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掛曆小巧得多的台曆早就弄出來了,但一直沒上市。
某太子就像這倆個玩意一起出售,這樣方可起到互相幫襯的作用。
台曆就是袖珍版的掛曆,去掉了大幅廣告,再把版麵弄得小巧一點就行了。
或許普通百姓的家裡不需要使用,但放在辦公桌上看起來卻很是方便。
銷售範圍就是府衙以及商業辦公領域,作為小禮品來饋贈也是不錯的選擇。
買低價掛曆就沒贈品,買中價掛曆贈送鉛筆,買高價掛曆送台曆。
這樣容易來開檔次,滿足各種顧客的需求。
鄭芝莞從北地運來的一堆硫磺也有很重要的用途,除了製造火藥之外,還能做硫磺皂。
這玩意絕對不能浪費,火藥廠用不了的部分,全都會被做成硫磺皂賣錢。
摻入硫磺之後,肥皂就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功效。
在洗浴時,硫磺皂產生硫化氫和五硫磺酸,能起到殺蟲抑菌的作用。
這與在天然溫泉裡被硫磺滋養是一個道理,隻不過普通百姓沒那個條件去泡溫泉。
還是硫磺皂更為實在一些,而且價錢也不高,買得起肥皂就買得起硫磺皂。
為了惠及百姓,某太子特意把硫磺皂的售價定位隻高於肥皂價格的三成。
跟凡士林一樣,收的時候論斤,賣的時候論兩!
貴有貴的道理,比起最普通的肥皂,硫磺皂就有了保健的功效,溢價純屬為百姓保健!
要不然“北地”,特彆是堪察加半島,出了皮毛、海鮮,就是一堆堆硫磺!
海鮮還運不過來,就剩下皮毛與硫磺,硫磺用不上的話,那就等於是座寒帶垃圾場了。
這可是崇國的特產,也是今後主要經濟支柱之一,而且是頭號經濟支柱。
為了幫扶非常配合移藩工作的崇王朱由樻,某太子也要物儘其用才行。
琉球也出產硫磺,但是早在三十年前,便被倭國的薩摩藩給控製了。
眼下倭國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暫時不能為了琉球與其翻臉。
鑒於堪察加也出產硫磺,雖說遠點,也還在海運的範圍內。
那就可以讓崇國長期供貨了,算是對海外藩國的一種支持。
要不然這麼多硫磺堆在一起可咋辦???
風吹日曬也就罷了,一旦到了春季開始下雨,等汙染了地下水就廢廢了。
往後鄭氏駛往“北地“的船隊規模會越來越大,所以必須為海量運來的硫磺找一個可靠的用途才行。
除了硫磺皂之外,硫磺還能用來製造橡膠、火柴、農藥、染料等等。
目前橡膠與硫磺皂是主要用途,不少藥店也購入了些許硫磺,用來給腹瀉的患者止瀉。
火柴還得等一等,要確保造出“安全火柴“才能上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殿下!好消息!好消息!賣光了!賣光了!”
“……”
某太子最恨說話不說重點的人,要不是鑒於楊進朝還算是條忠心的好狗,今天就可以省下一個人……一條狗的晚飯了。
“殿下!玻璃!大塊的玻璃賣光了!求購者不計其數,百貨商店應接不暇!”
“哦???”
這倒是出乎了某太子的意料,這怎麼大冬天的,一群土豪想起買玻璃了?
匪夷所思啊?
玻璃現在的造價不低,售價自然不在尋常百姓接受的範圍內,隻能由土豪來購買。
“殿下,奴婢剛剛得知,城內的富紳都想趁著天氣還沒大冷,欲將住所的紙窗換為玻璃窗,這樣冬季無須打開之窗便可使光線映入屋內!還有人在自家院內建了蔬菜大棚,用玻璃作為天窗來使用。”
“……原來如此!”
這幫不差錢的還真會享受啊,總算知道玻璃的用途了!
玻璃在千奇百貨商店展示的時間不算短了,可除了玻璃球之外,銷量都較為慘淡。
土豪們擔心這玩意易碎,覺得這種“透明的銀子”隻能使用很短的時間。
由於心理作用的緣故,大家都不願意掏錢購買。
直至在參觀過某太子的蔬菜大棚之後,一群人總算是開了竅。
在太液池西側,某太子遣人建造了多做蔬菜大棚。
一方麵是為了在冬季供給大內蔬菜,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給傷兵們加餐,免得頓頓都吃白菜、土豆、蘿卜。
蔬菜大棚裡的蔬菜就通過玻璃窗來接受光線的照射,沒有就玻璃窗,估計這會兒連菜葉子都看不著……
為了確保棚內的溫度,某太子還遣人做了很多爐子,反正煤是有的是,自己入股開灤煤礦,蜂窩煤隨便用,便宜得很。
如果溫度還是上不去的話,明年便弄些火炕,就是將蔬菜放在火炕之上來種植,這樣光線充足,溫度適宜,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照樣豐收。
成本看似是高了一些,但地皮是自己的,蓋房子用的都是自己的奴婢,玻璃的錢都可以通過銷售再傳回來,煤就更不用多說了。
總的來說,其實根本沒花幾個子,效果卻非常的顯著,最起碼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可以號召朝廷官吏與富紳們自給自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然這群土豪都有很大的院子,在冬季除了枯木樹枝,屁都沒有,還想吃綠葉菜,難道上大內來偷菜???
馮銓多聰明,在看過太子爺的蔬菜大棚之後,立刻就在自家院子裡蓋了一座,這會兒一家人都不用愁過冬的蔬菜了。
除了窖藏之外,哪怕是朝廷的二品大員,甚至皇家宗室,在冬天想吃到些許綠葉菜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某太子可是不會讓他們多吃一口,想吃也可以,要麼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要麼拿出點成績或者功勞出來,這樣才行。
像城裡的那些土豪商賈,就算捐出上千兩銀子,都不見得能嘗到一口禦膳,原因無他,同行競爭太過激烈。
論拍馬屁,他們的技術水準還不如朝廷裡的飯桶們,最後出於無奈,隻得自力更生,幸好都是不差錢的主,可是舍得花錢蓋大棚。
所幸沒到十二月份,土地還沒凍硬,真到了三九天,仆人們用鐵鎬刨地都很是費勁。
如此一來,商店裡的玻璃直接賣光,還接到了大量的訂單。
由於時間不等人,主要是氣溫會逐步下降。
到時候就算你改好了大棚,已經種上了蔬菜,想吃到嘴裡也得等到開春了。
這就是時間差,說得更通透一點,就是覺悟差!
早乾嘛去了?
這會兒認可了?
晚了!
腦子聰明不意味著事事都能占便宜,隻有抱緊某太子的雞大腿才能做到這一點。
像首輔薛國觀,在聽說馮銓的後院已經動工的時候,他便意識到自己落後了。
旋即便命令大興土木,哪怕不為種菜,就是為了單純拍準女婿的馬屁也要乾!
至於其他朝臣,抱歉,絕大部分人都沒這個眼力,這會兒都在遺憾的拍大腿!
當時馮銓與薛國觀賣玻璃可是相當貴的,為此心痛不已,幸好朝廷為官吏漲了工資,不然他們連蔬菜大棚都造不起。
但等到現在,眼見快要水落石出了,這兩位的心情便比看百花齊放還要舒坦,預計在元旦之後,他們就能吃到自家出產的新鮮蔬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