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高效、可行,而且能夠最大程度上的保住皇帝的聲譽!
因為無須用刑,嫌犯是否答應計策裡的內容全憑自願!
待此法實施之後,崇禎想要看看,在整個江南一帶,誰還敢跟自己作對!
翌日,嫌犯在都察院受審,第一天審理的都是重要犯人,譬如被戴上貳臣頭銜的錢謙益等人。
由於之前是翰林院掌院,加之東林魁首的身份。另外,崇禎之前特意叮囑,要給這些人一把椅子可坐,作為足夠的尊重,錢謙益便享受到了這個超常的待遇。
“錢謙益,本官問你,你在家中宴請他人之際,可知北廷被圍,太子率軍禦敵?”
都察院左都禦史陳泰來是審理這些要犯的主官,兩位次官是大理寺卿成德與刑部尚書傅冠,首輔瞿式耜和次輔高弘圖旁聽。
“……在下知曉!”
錢謙益沒料到一上來就要回答這種問題,想來對方也是不懷好意,明顯是要拿捏自己之前宴客的把柄。
可說不知曉吧,北都被圍早就上報紙了,自己明顯是在睜眼說瞎話,這樣的證詞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要是說知曉吧,又擔心陳泰來這家夥對自己步步緊逼,屆時場麵會越發的被動,那就不好應付了。
錢謙益心裡是打算主動認罪的,隻要能保住性命便好。
可是對方這氣勢洶洶的模樣,不像是想要留自己一命啊?
不過由於片刻,還是答應了。先示好對方,來個投石問路再說。
“你可知皇後與太子每餐僅食四菜,大力提倡用餐節儉?”
“……知曉!”
“那又為何如此豪奢鋪張?”
“……一來是當日宴請客人數量較多,二來江南皆是如此風氣。”
錢謙益知道瞿式耜也是客人中的一位,不過貌似有皇帝的力保,加上忠良的頭銜,這會兒就能撇清與自己的關係了。
想來這個問題還會問其他人,自己說隨大流也沒錯,那家富紳不是如此,誰會管北邊戰火連天之事啊?
要是拿此事為題,那錢謙益隻能認栽,畢竟鐵證如山,首輔就是證人,還是一個能出賣老師的學生!
“如此說來,想必你家底不薄,方能如此宴客,之前可有收受他人投獻之舉?”
陳泰來在紙上寫了一番,停筆之後,又問了第二個問題,這比前一個要致命得多。
“有!”
“皆為何人?數量幾何?”
“不下上百人,所涉田地不下數萬畝。均被記錄在冊,想必已被查抄!”
自家都被廠衛抄沒了,錢謙益不信藩子找不著那本能要自己性命的冊子。
想必陳泰來是故意如此發問,自己否認便是做了為證,自己承認,便等於認罪了。
“廠衛在你府邸查抄銀兩甚多,你可有收受他人銀兩之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與接受投獻一致,均被記錄在冊,或被查抄!”
能被對方抓到證據的事情,錢謙益一律承認,也沒法不承認。
“你家財如此之多,而大明與東虜交戰已逾二十載,你可有捐資助朝廷抗敵之舉?”
“……不曾有!”
錢謙益有點弄明白了,這麼問到最後,自己非被定為要被磔示的重犯不可啊!
陳大人不打算給在下一個活命的機會麼?
非得把人往死裡逼???
“你身為東林魁首,學生眾多,人脈甚廣,學生參與請願,你可提前知曉?”
“此舉乃是學生私下所為,在下倒是事先不曾知曉!”
再承認下去,自己恐怕就要身首異處了,對於廠衛暫時還沒掌握證據的事情,錢謙益就不願意承認了。
“你可收受商賈所送之好處?”
“……收過!”
“於是便在朝會上為商賈開脫偷逃稅款之罪責?”
“在下以為曆來如此,若是在下出言想來也無妨,當時並未多加思索。”
“‘多加思索’指何意?”
“……並未考慮到商賈偷逃稅款之事!”
“你可知商賈偷逃稅款?”
“……知曉,但無憑無證,不敢妄加指責!”
商賈偷逃稅款是世人皆知的事情,錢謙益假裝不知反而是欲蓋彌彰了。
“如此說來,你願為商賈出力,而在朝會上對抗陛下?”
“在下斷不願對抗陛下,僅為商賈說話。若陛下下旨,在下亦會遵旨!”
總算熬到了認罪的節骨眼,錢謙益已經後脊梁冒汗了,要不然就算是吃虧吃大了。
“若陛下寬宥與你,給予你改過自新之機會,你又該當如何?”
“在下定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切斷與商賈之往來,再不接受投獻,戒掉葷腥,忠於陛下,效命朝廷,以赴國難!”
家產沒了,想吃肉都難了,但隻要能活下來,這就不算甚子難事了。
陳泰來能如此發問,錢謙益猜測崇禎皇帝似乎並不打算將自己置於死地。
“嗯!帶下去吧!”
“……”
啥?
這就完了?
未免也過於草率了吧?
關於貳臣的事情還沒問呢?
這不會被忘了吧?
不再考慮一下了麼?
我是打算認罪的啊~!
錢謙益還想說,但陳泰來已經不打算再問下去了,這些已經足夠了。
等被帶下去之後,錢謙益便開始覺得阮大铖那家夥還真是聰明。
三法司確實可以無須使用貳臣的罪名,便將自己等人給嚴懲。
如此多的致命問題悉數照實回答的話,想不死都很難啊!
崇禎皇帝給出的審理策略簡單高效,那就是問幾個問題,然後對犯人的回答內容進行打分。
不承認就得零分,找托詞承認得一分,不找托詞直接承認得兩分,願意舉報他人可得三分。
所有問題得分之和,得分高的一部分可被赦免。對得分不上不下的人加以警告,如有再犯,二罪歸一。
得分最低的就是冥頑不靈之徒,視具體情況,多數送去挖礦或交給太子來收拾,極少數可被以儆效尤!
簡單不?
簡單!
高效不?
高效!
好使不?
好使!
這就足夠了,用這個法子,你就是有一百種想法,用一百張嘴說出來,最終也會被劃歸三類“考生”成績之中去。
若是考得好,那就可以全身而退!
反之,便是咎由自取了!
對於錢謙益這種比較配合的“考生”,得分自然是比較高的。
具體如何處置,要看其他“考生”的得分情況。
要是其他人都比錢謙益的得分還高,那就對不住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