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賊軍分成兩路,一路在官軍到來之前,便先行向東竄逃,另外一路行動雖慢可也有千餘人馬北逃。
通過俘虜的口供了解到,先跑的一路乃是由獻賊之子張定國統率,而後逃的一路頭目則是楊友賢、常國安、王國寧這三個手下敗將。
對比之下,張定國年紀雖小,但所部人馬數量甚多,對朝廷的威脅很大,孫傳庭便決定先行放過另外一路賊軍,先行追擊張定國所部。
根據賊軍蹤跡,大軍一路向東,從南陽府追至汝寧府境內,而賊軍的大致目標也逐漸清晰起來,那便是汝陽。
不過等官軍趕到汝陽外圍時,並未看到賊軍攻城,因為汝陽已經陷落了!
這並非是張定國部所為,在他們來到此地之前,革左五營便占據了汝陽城了。
“老茴茴”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治世王”劉希堯、“爭世王”藺養成所部組成的革左五營。
在得到張羅兩部人馬起事的消息後,便從大彆山脈英霍山區)出擊,先行攻占了固始,然後連克光州、光山、息縣、羅山、真陽、確山。
最後在十天之前,開始圍攻汝陽城,由於事先混入了大量細作,僅僅用了七天時間,他們便裡應外合,攻陷了此城。
一來是想與在湖廣地區的張、羅兩路人馬遙相呼應,有機會便可合兵一處。
二來則是趁官軍在汝寧府兵力空虛,防禦懈怠,席卷此地,補充錢糧,擴充實力。
在汝陽得手之後,下一步革左五營還打算經遂平、上蔡、西平,攻入開封府的郾城。
若是狗官軍前來進攻,他們便放棄河南境內的目標,轉而向東,攻占南直隸的亳州或潁州。
不用於張、羅兩大集團的戰術策略,革左五營並不喜歡與官軍硬碰硬,更善於混水摸魚,避實擊虛。
哪裡的守軍兵力較少,他們就挑哪裡下手,在官軍援兵趕來之前,破城最好,無法得手便會迅速撤退。
這種遊擊打法是讓官軍最為頭痛的,也是革左五營能夠在各路義軍紛紛接受朝廷招安之後,繼續存活下來的原因所在。
在攻破了汝陽城之後,革左五營收獲了崇王朱由樻留下的大量錢糧,加上此前的戰果,所部士氣高漲,五位首領也打算再接再厲。
隻是對於新來的這位大侄子南下與張獻忠所部彙合的建議,他們五人還有些不大情願。
此前他們心裡多少是打算倚仗“八大王”,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在攻克了汝陽之後,五營達到近四萬,完全用不著“八大王”了。
加上張定國帶來的兩萬人,兩部合計六萬,在中原地區都算得上一號了。
若是可以吞下這兩萬人,還找“八大王”乾嘛?
趁著孫傳庭與洪承疇都在湖廣地區進剿張、羅二人,他們革左五營完全可以在河南攻城略地。
隻要將所部人馬擴充到十萬以上,還怕個球的狗官軍啊???
義軍強,則官軍弱!
此消彼長,這是最淺顯易懂的道理。
於是五位叔叔則千方百計,想法設法說服這位大侄子領兵與他們一道北上作戰。
他們作為長輩,自然不會占侄子的便宜,說好戰果按照雙方兵力分配,張定國能占到其中的三成,這算是看在其父“八大王”的麵子上了。
直接吞並,宰了這小子,吃相未免難看了一些。但隻要耐心一些,加以時日,這兩萬人馬便會被五位叔叔逐步消化掉。
對此,張定國是不大樂意的,他率部在南陽府征戰,就是為了牽製官軍,配合父帥在湖廣地區的進攻。
一旦與革左五營北上,那牽製的作用恐怕就微乎其微了,己部或許連兄長張可望所部都無法彙合了。
對於這五位叔叔表現出來的“好意”,張定國是心知肚明的,不過也不好直接拒絕。
因為對方不但兵力較多,所部士卒不少都是常年征戰的老兵,戰力遠超己部這些烏合之眾。
張定國所部能打仗的不到兩千五百人,餘下都是新招募的兵丁,也就能打打順風仗而已。
他估計革左五營能與自己麾下戰力相當的老兵,數量不下萬人,因而對他們十分忌憚。
對方真要來硬的,公然吞並己部,張定國也不會坐以待斃。
在軍事行動上,兩部人馬聯合起來,向東或者向南是可以的,向北就隻能分道揚鑣了。
最近兩天,五位叔叔便於這位大侄子在商量此事,故而一直都沒挪窩。
他們沒等到張定國的同意,卻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等來了孫傳庭!
汝陽城在汝水西岸,沙河以南,不論是向北還是向東,都要先行過河才行。
此時的水位倒是很低,根本無需擔心摸過脖子,進而淹死士卒。
但身後有孫狗賊窮追不舍,誰都不知道所部人馬還能否抵達安全地帶。
“諸位,那崽子一直敷衍額等,拒絕合營之事。莫不如此番以供同抗敵為由,在城外列陣營地,額等可先行渡水東進,將孫狗賊丟給那崽子來對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守應想了想,便說了一個貌似非常穩妥的辦法,這位大侄子的利用價值也就是如此了。
“……嗯嗯!言之有理!”
賀一龍聽罷便捋著胡子點了點頭,此策非常符合他的心意,既然吞不下這崽子的人馬,那便給他個教訓好了。
“若非此子刻意拖延時間,額等又豈能遭遇孫狗賊?”
劉希堯將官軍來襲的責任都算到了張定國的頭上,反正與革左五營是毫無關係的。
“沒錯!定是那崽子泄漏了行蹤,被孫狗賊給盯上了!”
賀錦立刻附和起來,劉希堯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想來兩萬人也足夠孫狗賊招架的了,事不宜遲,額等分頭行事。待到對岸之後,先抵陽埠,而後去往潁州如何?”
藺養成也同意這個提議,然後看著地圖,擬定了一個落腳點。
“如此甚好!”
其他四人自然認可,既然此地來了孫狗賊,那所部就不能再在河南境內作戰了。
南直隸或許是個好去處,甭管怎樣,先帶著手下殺過去瞧瞧,實在不行,大不了返回山區呆著。
為了防患於未然,並表示與孫狗賊決一死戰的心誌,五位首領先派自己的親隨在汝水東岸列陣,哪部人馬先行潰敗,便要痛擊之。
既然大侄子無意北上,五位好叔叔便非常善解人意地將其人馬安排在了最南端,也就是黃西河以北。
如此安排的真實用意是隻要大侄子有意先行跑路,對麵的孫狗賊定會加以追趕,他們五營人馬也會相對安全一些。
在五營首領們看來,是役可以說是己方誰先跑,誰先死,就看對麵的孫狗賊如何應對了。
“二將軍,五營如此安排,恐對我軍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