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這本冊子所述內容真乃仙界軍師劉伯溫掐算推演而來,那侯方域先是叛明降清,非但如此,接下來的所作所為更是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為了自己降清之後的仕途生涯,竟能喪儘天良,將上百萬沿河百姓置於死地,其心決計可誅,且當須跟過街老鼠一般該被拍死。
侯恂的作用是牽製被他親手提拔起來,掌兵剿寇的左良玉,今左良玉父子均已被洪承疇下令擊殺,侯恂對朝廷來說,也就沒多大利用價值了。
即使如此,侯恂也不會因左良玉一事而被牽連其中。但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朝廷加征商稅,為偷逃稅款的奸商百般狡辯,那便是自討苦吃了。
崇禎要收拾侯恂,還會放過沒有半分氣節的侯方域麼?
沒了他爹的庇護,此子算個球?
想降清都沒那個機會了!
崇禎覺得借助仙界軍師劉伯溫的名號與那逆子的幌子,這本冊子或許也沒無太大說服力,用來對付數以千計的東林士子還得婉轉地下手。
也就是說,不能派出廠衛以東林某些人將會降清的罪名將其下獄乃至處決,還要先用為奸商開脫的原因來抓捕,然後發配到一個地方。
等到了那裡,再慢慢收拾這些亂臣賊子!
那裡誰都無從插手,自己想如何處理掉這些敗類都可以!
最好是讓那逆子下手,省得大幅有損自己的聲譽……
“諸位大人,咱家未出妄言,可一覽無餘!”
王承恩念完內容,便將冊子關於侯方域的那頁當眾展示出來。
這上麵當然不是某太子那歪歪扭扭的字,看上去很是俊秀,因為出自東宮秉筆太監李繼周之手。
李繼周可不敢恣意杜撰如此內容,有一頁見光,他就得被處死,能夠躍然紙上的內容自然是太子的意思。
大概看完之後,群臣又開始議論起來,大殿裡的情景就跟普通的菜市場一樣,聒噪而又煩人。
“肅靜~!”
“陛下,臣等可否得知前世從今至我大明……”
首輔瞿式耜沒敢說“明亡”,但意思卻表達的很清楚,因為同僚們也想知道,如此了解斷斷續續的內容,實在是讓群臣感到類似百爪撓心一般。
“大伴,翻到從當下至我大明滅亡那處,內容可念完。”
“是!”
於是,群臣們這下算是開眼了,知道今年無端午節,張逆等先前接受朝廷招福的流寇又在湖廣地區複叛,隨後形勢愈演愈烈。
明年便是李逆卷土重來,甚至席卷中原之際,而後孫傳庭整軍出潼關與李逆所部決戰,兵敗身死。
洪承疇出山海關率十三萬大軍救援錦州未果,卻被傾巢而出的東虜大軍包圍起來,兩軍決戰,王師大敗。
之後李逆北上,奪取京城,皇帝於煤山自縊,皇後先一步香消玉損,太子等皇子被流寇所俘後處死。
然後便是清軍大舉南下,流寇落敗,重演了趙宋北季時的那一幕,隻不過明軍沒擋住宿敵繼續南下,連偏安一隅都沒做到。
“之前有人還抨擊太子對流寇先發製人,陷朝廷於不義,難道坐以待斃,等流寇滅我大明不成?流寇不滅,焉能全力對付東虜?此番王師防禦北都險象環生,便是大量分兵所致!朕讓諸位愛卿知曉此事,便是希望可以君臣齊心協力,供赴國難!今虜酋未傷元氣,而賊寇仍在流竄。前方如此緊急,後方卻在袒護奸商,豈不可笑之極?太子曾直言,欲與文臣武將供治天下。朕想說,文臣武將可與朕供治天下,但奸臣與叛將除外,尤其是那些降清之貳臣!”
等王承恩念完,崇禎又借機說了一下當下大力剿寇的原因。
三天兩頭便有禦史抨擊太子剿寇之策失當,致使朝廷耗費極大支應。
若是知道實情,這些禦史還敢如此放肆,便是居心叵測,圖謀不軌了。
現在朝廷要加征商稅,甚至談不上加征,至少商賈須足額納稅,某些人就坐不住了!
商賈便是這些人的爹,是這些人的祖宗,是這些人眼裡的大明皇帝!
誰敢動商賈的利益,這些敗類就會像瘋狗一樣撲上去撕咬!
“太子還說,大清得天下前五年,每年稅銀總額均在四千萬兩以上,其中農商各半。朕想說,大清對商賈們還真是好,一年隻須繳納逾兩千萬兩即可,怪不得江南商賈多有降清之心!如此看來,商賈厭惡朕,應當是緣於朕征稅征數額太少矣!朕要討商賈們喜歡,便須多征才是,至少須向大清的稅銀數額看齊!”
韃子過江,占領江南,爾等乖乖交了大把銀子。
朕移駕南都,爾等不交銀子,還結隊前來威脅朕!
二者待遇截然不同,真是妙哉~!
既然如此,朕便用韃子所施之法來對付爾等,想必爾等亦會心悅誠服!
“……”
群臣再次驚呆了,若是東虜都能在一年之內收上來四千萬兩銀子,相比之下,大明的財收編就有些相形見愧了。
“諸位愛卿無須驚詫,太子所管北廷,是年支應總額便不下三千萬兩,預計明年亦是如此。北廷所轄八隅之地,除四川之外,皆為災區。南廷所轄八隅,未遭旱災,未有大量流瑉,亦未有東虜四處劫掠,豈不等同於膏腴之地?太子如何籌措銀兩,朕不想考慮。然南廷支援北廷之銀兩,五百萬決計不能少!今局勢變化日漸明朗,艱難險阻業已了然。不論何人,敢毀我大明者,朕必殺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被劉伯溫掐算過一次,輸得一敗塗地,連命都丟了,這已然是顏麵儘失了。
得到如此提醒,還有那能打敗皇太雞的逆子幫襯,崇禎可不想輸第二次了。
原來朝廷缺錢,崇禎四處籌措,頻頻加賦於農戶,就是因為是沒找到“病根”。
這下全清楚了,自己移駕的地方就是病原所在,既然又犯病了,那就可以根治了!
“陛下,臣願赴國難!”
“陛下,臣亦願赴國難!”
“陛下,臣亦願赴國難……”
次輔高弘圖一帶頭,群臣自然要立刻表態。
利用仙界得來的信息,將大明滅亡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隻要君臣齊心協力,北邊還有太子爺抵擋皇太雞,這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了。
“鄭三俊!鄭愛卿!”
“臣在!”
“朕給愛卿一挑重擔,不知愛卿敢挑否?”
“為陛下,為朝廷,為我大明,臣粉身碎骨,萬死不辭!”
“好!從當下至新年,愛卿遣人專門負責核算稅銀,貪墨達五十兩者,一經核實,即可被磔示!”
“臣遵命!”
戶部尚書鄭三俊雖然沒接到下去收稅的命令,也明白這是有大量的銀子要進入太倉了。
誰去收稅,他也管不著,但收上來的銀子,不能讓蛀蟲吃進肚子裡,不然被磔示的就是自己了。
“陳泰來!陳愛卿!”
“臣在!”
“都察院會接到大量牽扯商稅與偷逃稅款之奸商,須以愛卿為首,逐一核實,情況不明之人,可交由大理寺處理。朕希望都察院不會錯判一位好人,但也彆放過一個壞人!”
“臣遵命!莫敢不從!”
陳泰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被抓到都察院,是否需要先擴大一下都察院的詔獄規模呢?
江南倒是繁華,可繁華的背後,奸商數量可能比櫛比鱗次的燈火還要多……
“傅冠傅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