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肅澲也要提前知曉這兩位的誠意,不能光靠一張嘴,到了真刀真槍的時候,還派二三十人來敷衍自己。
“汝寧王大可放心,我們此番是真心聯手,隻要涉及出兵,我兩家可同出五十人!”
修武王朱恭捆知道朱肅澲的實力,這才找上門來,換成一個沒實力的同宗,縱使有這個打算也是白費口舌。
“是極!是極!若無真心實意,又何故稱之為結盟?”
安吉王朱肅泉也認可了這個人數,兵力太少還打個甚子的仗,莫不如直接龜縮在大營裡算了。
“非本王不信任兩位,隻是前番之事實在令本王寒心不已。倘若兩位真有誠意,可否同意結親?”
被那四個玩一次也就罷了,朱肅澲也認倒黴了。
這次可是要做好準備,不能再被盟友玩了。
看在親戚關係的份上,怎麼也得賣賣力氣才行。
“哦?”
“……”
修武王朱恭捆與安吉王朱肅泉聞言不禁對視了一眼,之前他們並沒有想到汝寧王會出此計策,此時此刻腦子裡還在盤算此舉可行與否。
聯姻便意味著親上加親,雙方的關係將變得更為緊密,這是毫無疑問的。至於三家聯姻能否敵得過儀封王聯軍,兩位郡王都是沒有把握的。
“兩位無需如此,稍後本王邀請之前與本王結盟的遂平王、內鄉王、潁川王、海陽王這四位郡王前來,當眾提及此策,便可知曉誰是真心實意,誰是虛情假意了!”
都說真金不怕火煉,這聯姻的辦法便是烈火,到時候誰是廢鐵,一燒便知曉了。
不真心實意結盟的郡王,對付敵軍一點用都沒有,倒是己方打贏,會跳出來爭搶戰果。
那還要這種盟友何用?
不如早日踢出去算了!
“如此也好!”
修武王朱恭捆也暫時附和了一句,他也要看看其他郡王對於聯姻的態度,再決定是否加深與汝寧王的合作。
汝寧王是眾多郡王之中實力超群之人,即便是新敗,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否則他與安吉王也不會前來打探情況了。
儘管首次抵達的人手較少,不過汝寧王在大明本土還有不少等待登船的下屬,都運來的話,眼前這點損失對汝寧王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鄭氏船隊運輸的原則是先緊著周王與崇王這兩位藩王的人馬來,然後才是諸多郡王,平均下來,每家也就得到數百個登船名額而已。
今年雖然抵達北地的時間較晚,不過計劃裡應該還能運一次,屆時誰的人馬更多,便可水落石出了,但要再等近兩個月才能有結果。
修武王與安吉王膝下倒是不缺未許配的適齡子女,聯姻毫無對象上的困難,顧慮所在便是其他郡王是否也同意用這個辦法夯實這個集團內部的多邊關係了。
沒過多久,四位郡王便先後前來,等眾人到齊,汝寧王朱肅澲便將之前的聯姻提議又重新說了一番。
新來的四位郡王倒是對聯姻之策沒有多少異議與抵觸情緒,因為這時候拒絕此策便等於得罪了汝寧王,更是放棄了與眾人聯手的可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出門之後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去尋求周王的庇護,要麼直接投奔儀封王聯軍的陣營,想要觀望的結果隻能是兩邊挨打。
於是經過七位郡王仔細商量,一致同意了這個親上加親的辦法,算上新到北地,有了實實在在的封地,這邊算是雙喜臨門了。
每家出兩個女兒,分彆嫁給兩家郡王的兒子,這樣便可結成較為牢靠的姻親聯盟了,比之前的口頭協議要穩固得多。
在第二批人員抵達北地之前,要想不受儀封王聯軍的欺負,就隻能采取如此手段,起碼不會連大營都保不住了。
即便要全力防範敵軍的軌跡,觀察對方的動向,無力派人外出打漁捕獵,七家也可以籌錢從周王等人手裡購買魚肉。
以在場郡王的財力,僅僅熬過一個冬天是較為容易的事情,待明年開春之後,周國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儀封王等歹人即便可以得意一時,不論如何也得意不了一世,更不可能在周國稱王稱霸,真要如此,周王也不會允許。
對於周王的心思,眾人也很清楚,不過周王又沒有仗勢欺人,恃強淩弱,眼下大帳裡所鎖定的敵人隻有一方。
最大的問題在於七家的大營並不全挨著,隻有內鄉王與潁川王兩家是比鄰而居的,其他都是被另外的郡國給隔開的。
有的更是挨著敵軍其中的一家,情況並不樂觀。
形勢要是犬牙交錯倒還好辦,當下是一字排開。
最遠的海陽王大營距離汝寧王這裡有十二裡之遙。
單看距離到不遠,可眾人手裡絕大部分都是步卒。
一旦其中一家有事,援軍跑路可是得一會兒才能到。
“莫不如圍魏救趙?”
於和貴想到了一個折中辦法,隻要有一家大營遇襲,其他相距事發地較遠的盟軍便可攻擊距離自己最近的敵軍大營。
“此策甚好!”
你打我的盟友,我夠不著,我就打你的大營!
這是目前最好、最簡單,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海陽王打算去跟周王請示一番,將自己的大營搬到汝寧王這邊來。
大不了不要之前定好的國土了,這時候自保都成問題,還惦記甚子國土啊?
等打敗了儀封王一夥,令其吐出一些位置較好的土地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