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這裡的名望不是好領的!
太子爺這裡的銀子更不是好賺的!
在領名望與賺銀子之前,還得先去東虜大營轉一圈才行。
特彆是還得跟虜酋皇太雞當麵洽談份子錢這項很有前途的生意,馮銓聽得後脊梁都冒冷汗。
古往今來,貌似沒人這麼乾過,天知道會不會被東虜識破。
此計被識破不要緊,重要的是自己不能輕易便被東虜給梟首了啊!
因為去對方大營裡要份子錢而被砍了腦袋,到時候上哪說理去?
太子爺這是想錢想瘋了吧?
連東虜的銀子都敢賺!
普天之下,沒有第二個人有如此膽量了!
說起來,自己要是過去辦差,膽量可是不必太子爺小多少。
是生是死全憑虜酋一句話,就相當於走在刀刃上。
隻要一不留神,鋒利的刀刃就能從兩腿中間……
危險程度非同一般,幾乎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可不接又不行,這是太子爺親口交代的差事。
自己剛說完赴湯蹈火,旋即就食言而肥了。
這會兒應該麵子要緊,還是命要緊?
馮銓的腦子變得無比的混亂,已經分不大清楚了。
要是能凱旋而歸,毫無疑問,自己就是正二八經的大明忠臣。
從今往後,誰都不會再懷疑自己或會投靠東虜,當貳臣的可能了。
懸崖邊上走一遭,這差事可不是誰都能乾好的!
哪怕死在東虜大營裡,自己也還是忠臣。
就怕被虜酋扣押在營裡,那可就騎虎難下了。
自己的家眷還在京城裡麵,自己若是投降,家眷能好的了?
男眷挖礦,女眷教坊司,這是太子爺懲處朝野奸佞的常規方式。
若是自己降清,隻怕家眷遭受的懲處力度會更加嚴重。
自太子爺監國以來,大明國力蒸蒸日上,馮銓還沒想過降清的事情。
今番要辦的差事,卻讓他不得不做出另外一番考量了。
他不是武將,對於雙方兵力對比也不甚了解,誰輸誰贏更難預料。
這就沒法做出明智的選擇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腳踩兩隻船,最後哪艘沒沉就上哪艘。
想得倒是容易,可做起來就難得多了,誰能相信自己是真心實意的啊?
馮銓腦海裡頓時出現了諸多可能……
皇太雞暴怒,就把自己給砍了。
皇太雞不信,就把自己給扣了。
皇太雞識破,自己打道回府。命是保住了,可沒臉見太子爺。
皇太雞給了仨瓜倆棗,缺口太大,自己是不是還得主動往裡添點啊???
難啊!
太難了!
蒼天啊~!
誰能救救自己啊???
降清倒是容易,可皇太雞能信自己麼?
投過去就能當禮部尚書?
顯然不可能,人家憑甚子相信自己?
給個芝麻大的官位的話,那就是赤果果的打臉了。
堂堂大明禮部尚書,降清之後隻能做五六品的官,自己都覺得當貳臣這事離奇啊!
再說降清就意味著或要與家人永久分離,找了新主人,還得再組個新家不成?
麻煩事多了去了,馮銓都不敢往下想了,越想頭越大!
“馮愛卿無須焦慮忐忑,想想自古以來的那些忠勇之士,如今愛卿亦有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再說本宮並非是讓愛卿過去行刺皇太雞,僅僅是要個份子錢而已。愛卿自幼聰明伶俐,機智過人,長大又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今東虜即將兵臨城下,豈不是愛卿發揮才學的最佳時機麼?再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皇太雞若是殺了愛卿,那便會大大降低其威信,向世人露出野蠻殘暴的一麵,這恰恰是皇太雞所要隱藏起來的缺點。自古以來,不管是哪朝哪代,口頭上均要以‘仁、義、禮、智、信’來得天下,這裡麵可沒有‘殺’!皇太雞若是殺了愛卿,那就會更加堅定城內軍瑉固守禦敵之決心,這是他決計不想看到的結果。愛卿若是舍生取義,曆史地位勢必會上升到趙宋宰相文天祥的級彆,被後世所頌揚!不過呢,憑本宮來推測的話,愛卿十有九九是不會死的,最多要與皇太雞進行一番辯駁而已。古有諸葛亮過江東,聯合孫劉供同抗曹。今有馮愛卿隻身赴虜營,索要本宮駕崩的份子錢,決計為一樁美談也!”
打還沒打,就先伸手要錢!
沒錯,這就是某太子的戰爭哲學!
要是已經打紅了眼了,拿著錢就要不出來了。
趁還沒熱身的機會,趕緊派過去一個狗腿子忽悠一下,這樣也好攪亂皇太雞的腦漿。
某太子不指望能要到錢,就希望借此機會,搞得辮子那邊一頭霧水,思緒混亂才好。
所以馮銓是死是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某太子最擅長亂戰瞎胡打了……
情況越發的混亂,老子混水摸魚的概率就越大!
“……敬請殿下安心,臣定視死如歸,竭儘所能!”
如此棘手之事,居然能被太子爺說成是一樁美談,馮銓真是心服口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