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冤枉啊……”
等被押送到東大影壁以北的小校場,唐世濟還不忘為自己申冤。
這裡便是此番的刑場,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的主官均在桌案後恭候多時了。
命犯最終量刑可是磔示,要給劊子手足夠的時間,故而才要早些提人。
根據時間來算的話,一天下來,千刀足矣,無須三千刀以上,那樣太過麻煩。
由於天氣寒冷,命犯恐怕也堅持不到那個時候。
按照五個時辰計算,半個時辰一百刀,對劊子手的難度也不算太大。
“……”
砍頭用大刀,淩遲用小刀,大刀過來,一閉眼就過去了,小刀則不然,故而小刀比大刀要可怕得多。
李喬嚇得汗如雨下,他可是不想去死,更不想被磔示,這得多疼啊?自己這身板決計扛不住啊!
“來人啊!我願認罪!”
“我亦願認罪!”
唐世濟與祁逢吉一前一後,相繼呼喊起來,再不叫喚一番的話,劊子手就要上來片自己的肉了。
“經三法司會審,李沾、李喬、唐世濟、祁逢吉等四人,勾結商賈,貪贓枉法,對抗朝廷,忤逆聖意,滋事甚大,影響惡劣,核實無誤,現處以磔示之刑,即刻行刑!”
刑部尚書傅冠言簡意賅地當眾宣布完行刑命令之後,便可讓劊子手上陣了。
一次片四個,至少需要四名劊子手,但南都並不缺這個行當的手藝人。
對劊子手們來說,由於時間僅有一天,考驗的是彼此之間的刀工……
手藝上乘的劊子手,等片得差不多了,行刑對象仍然是活的。
百十來刀就將犯人給片死了,顯然是不合格的劊子手。
下刀也是有講究的,先從四肢開始,尤其是大腿為先。
隻要不觸及軀乾部位,犯人多半是不會立刻斃命的。
“眾人看到否?暴明昏君與奸佞聯手殘害我等忠良!爾等若有良知,可敢解救我等?”
李沾見到同伴呼喊絲毫不起作用,便打算扇動周遭圍觀的百姓,讓百姓為自己出頭,最好能衝散官兵,解救自己。
“李沾!你收我百兩銀子,卻不願為我辦事,你這狗賊該當被磔示,死不足惜!”
百姓裡忽然有人喊話,內容不是彆的,剛好是揭了李沾的老底。
“……”
原來如此,怪不得呢!
這番話讓原本對李沾略表同情之人都恍然大悟,這廝倒是該殺。
人群之中有不少士子,也想要求釋放李沾等人,但沒等他們發話,便聽到了有人控訴李沾。
由於朝廷對士子不再寬容,加之刑場部署了大量的官兵與廠衛,士子們覺得眼下還是靜觀其變為妙。
為了搭救眼前四人,折進去數十,甚至上百名士子實在是劃不來,更何況很多人跟李沾等人並無交情,無意拚死一搏。
“你是何人?安敢汙蔑與我!我為官以來,兩袖清風,焉能收你好處!”
見到陳泰來等人全然沒有聽自己辯解的樣子,李沾便打算以清官的身份死抗到底了。
“李沾!你這狗賊居然死到臨頭還敢抵賴,看來不被削下幾斤肉來是不會承認了。爺我還要吃你的肉,以解心頭之恨呢!差爺快些動手吧!”
那人也不甘示弱,今番就是要看著李沾去死。百十兩銀子對商賈來說倒是不多,但換作尋常百姓,那可是十年的花銷了。
“本差有言在先,此番磔示,所削之物,不會售賣,百姓可競相品嘗。本差亦可提供細鹽,以便爾等蘸而食之!”
監斬官早已知曉了上麵的意思,故而才有了如此布置,隻有上麵覺得解恨,自己這差事才算是做得圓滿。
“……啊?爾等昏君走狗不得好死!”
李沾聽了這番話,便更加害怕了,但嘴上依舊死硬。
“嗬嗬!你這廝倒是硬氣,那便看看稍後還是否依然如故,行刑!”
膀大腰圓的劊子手們早就迫不及待了,這天寒地凍的站著,校場還較為空曠,刮的都是冷風,若是事先不喝碗酒暖身的話,興許一天下來便會大病一場。
“啊……放開我!你這狗賊!”
李沾見到劊子手一邊抓住自己的大腿,一邊抄起下刀,要向自己的腿上動刀,立刻大聲叫罵起來。
罵是沒有用的,李沾的四肢已經被固定在木樁上了,捆成了架子豬一般,非天生神力之人是不可能掙脫出來的,否則劊子手也不用乾了。
“哎?仁兄為何走啊?”
“在下見不得血!”
有士子見到大局已定,便選擇直接開溜了,近距離觀看如此“忠良”被磔示,恐怕連昨晚吃的飯都會吐出來。
想鬨法場的人不少都抱有類似的心理,自己可以隨意鬨騰,甚至辱罵朝廷要員,但讓自己看這等血腥的場麵,那就扛不住了。
直接走掉的士子便有上百人之多,死這四個人,總好過他們都被官兵擒獲,錢謙益、吳應箕等人尚未獲釋,可是不能再遭敗績了。
“阮大铖、彭賓、陳名夏三人先侯著,有人找爾等!其餘人等皆可回家,若有再犯,後果自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李沾等死囚被提走之後,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以上的工夫,牢頭才讓獄卒打開牢門,告知阮大铖等人可以獲釋了。
“我等身為忠良,為何不釋放我等?”
楊維鬥見到對麵的貳臣都被放了,而自己這間牢房卻毫無動靜,便詢問起來。
“放!打開!冒襄一人可走,給其餘人等戴上枷鎖!”
“這是何故!”
“爾等被發配馬鞍山挖礦!為期三年!連同家眷!哈哈哈哈……”
上麵真是太英明了,像這等偽忠之人,就應該送去挖礦才是,省得每天吃飽喝足,沒事找事。
“啊?朝廷安敢如此對待我等!必然是你刻意誆騙我等!”
吳應箕聽了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擊中一般,讓他全然不敢相信,更不願意接受。
“騙你?自己看吧!”
牢頭從懷裡拿出一張疊好紙,打開之後便是關於處理這些“忠良”的結果,由都察院草擬,大理寺核實,刑部簽字。
“昏君!昏君啊!我等皆為忠良,朝廷卻如此殘害忠良,若讓奸佞詭計得逞,大明焉有中興之日?”
仍舊以忠良自居的楊維鬥可是將自己看得無比重要而又正義,沒有自己這些忠良,大明便不會好轉了。
“楊兄,後會無期啊!看來你那妻妾,在下可是照顧不到了。此番隨你過去,你便可安心挖礦了!”
聽到如此利好消息,彭賓真是感到心花怒放,還不忘插嘴揶揄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