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上午,某太子與堀田正盛正式商討了關於出兵的具體事宜,主要是做好兩手準備。
其一,如果皇太雞在開春之際不會動兵,那麼倭軍可在三月末再從本土出發,四月中旬抵達預定戰場。
其二,如果皇太雞發兵進攻錦州,那麼倭軍可在錦州外海登陸,向錦州方向推進,明軍出動一萬騎兵進行配合作戰。
前者戰場任選,但沒有明軍騎兵配合。
後者隻能救援錦州,但有明軍輔助。
實際上,某太子根本不想讓倭軍去救援錦州,祖大壽那裡的城防還算堅固,不然皇太雞之前也不會圍而不打。
救援錦州的真正目的是要讓倭軍與辮子再火並一次,以消耗辮子的有生力量,斃傷一萬人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了。
去年乾掉辮子一萬人馬,這次守城加天花算乾掉五萬,開春再乾掉一萬,總計便是七萬,幾乎等於辮子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了。
根據俘虜交代的情況,皇太雞手裡最為精銳的兩黃旗還沒多大損失,十一個旗的檬古騎兵以及兩白旗也沒參加攻城。
隻要皇太雞手裡還可動用超過十萬騎兵,那便可以持續對大明的遼西地帶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某太子不是不想打,而是現階段錢糧均有限,在被限製後勤補給的情況下,隻能選擇經濟實用型的戰爭方式。
那就是請倭軍代勞,反正不用給倭軍月薪,全靠提成,不與辮子發生大規模交戰的話,發點糧食和海鮮就足夠了。
選擇四月份出兵也是為了同時出動大量漁船,捕撈海產品,這樣可以極大的減輕後勤壓力,就近運送上岸,喂養十萬倭兵。
祖大壽會提前得知援軍的事情,錦州城內的守軍在了解到援軍就在沿海地區之後,肯定會拚命死守。
前世在洪承疇的援軍被辮子擊潰之後,城內守軍方才投降,現在應該也差不多。
更何況將可能反水的檬古裔兵馬調防到了山海關,而且耗費糧食的百姓也一並遷走了。
錦州城內的糧食足夠吃三年的,如果在城內在種些蔬菜的話,那就完全無須為吃喝發愁了。
儘管不用救援錦州,但明清雙方多半都會以錦州為著力點,圍繞錦州進行作戰。
不論是對大明還是辮子,錦州都是用來釣對方上鉤的魚餌。
某太子也想憑此城吸引辮子主力過來,然後押上倭軍上去一頓“啪啪”……
錦州城修建之前,選地就有問題,雖然大致位置在海邊,但並不濱海,與山海關截然不同。
隻要山海關的守軍不主動投降,且大明水師還掌握著製海權,辮子出動三十萬大軍也打不下這座濱海的戰略重鎮。
因為援兵隻要下船就進城了,士兵能進去,武器、彈藥、糧食、戰馬自然也都能源源不斷的運進去。
錦州由於距離海邊還有一段距離,用這個方法也就行不通了。
不打通陸路通道,就無法給錦州解圍。
“將軍閣下,此為我大明仙界軍師劉伯溫所擬前世錦州戰役之概況,請過目!”
為了讓堀田正盛做好準備,某太子不但提供了辮子的編製、人員、武器等情況,還將鬆錦大戰的梗概送給對方,以便做好知己知彼。
倭軍輸了不要緊,可戰敗的話,那是要死傷很多人的,也就意味著某太子要從兜裡掏一大筆撫恤金,最好不要發生這種惡心事。
“多謝殿下!”
對於仙界之事,堀田正盛此前還一笑了之,但昨天看過蔚為壯觀的飛艇部隊升空表演之後,他也不得不信了。
能得到這份重要戰報,當然要好好端詳一番,至少萬不能重蹈覆轍,再說也不能比阿部重次那家夥打得更差,讓大將軍失望。
“是役王師戰敗主要有三個致命缺點,其一,朝廷催戰,以致前線部隊不得不主動進攻。其二,陸路救援錦州極易遭到敵軍伏擊與阻擊,中了敵人圍城打援之計。其三,糧草均放在筆架山,此消息被敵軍得知,便趁勢偷襲得手。此番出兵,將軍閣下可揚長避短,隨機應變。”
某太子還得點明上次戰敗的主要原因,以免麵前這貨再來個昨日重現,那就徹底完犢子了。
“殿下,從海上登陸,鄙軍自然沒有後顧之憂。隻是糧草之事……”
堀田正盛十分擔心這方麵,自古便是無軍糧則亂軍心,沒了糧食供給,彆說給錦州解圍,便是向錦州方向推進都成問題了。
“本宮業已告知鄭芝龍,由其全權負責大軍補給之事,一切物資給養均從海上運輸。更何況東虜水師所轄多半戰艦,在前番便已被我軍摧毀,是役必然不會重蹈前世之覆轍。”
這次全都走海上,老子就看你還怎麼斷我糧道!
寧遠到錦州之間,從南至北,分彆是塔山、杏山、鬆山。
在戰時,這就是大明援軍要闖過去的三道鬼門關。
某太子不會傻到再犯同樣的錯誤,直接繞開陸路通道,連寧遠都繞開。
因為不相信吳三桂那貨的人品,主要補給均由南方各港口出發,次要補給由天津與登萊出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物資就堆在灘頭,辮子敢過來搶就行,不敢搶,那就隻能瞪眼瞅著。
從山海關出發的隻有漁夫,某太子可以負責任的說,供給大軍四個月的海產品,之後至年前都可以歇著了,賺地錢足夠過年的了。
本時代的倭兵比後世的灰色牲口還不挑食,隻要有飯團,就能堅持戰鬥,根本不要裝備烈酒。
如果能有海魚供給,那戰鬥力還能提升百分之五十,裝備板甲的話,戰鬥力翻倍!
為了對抗辮子,某太子就是想要把倭兵的的戰鬥力提升到峰值!
即便裝備板甲也在所不惜,起碼人家是真能弄死不少辮子。
“殿下思慮甚妥,考慮周全,在下極為放心!”
堀田正盛對鄭芝龍的實力是非常了解的,幾乎壟斷了倭軍的海上貿易,由他負責運輸糧草,那大軍行動便高枕無憂了。
得到了大量火炮,還有上萬明軍騎兵助陣,加之糧草供給妥當又安全,堀田正盛這下算是對明國太子的安排非常滿意了。
“對了,本宮還會向貴軍提供十萬件胸甲,由於是倉促趕製的,做工粗糙,還望將軍閣下不要見怪!”
就是前後兩塊鐵板,用布袋裝上,再輔以布繩捆綁,簡陋是簡陋,但的確可以完全無視箭矢攻擊。
有了蒸汽式鍛造機,在不追求工藝的情況下,造這玩意是很快的。
一塊半軟的鐵板壓個五六次就成型,可以投進水裡進行冷卻。
這就是成品,再也不需要加工了,反正是給倭軍用的,量大管飽就行了。
“不敢!不敢!殿下對鄙軍關懷備至,在下真是受寵若驚,多謝殿下厚禮相送!”
堀田正盛知道上次阿部重次領兵是沒這個待遇的,這下自己白得了這麼多甲衣,真是意外之喜,高興到心花怒放。
看過明軍士兵所穿著的甲衣之後,堀田正盛知道自己隻有羨慕的份,根本裝備不起。
哪怕德川大將軍,也隻能給麾下兵馬最為精銳的一部分配備鐵甲。
而倭國所製之鐵甲,防禦箭矢的能力遠遜於明國出產的同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