。
“啥?貝子爺棄城了?”
孔有德聽聞飛騎的報告,坐在馬上直接驚愕了好一會兒。
這得需要多少狗蠻子,才能讓手握重兵的碩托棄城而逃啊?
孔有德此時還不知道碩托兵敗旅順的消息,覺得此事十分的蹊蹺。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