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卿,可照之前朕吩咐的征稅方式行事,商賈若敢抗拒,便按照偷逃稅款來懲處,不得由地方自行處理,當須交給勇衛營或廠衛,悉數抓往南都!”
本來就有一對亡國之臣,這下還冒出來一堆亡國之商。
二者早就勾結到一起,若不將其懲處,大明還能有好?
非常之時,可用非常之手段,行非常之事。
崇禎倒是愛惜自己的聲譽,可這都快火燒眉毛了,也顧不得些許了。
隻要能收上來稅銀,又不會加賦於尋常農戶,被歹人罵成昏君乃至曝君又何妨?
那逆子都知道當下必須舍棄名聲,行高效務實之舉,自己焉能落於其後?
崇禎的心理預期是二百萬兩,也就是先把給那逆子的銀子湊出來再說。
戶部業已籌措約三百五十萬兩銀子,兩項相加便是五百五十萬兩。
大頭送到北都,餘下五十萬兩作為南廷的運作費用。
宋紀從揚州運回來的價值一百萬兩銀子的食鹽正在售賣,所得銀兩皆可存於戶部。
至於那些抄沒得來的宅院、田產、古玩、字畫、珠寶,能售則售,賣不動便先行留存。
“……臣遵命!”
這下不光崇禎皇帝會被商賈們視為昏君了,連自己也會淪為一代奸佞了,跟趙宋的賈似道無二。
可戶部尚書鄭三俊也知道眼下必須如此行事,不然朝廷根本應付不過去,南廷一年至少得收入六百萬兩,才能勉強度日。
“朕知道如此行事有些強人所難,但愛卿須知,現朝廷不欠商賈的,而商賈卻虧欠朝廷數十年,涉及數億兩稅銀!商賈若是遵紀守法,照章納稅,朝廷何苦向貧苦農戶加征稅費?焉能生出屢次瑉變之事?大明落得如此境地,商賈難辭其咎。而如今眾多商賈仍舊執迷不悟,妄圖借助其在朝野內的官吏,為其開脫罪責,甚至公然威脅朕,要求朕對其作出妥協與讓步!若讓此等奸商恣意妄為下去,大明必亡,江山必傾,百姓必被東虜奴役。江南商賈若以通敵賣國的晉商為榜樣,朕便送其早些去見那些晉商去!朕還是一天大明皇帝,朕便不會容忍官商勾結,顛複我大明之事發生!”
那逆子都能打敗虎狼似乎的東虜大軍,自己豈能被區區商賈所敗?
商賈再能勾結官吏,加起來所造成的威脅也不及皇太雞的一個指頭!
或許商賈能用銀子說話,但朕也能讓廠衛、讓勇衛營用鋼刀說話!
隻要廠衛與勇衛營還聽朕的命令,商賈的銀子就不好使!
“吾皇英明!”
鄭三俊不支持皇帝這麼做,但也反對商賈無法無天,公然偷逃稅款。
既然皇帝決心已下,此事斷然無法更改,最起碼嘴上還得奉承一下。
戶部隻管收錢,至於用何種方式收,那就是廠衛與勇衛營的事情了。
以往太倉的銀子以帶汗的居多,因為征收對象以農戶為主。
今後太倉的銀子或許以帶血的居多,因為征收的主要對象換成了商賈。
商賈大多視財如命,不給其放點血,讓其害怕,這些商賈便摟著銀子不會撒手。
有兩種人能讓商賈們出錢,一種是揚州瘦馬,另一種則是皇帝的鷹犬!
“陛下,外麵有大量士子請願!”
內廠提督太監田有為接報之後,旋即便轉述給了身前的主人。
“意欲何為啊?”
崇禎對此都習以為常了,這群不乾人事的玩意,吃飽喝足就跑來鬨事,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士子們請陛下裁撤廠衛,嚴懲黃得功,取締勇衛營,向商賈致歉,歸還兩淮鹽商之鹽!還說……”
“勿要吞吞吐吐,都給朕悉數道來!”
“還說太子當須被廢黜,否則難安瑉心!”
田有為說完這句話,原本已經驚愕不已的武臣武將頓時都傻眼了,太子是說廢就能廢的麼?
且不說太子是國本,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動瑤。
當下太子還是攝政王,總領北方八隅之地,所轄三十萬大軍。
廢太子不等於逼著太子登基,進而讓陛下退位麼?
到底是何人出此奸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罪無可恕,委實當誅啊!
“混帳!無恥至極!士子讀聖賢之書,卻行苟且之事!口口聲聲說是忠君報國,當下業已甘心為偷逃稅款之奸商賣力奔走呼叫!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品德何在?”
崇禎騰地一下從龍椅上站起,伸出一隻胳膊指著殿外的方向,厲聲說了一通,類似的話不是頭一次說,但士子們似乎並不在乎,反而有點不再害怕了。
“陛下息怒,士子不明就裡,被一些商賈所誆騙,作為刀殂,逼迫陛下作出妥協,欲以傷害大明之根本。北都此前曾發生過類似之事,士子們曾為某些蛀蟲鳴冤,太子殿下有理有據,逐一駁斥,並告誡士子們莫要步其後塵,否則仕途不保,而後又出資提高了翰林院內諸多待遇,承諾廣招生員,此事才算平息下來。”
禮部尚書倪元璐兼右僉都禦史將太子如何行事的說了出來,供皇帝參考,光是如此動怒其實無濟於事,外麵的士子們也並不害怕。
“朕此前已然對士子們好言相勸,亦承諾廣招生員,然而換來的卻是得寸進尺,變本加厲!眼下連這些為我大明寸功未立的士子都敢無視朕之諭令,若是他人有模有樣學去,我大明焉有寧日?還公然以廢黜太子來威脅朕,真是豈有此理!太子乃是國本,妄動者必嚴懲不貸!廠衛與勇衛營乃是朕隻手腳,未有此三部,隻怕這群混帳便會趁亂攻入後邸,刺王殺駕了!有為!”
“奴婢在!”
“令其在半個時辰之內自行散去,否則悉數發配遼東,永不返鄉!”
“奴婢遵命!”
“且慢,陛下,若是士子仍舊不退,如此行事,隻恐激化矛盾,致使陛下聲譽大跌,還望陛下三思!”
對於錢謙益等人如何在背後運作,首輔瞿式耜並不想過問,然而崇禎皇帝因此雷霆震怒,打算拿士子們開刀,瞿式耜便不能熟視無睹了。
“朕素來珍惜自身聲譽,然今時大明江山社稷已然岌岌可危,而外敵內寇亦蠢蠢欲動,朕不挺身而出,便要坐視大明覆滅了。若能換來銀子,整飭軍備,消滅頑敵,朕亦不在乎聲譽。用朕之聲譽換來五百甚至一千萬兩銀子,朕認為物有所值。若是大明因缺錢而亡,朕要這聲譽又有何用?徒被後人恥笑乎?士子僅僅是小卒而已,背後還另有賊人。此等賊人所圖甚大,要得到的便是權傾朝野之地位!進而架空朕,讓朕對其俯首帖耳,使朕成為傀儡。賊人搖身一變,成為站立皇帝!待其得逞之後,商賈依然可以偷逃稅款,農戶依舊困苦不堪,東虜與流寇依舊四處作亂,這可是首輔所期待之大明?”
被某逆子說教一番之後,崇禎對目前的局勢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儘管很不情願,但也知道確實如那逆子所言的一樣令自己難以接受。
大明就像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尋常藥物已經不起作用了,必須用猛藥進行醫治。
在治療期間,會產生很多副作用,扛得住就能逐步複原,扛不住便會蹬腿斷氣。
“陛下……”
“首輔!朕不由想起太子對陣說的一番話,大概意思是某些自詡為忠良的人,待改朝換代之後,換個發型便依舊可以過日子了,某些臣亦是如此。真可謂是鐵打的臣子,流水的皇帝!大明亡了,還有大清,給誰磕頭不是磕?無非是腦後多了根豬尾巴!”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