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火車雖然其貌不揚,比起後代們稱得上簡陋無比,可就算是一個堪比成人高的主動輪,就讓工匠們勞神費力了數月之久。
剛開始做了一對跟馬車軲轆差不多大的型號,但因為是木製的,結構強度不是很大,導致安裝上去之後,跑了三次就散架子了。
這也是項目組考慮不周的緣故,之後又做了一對加強型的木製軲轆,結果還是一樣,差點把蒸汽機給摔壞了。
最後迫不得已,這才上馬了鋼製的主動輪,科學院的鐵匠們根本沒做過這麼大型號的鐵軲轆,前後耗時一個月時間,這才打造完成。
隨後又做出了好幾對,安裝到其他樣品車頭上。某太子為了儘快造出火車,已經不計代價了,科學院才敢同時組裝多輛火車頭。
為了避免大量的蒸汽直接把鐵箱子給弄爆了,用一堆銅管來連接鍋爐,外麵在做個圓筒形的鐵殼。
儘管已經具備了後世火車的主要特點,大明這款火車的鍋爐發生爆缸也是常有的事情。
幸好事先準備還算充分,加之控製得當,隻是傷到了幾名司機,暫時還沒出現掛掉的情況。
“空吃!空吃!空吃……”
隨著連動驅動杆開始進行往複式運動,並且逐漸加快速度,主動輪與從動輪先後旋轉起來,整輛火車頭便開始啟動了。
“嗯!不錯!”
儘管鐵軌就鋪在皇城,科學院也經常對火車頭進行行駛實驗,某太子也沒多少時間特意前來觀看。
看這個大傻家夥運轉得有模有樣,某太子也頗為讚許地點了點頭,總計花了不下上萬兩銀子,總算是見到投資回報了。
造火車、鋪鐵軌,加上飼養整個項目組的數十名成員,再包括那些已經廢掉的火車頭,這絕對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火車項目比飛艇更燒錢,後者雖然也是要通過燃燒來獲得動力,但隻要控製得當便不會出現爆缸的情況。
前者往好了說是“劃時代的運輸工具”,反之,那就是隨時都會發出巨響的定時炸彈,而且可以自行移動!
“殿下,這輛火車頭在時速二十裡之內,便可較少出現爆缸的情況。”
火車屬於老宋頭為數不多需要親自負責的項目,對於項目的進展情況了如指掌,而且造出這麼一個能夠馳騁於鐵軌上的龐然大物,他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二十裡?嗯!那麼說一晝夜便可行駛四百八十裡,從京城到金礦,最多三天,便可抵達。不錯,不錯!!”
火車項目投資巨大,要不是為了解戶部太倉的燃眉之急,某太子可不會這麼著急忙慌上馬這個燒錢項目。
造火車的目的就是為了運輸礦石,尤其是含有貴金屬的礦石,拉到京城來冶煉。
不論金、銀、銅那種,隻要運過來,就足以抵消運費了。
運一車礦石,那就是一車錢!
“火箭”號機車當初的測試速度是每小時二十四公裡,眼前這款同類產品的時速約等於對方的一半,將近十二公裡。
但這也比人跑快多了,而且運能遠超馬車,還可以晝夜不停地奔馳,一列火車的運力就相當於二三十輛馬車。
這麼一想,前期的投資成本就完全不算事了。
買火車比買馬車劃算多了,隻要能正常工作,喂點好煤就行了。
“雙車頭試過麼?”
在質量尚且不過關的情況下,某太子可不會讓一個火車頭單獨拉貨,那樣弄不好就要半路歇菜了。
假設一個火車頭的故障率是全時間的四分之一,那麼兩個火車頭同時出故障的時間僅占全時間的十六分之一,這就靠譜多了。
兩個火車頭一起拉貨,所提供的動力也比一個要強得多,在運行初期,也隻能這麼玩才妥當一些。
“回殿下,尚未嘗試!”
“那有時間便嘗試一下吧!對了,試驗時還須掛一節或多節車廂,測試火車頭的拖拽能力。還有要設計貨運車廂與客運車廂,科學院不但要能造火車頭,還要能造出相應的車廂。鐵軌不夠長,大可以向南延伸,而且要修建弧形鐵軌,供火車轉向之用,同時測試火車的轉向能力。再就是順便安裝道岔裝置,根據火車的目的地,來便能鐵軌的方向。科學院在開春之前,須拿出較為成熟的樣品,以供批量製造。本宮希望一個火車頭的拉力相當於四十匹左右的挽馬,若是達不到,就要用兩個火車頭。這些都是科學院須要著手準備的工作,頂風冒雪也要試驗,因為今後火車會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在鐵軌上奔馳。”
火車不是豪車,不需要嬌生慣養,就是要皮實耐用。
科學院的任務就是試驗出一款性能湊合、質量也湊合的火車頭。
某太子的要求並不高,但最起碼,你造出來的這玩意得能正常拉貨運輸吧?
光是一個火車頭在鐵軌上隨意撒歡,那有個芝麻用啊???
這麼看起來,科學院的推進速度還很慢,興許是受到了眼光與認知的局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某太子這才特意說明了一番,完善火車也不耽誤鋪設鐵軌啊?
太液池以西的地方,隨便鋪,而且能鋪出皇城,在老城、中城、新城的區域內鋪設。
現在除了鐵路還不能過河之外,隻要能用於完成火車頭的測試,可以隨便鋪設鐵路。
“臣定謹遵殿下指示行事!”
宋應星也明白太子爺這是對火車項目著急了,等回去之後,再讓項目組的成員加快進度,不能因為冬季氣溫下降,而延長火車頭的測試時間。
“科學院要成立一個專門製造火車頭與車廂的項目組,往後便是一家製造此類產品的公司。雖然二十四衙門也有會做機械的地方,但對於火車這個新生事物,全然不了解,讓他們做火車頭,本宮也不放心。在京城至金山的鐵路全線貫通之前,京城至昌平乃至延慶的路段會率先通車運行。科學院至少要造出五十個質量合格的火車頭以及五百節車廂,以供兩地之間運輸之用。待全線貫通之際,至少要造出兩百個火車頭與兩千節車廂。本宮讓科學院招募了大量的工匠,並非隻是為了相關實驗,造出些樣品而已。隻要火車項目接近成熟,便可像其他各個工廠一樣,開始大批量製造火車頭與車廂。鐵軌由工部下屬的工廠製造便可,本宮亦可讓朝廷從外麵的私人工廠采購指定尺寸的鐵軌,科學院隻須做好車頭與車廂部分即可。”
一方麵要抓緊試驗,一方麵則是要做好量產化的準備,二者缺一不可。
等京城與昌平之間的鐵路都造好了,忽然發現沒幾輛可以使用的火車,尷尬不?
在某太子的計劃中,鐵路與火車的完成時間是同步的。
鐵路造好,火車便要大量投放使用,開啟工業化運輸的大幕。
火車開到哪裡,哪座城池的經濟便可被提振起來,這也是激活半個順天府的主要策略。
在內陸缺少河流的地方,沒啥比火車更能聯通兩地,將各自的產品帶給對方的交通工具了。
通了火車,沿線城池的經濟都可以得到飛快的發展。
彆的地方某太子還無暇顧及,但順天府作為自己的地盤,必須要搞好才行。
絕對不能出現已經有了鐵路,順天府的其他地方還是一貧如洗的情況發生。
火車不但能帶來物流,還能帶來客流,半天時間就能跑完單程,方便快捷。
在某太子眼裡,這破玩意是無比簡陋的,但在老宋頭等人眼裡,可是僅次於飛艇的開山之作。
隻要是不差錢的主,花一兩銀子買車票體驗一下高科技產品的魅力,絕對是物超所值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