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方正式開打到現在,還不到一小時,“爪哇”號就步履維艱,難以繼續戰鬥了。
對於這件事,不光普特曼斯沒想到,艦隊裡的其他艦長也沒想到。
遭到重創的“爪哇”號的左舷已經熊熊燃燒起來,不斷升騰的烈焰讓水手們難以靠近。
在經過兩次小規模的殉爆事故之後,大家也意識到了滅火是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再不跳海逃生的話,恐怕就要跟這艘戰艦一起喂魚了。
幸好司令還算反應及時,讓所有人都立刻棄艦,不然船保不住,人也得死傷慘重。
不足一刻鐘的時間,這艘身形龐大的戰艦在失去了襙控之後,其左舷便已經沒入水中。
更讓整個主力艦隊上下感到萬分驚詫的是,普特曼斯親率的突擊小隊。
看似賬麵實力異常雄厚,幾乎在眨眼之間,其攻勢便戛然而止了。
先是“好運”號被直接擊沉,接著“爪哇”號被迫放棄後在快速下沉。
“金槍魚”號此前已經遭到重創,位於隊尾的“門迪”號則被對方窮追猛打。
由於“蘇門答臘”號的主桅杆被打斷,致使這艘戰艦航速驟降,幾乎已經被列為既定損失了。
如果此次海戰打不贏,那這艘戰艦就肯定跑不了,除非先行推出戰鬥序列,在雙方分出勝負之前就撤離戰場。
小隊裡唯一還算狀況相對好一些的便是“勇敢”號,目前已經利用纜繩將泡在水裡的普特曼斯撈起。
“司令官閣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艦隊若想取勝,恐怕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勇敢”號的艦長範?裡爾對於這場海戰的前景表示憂慮,主要是對方裝備了一款非常犀利的武器。
在這款武器麵前,己方的戰艦完全不是其對手。
如果八艘運輸士兵的“歸國大船”被擊中,甚至遭到重創或沉沒,那就等於上麵搭載的一千士兵都要因此而死了。
這是艦隊絕對不能承受的損失,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便意味著不但無法給大員守軍解圍,還得倒搭一千士兵和若乾戰艦。
“我們已經摧毀了近百艘敵艦,現在正是最為關鍵的時刻,絕對不能因為任何困難而選擇退縮,那就等於前功儘棄了。”
直接掉頭跑路,就等於將勝利拱手讓人了,之前的損失便是實打實的了,不可能再通過其他方式找補回來了。
迫使鄭一官作出讓步,並且給勃爾格解圍的辦法隻有眼下這個,如果失敗,會導致一連串的惡果。
這是普特曼斯無法接受的事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打敗當麵之敵,一切困難便迎刃而解了。
隻要不傷及運輸士兵的戰艦,哪怕用二十艘戰艦來換取鄭一官的二百艘戰艦,從而取得此次海戰的勝利,那也是值得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結果。
在出發馳援之前,評議會也授權普特曼斯可以這麼做。
打陸戰會死人,打海戰會沉船,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誰覺得報出東印度公司的名號就能取勝,那就讓他帶隊好了。
“傳我命令,改變航道,本艦向後撤退,讓快艇注意保護運兵戰艦!”
嘴上不肯服軟,但普特曼斯也不想再次被從海裡給撈起來了,那就太過丟人現眼了。
“勇敢”號被一枚“火魔”擊中,又中了幾十枚炮彈,憑借堅固的艦體,貌似還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但這也是推測而已,再繼續在一線位置與對方廝殺下去,隨時可能被海盜戰艦給當場擊沉。
隨著“勇敢”號的後撤,突擊小隊裡的另外三艘船,也就是“門迪”號、“金槍魚”號、“蘇門答臘”號等於是被放棄了。
它們也想跟著後撤,但艦體損失過於嚴重,已經撤不回來了,隻能戰鬥到最後一刻,然後全員棄艦逃生,僅此而已。
六艘大型戰艦損失五艘,對比上次“赫克托”號麵對四五十艘鄭軍戰艦的圍攻,還能從容不迫地殺出重圍,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如此,普特曼斯擊敗敵人的決心也沒有改變,更不能改變。
假設大員真的被鄭一官率軍入侵,那麼至今已經過去三個月了。
支援艦隊一旦從此處折返,再次北上給守軍解圍的時間就還得被大幅度的延後。
解釋守軍是否會繼續固守就很難說了,普特曼斯和艦隊都不能因此有敵軍阻攔而放棄馳援。
既然突擊小隊已經不行了,那麼第二階段就是派出噸位小但更為靈活的快艇進行衝鋒。
用二十餘艘快艇發動第二輪攻勢,普特曼斯不相信鄭一官的艦隊依然可以頂住。
眼下左右兩翼的分艦隊已經迂回到了鄭一官的側後方,形勢正在發生極大的改變。
隻要能保持這種勢頭,相信過不了多久,敵軍的防線便會徹底崩潰。
“四爺!紅夷大船溜走,小船衝殺而來!”
“儘管讓其過來!爺省得過去了!”
用反艦導彈配合縱火船擊退了紅夷的第一波進攻,鄭芝鳳的艦隊緊接著便要麵臨對方的第二波進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似乎小船比適才的大船數量多出兩倍不止,但如此也好,先前放出去的縱火船正愁找不到目標呢!
有一半以上的小鳥船被改裝成了縱火船,這些小鳥船對射遠不是紅夷戰艦的對手。
即便是五艘打一艘,也難以取得戰果,莫不如變成令紅夷望而生畏的縱火船更為合適。
由於以小隊模式進行衝陣,衝在前麵的三四艘快艇麵對眾多縱火船躲閃不及,已經被點燃起火。
在此之前,快艇已經用火炮摧毀了不下十艘縱火船,無奈對方數量太多,令己方防不勝防。
隻有在極近的距離,讓快艇避無可避之時,控製縱火船的水手才會跳海逃生,這是最令荷蘭水手和炮手痛恨之處。
所以一旦發現跳海的敵人,會不顧一切地用火槍進行施射,直至將對方殺死為止。
此舉讓鄭軍上下極其氣憤,本想饒過正在海裡掙紮的紅夷,待戰後再行打撈。
現在看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紅夷信甚子,就讓其立刻去見甚子好了!
“捕盜!紅夷衝過來啦!”
“怕甚?給咱撞上去!弟兄們準備殺翻紅夷!”
狹路相逢勇者勝!
更何況未經主帥許可便掉頭逃跑是鄭軍大忌。
再說跑路可是逆風,紅夷的戰艦逆風航速高於己方戰艦。
一邊跑一邊挨打,那還跑個球啊?還不如在此處拚死一搏!
這艘烏尾船上有約八十人,除了炮手之外,其他人都拿起腰刀、長矛、鳥銃,打算通過短兵相接的方式贏得勝利。
即便在火力上遜於紅夷,但在勇氣上,鄭軍上下決計不會輸給對方。
但凡紅夷敢撞過來,隻要戰艦不被直接撞沉,那對麵的紅夷必將被暴打一頓!
快艇“斯特伯格”號見到從對麵的鄭軍戰艦根本不想躲避,徑直向自己衝過來,也就不再規避,迎麵駛去。
就這樣兩艘戰艦直接撞在一起,艦首在撞擊後完全被損毀,巨大的衝擊力致使雙方船員都跌倒在地,但旋即爬起來,準備最後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