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是明白的,多鐸更明白,嚇得索性率部駐紮宛平不走了。
這會兒誰敢回去,誰就可能被染上天花,怎能不害怕?
即便在周遭負責上下幫襯的多爾袞,也率部刻意拉開與大軍的距離。
有甚子事情,都讓得過天花之人去辦,剩下沒得過的,都一律待在大營裡,不得隨意進出。
但凡發現出疹子之人,必須立刻上報,膽敢刻意隱瞞,不論職位高低,一律軍法從事。
天花這玩意,可比蠻明集結五十萬大軍還嚇人!
對付五十萬蠻明大軍,大清王師全然無懼,打過去便是了。
可眼下天花肆虐軍營,王師上下如何抵擋???
醫師皆言此病自古難治,全靠天意度劫。
皇太雞雖然氣氛醫師們的無能,可也知道對方絕非不願救治。
隻能姑且容忍,並沒有將醫師們悉數梟首,那便會儘失人心。
等到十月十七,距離最初發病已經將近九天時間了。
患病人數已然達到兩萬!
不斷有相對安全營盤裡爆發天花,即便再三分營,也是防不勝防。
醫師們推測,天花早已在全軍散布開來,隻是尚未發病,這才避過了篩查。
軍營原本處置得當,況且如此,相對鬆散的包衣阿哈們的營盤已經徹底失控了。
已有三萬包衣患病,剩下的距離患病也為期不遠了。
尤其是那些渾身長痘,並且流出具有惡臭氣味膿水之人,看守恨不得將其一刀砍死。
營後的一處空地已經挖好了用來埋屍的土坑,築好墳塚更是遍地都是。
據說因天花而死之人,僅占得病總人數的兩成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也是皇太雞無法接受的。
大軍本就剩下二十萬出頭,再因為天花死掉四萬!
剩下的大病初愈,還能指望這些人圍城打援?
十四弟多爾袞所部倒是還沒聽說被傳染,可誰敢保證一定不會被染上?
除了正黃旗之外,現在連鑲黃旗都被傳染了,其他各部均已發現大量染病之人。
包衣那裡的情況更是惡劣,皇太雞有心收兵撤退,可又心有不甘。
就此出關的話,那便等於此番入關,除了損兵折將,半點好處沒撈著。
誓師時的壯誌,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天花擊得粉碎!
就這麼硬抗,每天都在死人!
而天花仍在不停地傳染,沒有停歇的勢頭。
長此以往,隻怕正黃旗的大營都要被染上了。
皇太雞已經不讓各營將士隨意走動了,連商討對策都僅僅局限於四位智囊。
即便如此,商討的結果就是四個字——束手無策!
“三日之後,若無轉機,收兵出關!”
倘若全軍出痘一個月,從十月初九至十一月初九,時間倒是不長,可隨後還得休養生息一個月。
在此期間,還得確保多爾袞所部不能被傳染上,否則大軍將失去最後的保護力量。
用兩個月的時間,去堵沒有染病的八萬多將士們的性命,這是皇太雞所不願的。
蠻明太子用此毒計,隻怕已然猜到大清王師會遭此惡果,更不會下令人馬出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清想要反敗為勝,必須在京城外圍過冬。
結合眼下的嚴峻形勢,這無疑是天大的挑戰。
跟天花作戰,一旦打不贏,那可真是會全軍覆沒的。
更重要的是,蠻明那邊早有防備,一個人沒死,就龜縮在城裡看熱鬨。
就此收兵,算是棄車保帥,壯士斷腕,不忍也得忍。
隻不過皇太雞還留了三天的緩衝時間,看看能否得到上天的庇護。
等到十月二十一,唯一的變化是因天花而死的將士數額再次攀升了……
不論是奴才兵,還是八旗兵,都全然失去了以往的銳氣與鬥誌,與苟延殘喘無異。
皇太雞在得到了各部的報告之後,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收兵出關。
全軍於十月二十二拔營,由多爾袞麾下八萬勇士負責斷後。
為了是役的巨大彌補損失,皇太雞命令十四弟將所能搜羅到了百姓一律攜帶出關!
截至到拔營當天,大清王師因創傷死亡三千四百餘人,因天花死亡超過五千人,包衣死忘超過八千。
看著非戰鬥減員數量並不多,可是在刨去患病未死的,已經不剩什麼了,連身染重病的恭順王孔有德都是被人抬著拔營的。
“二弟,三弟所部還未能彙合?”
“說是為全軍斷後,我等先行一步吧!”
麵對阿濟格的疑問,多爾袞隻是附和了一句,聽上去顯得多鐸很是英勇,其實是害怕跟在大軍後麵走,被染上天花。
既然多鐸願意斷後,那就大可以滿足他,多鐸所部人馬也不算少,更沒聽說染上天花,料蠻明也不敢派兵追擊。
多爾袞最後遠遠地看了一樣京城的輪廓,心裡泛起一絲哀涼與酸楚,並未多說半句,便打馬揚鞭向北而去。
路上還會有人不斷死去,但這就不是多爾袞所言考慮的事情了,讓斷後的人馬避開可能傳染天花的屍體才要緊。
那些走不動和快要斷氣之人,都可以留在原地,讓他們聽天由命,皇太雞也沒有強求其跟隨大軍北撤,省得成為累贅。
十月二十四,楊文嶽在得知附近的東虜全部消失之後,便猜出了大概,旋即率本部人馬自延慶衛出來,直奔京城。
“臣楊文嶽救駕來遲,懇請太子殿下降罪!”
“愛卿可是第一個前來勤王的,何罪之有啊?若是有罪,後麵來勤王的,豈不是都要被淩遲處死了?免禮平身,賜座吧!愛卿此番帶來兵馬幾何啊?”
“臣無能,除去駐守宣大各處守軍外,此番所部僅有不足九千!”
“不少了!宣大本身便是戰略要地,當須如此安排。愛卿先滅反賊王樸,而後又前來勤王,表現甚好,本宮甚慰!”
“殿下謬讚了,臣愧不敢當。此前在延慶衛一帶與東虜交戰,臣所部被東虜遲滯不能前進,臣每想起此役,便悔恨不已。”
“無妨,勝敗乃兵家常事,普天之下,誰又有百戰百勝之把握?愛卿若是想要挽回顏麵,大可以抽調兵馬,與本宮所部合二為一,追擊撤退的東虜殘部。”
“殿下有命,臣莫敢不從!”
“如此便好!”
某太子已經知道辮子撤退的消息了,也佩服皇太雞。
這廝是真能抗啊,比自己預想的期限還多了好幾天。
估計這是實在扛不住了,才會下令收兵撤退,否則肯定賴在五環當釘子戶!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