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城的各條街道早已混亂不堪,有的地方更是人滿為患,因為火勢太大,早已失去了控製,短時間內滅火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百姓們都不想被活活燒死,便跑到了尚未著火的地方,即便一些地方有官兵與賊兵正在廝殺,他們也願意湊過去多苟活一會兒。
不過麵對殺氣騰騰的賊兵,他們也就幫不上官府與守軍多大的忙了,最多用鐵鍋與棍棒自保而已。能當著賊兵的麵,假惺惺地揮舞幾下,都算是膽大之人了。
這也怪不著他們,能夠從地洞裡躥出的賊兵都是精兵,也就是上過戰場,而且殺過活人的家夥,與尋常百姓有著天壤之彆。
在賊兵眼裡,城內的百姓不論男女老少,全部都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在以前,這便是隨處可見的“兩腳羊”,殺了之後還須充作軍糧。
不將這些“兩腳羊”吃了,已經算是他們的福氣了,隻要乖乖交出手裡的錢糧,說不定還能網開一麵,饒他們不死。
可若是幫助狗官兵前來阻擊,那就莫怪手裡的兵刃不認人了。
這會兒為了儘快擊敗守軍,接應城外正在攻城的同伴。
賊兵則是從院子裡衝至街上,見人就殺,異常的凶惡。
猶如一頭頭饑餓了許久的噬人野獸,勢頭迅猛無比。
還有一方麵便是由於火勢太大,院子裡已經藏不住人了。
要想不被濃煙給嗆到,必須往火小的地方跑。
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衝到外麵去,然後沿街進攻。
沒幾個賊兵想要翻牆穿梭,這樣費力不說,還會被認為是太過慫包了。
眼看大軍就要破城了,誰還會傻到翻牆去進攻外麵的狗官兵啊?
然而衝到街上之後,他們才發現,情況與自己預想的大不相同。
主要是狗官軍非但沒有潰逃,反而已經有所準備。
居然派出了馬卒和車兵前來阻擊他們,這就陡然有些棘手了。
儘管有不少賊兵攜帶了弓箭,但麵對戰車的推進,還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可言。
官兵躲在戰車後麵,多半情況下都難以被傷到。
個彆路段更是讓馬卒來回衝殺,等於在掃街一般。
街上就隻能直來直去,一旦被馬卒盯上,用長槍一戳,那身子多半就徹底涼了。
衝進街上的上千賊兵數量倒是不少,可以說戰術得當,的確能夠起到出敵不意的作用。
隻是他們太過輕敵了,以為守軍見狀便會大亂,甚至主動向他們投誠。
這便犯下了極為嚴重的錯誤,在兵力占據相當大的優勢的情況下,居然被官軍乾掉了一半左右的人手。
最讓義軍感到無奈的是,因為火勢的原因,大股的濃煙開始往地洞裡倒灌,讓暫時無法從地洞裡衝出來的士卒根本無力堅持。
大夥隻能同時從兩頭逃出地洞,從城內的一頭出來,便能看見熊熊大火,運氣好還能逃出火海,運氣不好,那就直接會被燒熟了。
這並非是被點著,而是火場的濃煙根本就不容士卒們在此處滯留,僅僅需要片刻工夫,便能將一個身體強壯的士卒給活活嗆死。
留給火場裡人員逃命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加上內心慌張,又不知道本地的情況,導致剛出洞的義軍就被滾滾濃煙給成片的撂倒了。
逃出一座院子很容易,但若是正片街區都在不停地燃燒,四處都是猙獰的火光,那想要保命就極為困難了。
義軍士卒都是陝茜人,在城內屬於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隻能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瞎撞。
一部分被當成嗆死,一部分在道路的途中被嗆死,另外一部分遭遇了官軍。
刨去這倒黴的三部分,剩下的才能活下來,運氣好的話,在路上會碰到自己人。
天知道城裡是這番模樣,也不知道是哪個龜孫放的火。
彆說後來的義軍士卒在謾罵,先前潛入城內的人也是牢騷滿腹。
他們可是打算在洗劫之後,再一把火將這可恨的南陽城給燒掉。
如今可倒好,還沒等打劫呢,城池自己就著火了,這還有天理麼?
老子一群人辛辛苦苦,拚殺到最後,就得到了一堆冒著青煙的廢墟?
打到這會兒,義軍士卒們心裡都多少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己方攻城,狗官兵守城。
狗官兵用金汁,己方挖地洞。
等從地洞進來卻發現城內已經著火了,貌似哪個環節有些不對……
大部分都是粗人,腦子也沒那麼活泛。
眼下又沒時間思考,也沒人能立刻找出症結所在。
隻能跟狗官兵拚死一搏了,然後看看還能撿到點甚子好處了。
官兵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擁有相當數量的馬屁與戰車。
對麵的賊軍人數很多,不過都是步卒。
之前發動的數次強攻,都被官軍馬隊給衝垮了。
這也幸虧了知縣姚運熙,早就將城內的所有騾、馬、牛、驢都集中起來了。
如此方便集中喂養,然後收集牲畜的金汁。
等義軍進來,彆說一頭驢,就算是一頭豬,這會兒都見不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百姓宅院裡的雞、鴨、鵝等家禽倒是不少,但這玩意又不能騎乘……
有數次,義軍士卒就眼睜睜地看著狗官軍的馬卒大隊像犁地一樣衝過來。
馬卒都是重甲兵,除非射殺其坐騎,否則你用弓箭都難以傷其分毫。
十名手持長槍的馬卒便可橫掃一條街,幾乎將人馬合一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義軍想用絆馬索,找了半天,發現沒帶繩子,臨時拚湊拒馬樁又來不及。
由於需要通過地洞,長槍不便於攜帶,如今隻能用刀盾禦敵。
之前也沒想到會出這種事,都以為直接殺出去,大事便成了。
現在倒好,院子裡往外冒濃煙。
院子外要麼是狗官軍的戰車,要麼就是快速奔襲的馬卒。
總之來到城裡,這仗打的是十分的憋屈,越打感覺越發的彆扭。
“……我等罪孽深重啊!”
南陽知府王家禎望著已經被火勢所吞噬的大半城區,不禁開始自責起來。
雖說放火的主意是張國欽出的,但決定這麼做還是經過王家禎同意的。
“放火阻敵”終究是個徹頭徹尾的餿主意,因為城內百姓子勢必遭到牽連。
從火勢上推斷,財產損失決計不會低了,在大火之後隻怕大部分百姓都要淪為受害者了。
連宅院都被燒光,若不是可以得到府衙的救濟,便跟城外的流瑉無異了。
南陽城算是被自己親手給毀了,如何向朝廷請罪已然不重要了。
王家禎已經做好了被人押解至京,然後向太子殿下謝罪伏法的準備了。
官員縱火禦敵,這簡直就是自打大明開朝以來,頭一遭的奇葩事情。
賊兵燒死多少尚且不知,但南陽城卻是肯定要變成一堆廢墟了。
當年項羽燒鹹陽,可是為了報國仇家恨。
大明自己的官員燒自己的城池,若是往後重建,這筆錢誰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