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一個月月俸的賞錢,全體員工立刻感激涕零,磕頭叩謝聖恩。
大清這邊可不像大明那邊,說發二兩銀子,那就是實打實的二兩銀子,中途絕無克扣。
至於八旗主子們的打罵,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在大明那邊也是挨打,還賺不到多少錢。
皇太雞對鑄炮廠的進度非常滿意,隻要保持下去,在入秋之際,大清王師勢必可以攜帶兩百餘位紅衣大炮入關。
加上其他各型火炮,總計可達近兩千位之巨,集中使用海量火炮圍攻京城,焉有不破之理?
皇太雞認為大清在兵力上占據優勢,在火力上亦要占據優勢。
隻有手握雙重優勢,才能儘快攻破京城,擒殺蠻明的皇帝和太子。
大清在騎兵與步兵方麵已經獨占鼇頭,唯一稍遜於蠻明的部分也就是炮兵了。
待營造既定數量的火炮,並且大規模裝備各部人馬之後,便算是補齊這項短板了。
屆時王師的騎兵、步兵、炮兵皆為最強陣容出戰,規模更是史無前例。
蠻明的勤王之師膽敢前來救駕,便叫他們有來無回!
不同於前番由十四弟多爾袞掛帥,此番是皇太雞禦駕親征,故而決計不容有失。
隻要打下京城,便可以直接在宮城裡再次登基,對天下宣布大清入關為主的消息了。
能不能順勢打下淮河甚至長江以南,皇太雞還沒有萬全的把握。
但對於淮河以北的廣袤地區,皇太雞是誌在必得的。
此番入關,清國在關內的控製範圍必須達到鮮卑魏國的版圖,西北除外。
起碼要與蠻明的殘餘勢力在國土方麵分庭抗禮,才算是不虛此行。
兩淮地區能打就打,暫時打不下來也不要緊,還可以從湖廣甚至四川這兩地來發力。
待得到京城裡那四五千萬兩白銀之後,厲兵秣馬,王師在三年之內征服江南不在話下。
眼下糧食和銀子,關內都有,那就是為大清王師準備的“犒軍之物”!
豪格說的不錯,包括土地與女人在內,王師儘可取之!
讓蠻明占據大好河山真是太過浪費了,此如境地理應皆歸大清所有!
望著整齊排列的一位位火炮,皇太雞不禁對征服關內的土地信心大增。
鐵騎、悍勇、重炮,當下是一樣都不缺了,所差的就是補足數量而已。
入秋之際,誓發傾國之兵,大舉南下,必要一戰而定北方地區!
想法不錯!
遠景很美!
隻是好景不長……
過了些時日,皇太雞便收到了旅順守將鑲紅旗梅勒章京勞薩與碩托發來的兩份告急文書。
內容言簡意賅,就是蠻明發兵五萬,從旅順口登陸,大舉圍攻旅順二城,現整個旅順地區都岌岌可危,往皇上速速發兵馳援,遲則生變。
由於送信的是碩托的親兵,加之印信聚在,不會有假,倒是把滿朝文武搞得一頭霧水,因為大清還沒發兵關內,蠻明居然就主動打上門了……
自從大清王師攻克旅順城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從皇太雞到多爾袞,對此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到底是個甚子情況啊???
要發兵也是從錦州往北進攻,怎麼會直接登陸旅順呢?
還五萬人馬?
從方向上來推斷的話,蠻明朝廷發的就是山東之兵。
問題是年初大清王師剛剛橫掃了山東,蠻明從哪調集來如此之多的山東兵啊?
進攻方向不對,兵力也甚是離奇,弄得大殿裡一時間都燕雀無聲。
“皇阿瑪,當下須以速速馳援旅順為首務,兒臣願領兵誅滅來犯的數萬狗蠻子!”
在豪格看來,蠻明無疑是出了一記昏招,居然膽敢直接登陸旅順,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此舉等於是給自己送戰功來了,一次殲滅五萬狗蠻子,可是天大的功勞啊!
“……十四弟,以你來看呢?”
皇太雞沒有立即答複,而是征詢足智多謀的多爾袞的意見,武斷行事的結果就是迅速後悔,此事雖說突然,可還要斟酌之後方可下令。
“皇上,以臣看來,大阿哥所言不錯,不論情況如何,皇上當須速速發兵馳援旅順,若蠻明真派來五萬人馬,隻怕時間一長,旅順城恐朝不保夕。”
從來信的內容上,多爾袞是無法判斷真實情況的,總之碩托和勞薩都不會拿軍情開玩笑,這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在多爾袞說完之後,其他文臣武將也紛紛進言,表示此事不能耽擱,決計不能讓蠻明在旅順逞威,否則便是有損大清顏麵的事情了。
“既然諸位愛卿皆有此意,便由十四弟領兩白、兩紅旗,輔以天佑軍、天助軍出征!十四弟為主帥,所有人馬皆歸十四弟調遣,若有違抗,可先斬後奏!”
皇太雞是不會讓長子豪格領兵出征的,那就等於折損了剛剛到手的正藍旗的人馬,趁此機會,正好可以消耗兩白旗的實力。
豪格想要撈取戰功,完全可以等到王師入關之後,北直隸到山東的廣袤地區,可以隨他帶著正藍旗去征伐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遵旨!”
天佑軍有一萬七千人,天助軍也有一萬以上,加上四旗人馬,總兵力近六萬了。
若是在自己的地盤上,連區區五萬狗蠻子都戰勝不了,大清也沒必要入關得天下了。
多爾袞知道皇太雞的用意,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能聚殲這股蠻明大軍的話,繳獲的輜重與裝備正好可以補充兩白旗。
是役有利有弊,隻要襙作得當,便可以從中漁利了……
大清王師的集結行動是非常高效的,翌日便可點齊兵馬出征了。
八旗騎兵先行出動,糧草可以隨後押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