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回來了!”
第三天一早,劉達就騎馬返回了自己的老家,李元胤在布置任務的時候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
但排長劉雙還是很寬厚的,估計收莊稼的任務能完成,因為村霸李河一倒,村瑉們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起來了,麥收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
這樣一來,自己少個把人手也完全沒關係,便提前讓劉達回家去幫忙了,要不然最後也得放這小子回去搬家。
畿輔周邊的王師士兵都可以享受直係親屬免費搬入京城的待遇,完全無需繳納每人五十斤麥子的入城費。
這算是某太子賞賜給下麵狗腿子們的福利,隻要不是孤兒,家裡還有親友,便都能得到五天的假期。
要是往返路程超出時限,那就隻能指望其他部隊在向京城收縮時,將沿途的村瑉們一並帶入京城了。
李元胤帶著的這四千人裡的大半都是通州本地的,不光是劉達,其他人也等著得到放假的命令,好火速回家收拾。
“我兒回來啦!我兒回來啦!”
一名老婦聽到無比熟悉的問候聲,激動地顫顫巍巍地下了火炕,拄著拐棍走出土房,看到門口的劉達,立刻留下了熱淚。
“娘!你彆哭啊!我這不是好好的麼?孩兒這趟回來,便是要接娘去京城享福,還有我哥和我嫂子,咱全家人都去京城!”
劉達迫不及待地便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他在部隊這麼賣力,就是為了能過上好日子。
“我兒終於出息了,娘這是高興啊!前日村裡便來了很多兵馬,說是東虜要來了,讓全村人都儘快收割莊稼。這不你哥和你嫂子都下地去了,娘腿腳不利索,就隻能看家了。”
老婦盼著兒子能在之前來的這些官兵之中,可是問了好多人都沒看見劉達,心裡失望的很,好總算是把兒子給盼回來了。
“娘,你都知曉了?太子爺已然得到了韃子即將叩關的消息,命令畿輔周邊的莊戶須在十天之內,將麥子全部收割完畢運往京城,百姓是否入京全憑自願。娘,這東虜可是殺人不眨眼,要是搶不到糧食,便會拿大明百姓出氣,咱全家可是不能觸這個黴頭。等收完麥子,便讓大哥大嫂帶著娘一起去京城,到了那邊便可以安頓下來。孩兒回家就是來接娘的,娘你放心,京城那邊可熱鬨了,這不,孩兒還買了好多好吃的給娘來嘗嘗呢!”
劉達先是將該囑咐了都說了一遍,然後抓過一個大號袋子,從裡麵掏出一盒上好的糕點,擺到自己母親麵前。
“哎呀!這得花上不少錢吧?我兒賺錢不易,千萬不可亂花錢啊!”
老婦看到這上等的包裝,便被嚇到了,僅僅是用眼睛看了看,手根本就不敢動,心裡則在心疼兒子花了冤枉錢,可嘴上又不敢數落,畢竟這的確是一份孝心。
“娘,你儘管吃,我現在能賺錢了,太子爺對我們可好了,每人每月可領三兩銀子外加半石精米。若是能夠殺掉一個東虜,便可賺到二百兩銀子呢!”
提起賺錢的事情,劉達是非常開心的,他的成績雖然沒有進入百名大榜,但光是平時的月俸就足以養活自己的同時幫襯家裡了。
“我兒千萬小心,戰場刀槍無眼啊!”
老婦聽到這話,馬上擔心起自己兒子的性命,孩子他爹走得早,兩個兒子都是他拉扯大的,萬一有個閃失,往後自己可有何臉麵去見孩子他爹啊?
“娘!你放心好了!瞧咱這盔甲,刀槍不入,娘你摸摸,厚實得很,東虜想殺孩兒,那就是白日做夢!”
自從出了李吉那事之後,劉雙所在的排,每個人都不敢脫掉盔甲,生怕村裡還有人敢偷襲自己,劉達也是穿著盔甲回家的,熱是熱了些,但總比橫死了要強。
“好好好!這樣娘就放心了!”
老婦將信將疑地摸了摸盔甲,倒是的確像兒子所說的那般厚實,在她看來,這盔甲自然是越厚實越好,起碼能擋住東虜射來的箭矢。
“娘,你先吃著,我去地裡看看大哥大嫂,還能幫個忙,等到晌午的時候便讓他們回家吃飯。”
劉達說著便將買來能吃的玩意擺了一炕,這算是帶有炫耀成分的一種孝敬。
直看得老婦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兒子走了好一會兒都沒緩過來。
村裡駐有一個排,雖然不是劉達所在的連隊的,卻是同為一個營的人。
哪怕見麵叫不上名字,也能點頭示意,因為平時都一起訓練,多多少少都是混個臉熟。
東宮衛隊的甲衣不同於其他部隊的款式,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故而不用加以防範。
村裡隻有一個班的士兵負責巡邏,見到劉達隻是簡單聊了幾句,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劉達家的田地距離村子不算太遠,也就一裡地開外,騎馬就更快了,分分鐘就能趕到。
“大哥!大嫂!”
“老弟回來了!”
“數月不見,小叔壯實許多!”
一名滿頭大汗的漢子直起腰,看到了久違的身影,然後努力揮手跟遠處的劉達打著招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身邊的婦人也是如此,他們家就是尋常百姓,若是能出個吃皇糧的,便是祖宗顯靈了。
吃皇糧有兩種,一種是仕途,自然是當官。另外一種便是行伍,也就是當兵。
作為農戶人家,出個舉人都極少,能當兵便殊為不易了。
尤其是進入東宮衛隊,不光吃喝全免,月俸優厚,還能享受家裡免稅的待遇。
劉家如今隻有三畝地,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就靠著給村裡的地主劉貴當佃戶過活。
作為佃戶,換作之前一畝地的收成,兩成要交稅,五成要交租,剩下三成才是自己的。
如今太子爺免了賦稅,交稅的部分便都被劉貴收走了,人家一點都沒有跟佃戶平分的念頭。
故而太子爺是否免稅,劉達家根本就享受不到相應的優惠,最多把自家田地的那部分給免掉而已。
原本劉家有十畝地,但由於崇禎皇帝連年加征稅費,導致劉家在田地受災的時候便交不上足額的稅費,便隻能向劉貴舉債。
舉債還不上的話,那就得用手裡的土地來充抵,導致原本屬於劉達家的七畝地都變成了劉貴所有。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是不交稅,那就得逃荒,不然被官府獲悉,全家人便要被下獄。
劉達的爹劉文就因為這個窩囊氣而死的,之後家裡就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