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歸降的是整個遼西地區的兵馬,皇太雞或許會禮讓三分,先互通有無,確定之後再讓多爾袞率軍前去接應。
但此番僅僅是吳三桂所率的寧遠守軍而已,那就不必往來書信了,寧遠距離沈陽也不算近,傳遞幾次的時間就可能耗上近一個月。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皇太雞便決定在回複吳三桂,大清這邊的待遇之後,直接派多爾袞率軍拿下寧遠。
用兩萬兩銀子以及一堆物件便換到一座寧遠城,毫無疑問,對大清來說實在是太過劃算了。
即便賞吳三桂這個新封的勇順王,十萬兩、二十萬兩,甚至五十萬兩銀子也是值得的。
隻要大清王師進駐寧遠,便會將關寧錦防線一分為二,看老匹夫王在晉與那魔童會如何招架。
王在晉膽敢出兵企圖收複寧遠,大清王師便可以逸待勞,將其殲滅在廣寧前屯衛與寧遠之間的野外。
從年後至夏季來臨之前,關外的氣候都非常適合大清王師實施進攻作戰。
一旦吳三桂主動歸降,王在晉所部被殲滅,苟活在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就彆無選擇了……
好!
甚好!
非常之好!
皇太雞真是越想越開心,這算是自折戟京城之後,最為舒爽的時候了!
鑄炮廠也不服聖恩,業已鑄造出紅衣大炮六十門、佛郎機一百五十門,仿蠻明鐵桶炮上千門!
鐵桶炮都經過了測試,其射程與威力均達到了蠻明原炮的水準,這便意味著大清王師也具備了極強的火力打擊能力。
千炮齊發的場麵可是讓皇太雞期待許久了,此番圍攻錦州,若是祖大壽冥頑不靈,便可叫其嘗嘗此等滋味!
之前漢軍四旗傷亡大半,等於被狗蠻子給重創了,按照以往的流程,補充兵丁相當不易。
不過在得到曾在那魔童部曲裡服役過的郝清兵的練兵之法後,訓練新兵的速度變得極為驚人。
僅僅過了兩個月便初見成效,新兵隊列已然是一板一眼,井井有條,絲毫看不出生疏的模樣。
除了未得實戰經驗與殺敵勇氣之外,其他方麵已然不遜於入伍一兩年的老兵了。
皇太雞在意識到這種練兵之法的好處後,便下令推廣到全軍各路步兵,騎兵與炮兵暫時無須如此。
漢軍因此受益,不但補充了缺編之差額,還擴充至三萬,每旗滿編五個甲喇,供計七千五百人。
為減少耗損,漢軍每旗僅下轄一個甲喇的騎兵,其餘一個甲喇為戰車,三個甲喇為步兵,
另裝備十門紅夷大炮、五十門佛郎機、兩百門鐵桶炮,鳥銃不下千隻,火力極為凶悍。
三順王的兵馬也依然恢複到之前的模樣,天佑軍為一萬五千人,天助軍為一萬人。
皇太雞相信無需出動八旗大兵與檬古騎兵,光是這六萬五千人馬,便足以讓錦州城內的祖大壽感到膽寒。
如此一來,己方便可騰出大量的精銳部曲來對付蠻明的援軍了。
那前來投靠的郝清兵因練兵有方,效果顯著,已被擢升為甲喇額真,領到了五百兩賞銀及絲布、茶葉、瓷器等貴重物品,另得一座宅院,美女兩名,仆役二十人。
曾有人出言阻止,卻被皇太雞訓斥,誰有郝清兵的本事,大可以貢獻出來,待遇隻高不低!
眼紅又欲構陷,那便是愚蠢至極,膽敢破壞練兵之人,必嚴懲不貸!
結果不言而喻,所有人都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郝清兵對皇太雞說過,隊列訓練看似簡單可笑,實則訓練地是士兵令行禁止之本能。
若連隊列號令都不聽,又如何在戰場上服從上司命令?
皇太雞深以為然,便給予了郝清兵極大的權力,凡新兵及老兵不服者,不論職位高低,一律軍法從事,輕則軍棍伺候,重則貶為包衣。
沒人想當生不如死的包衣,自然乖巧得很,除了那些腦子確實笨的如豬的家夥,其餘不出三天,均掌握了隊列的基本要領。
兩周之後便走得有模有樣,軍容軍紀煥然一新,皇太雞在患病時,還不忘在後邸前麵看過一次,對其讚歎不已,更是對自己的英明決定很是高興。
想到用那魔童從仙界竊得的練兵之法,幫助大清王師練成一支百戰不殆的精銳人馬,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幫助皇太雞忘卻之前大敗的心病,實現了快速病愈康複。
由於旗丁人數太少,無比寶貴,故而皇太雞打算往後大清王師將以漢軍與三順王的人馬為主。
漢軍前期擴至四旗三萬,後期將達到八旗六萬!
有了這個練兵法子,漢軍擴至六萬的速度將會非常之快。
往後衝鋒陷陣的將是漢軍與檬古騎兵,八旗精兵僅需負責殲滅蠻明的精銳人馬。
采用如此策略之後,便可大大降低八旗精兵的傷亡了,算是兩全其美之策。
孫承宗用過“遼人守遼土”之策來對付大清!
大清也會用“遼人打漢人”之法來對付蠻明!
住在關外及劫掠來的漢人眼下總計超過百萬,即便十丁抽一,也能得到十餘萬漢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足可以組建十六個旗的兵馬,而且以步兵、炮兵、車兵為主,也不會消耗多少戰馬。
皇太雞不相信有了十餘萬漢軍,加上十餘萬八旗精兵與蒙古騎兵,還拿不下遼西地帶。
隻要搶占山海關,京城便再無險可守,大清王師兵臨城下不出三天!
既然魔童將畿輔一帶的兵力都收縮到京城,皇太雞便決定等拿下山海關,便將除京城之外的畿輔其他地方悉數占領!
屆時,京城便淪為孤城一座,再用圍困錦州之策,對外實施圍城打援,對內挖設多條壕溝,切斷城內與外界之聯係!
京城裡人口高達百萬,每日消耗糧食巨大,困上一年半載,,城內不然糧食急缺,外界又無法運糧入城。
有又寬又深的壕溝阻擋,魔童想率部突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空有飛艇亦對此策無可奈何!
想來之前自己也是襙之過急了,急於想要拿下京城,為此才落入那魔童事先布置好的陷阱裡。
若是打消一蹴而就的念頭,繼續采取先前步步為營之策略,蠻明便會淪為困獸,毫無辦法,最終一命嗚呼!
吳三桂願意歸降大清,或許便是看到了蠻明已然江河日下,日漸頹廢,大清則是在蒸蒸日上,前途不可限量。
大清王師占據寧遠之後,向南可以隨時威脅山海關,向北則可徹底切斷錦州與山海關的聯係。
如此一來,也該輪到那魔童著急上火了……
折損五萬大軍之仇,擇時必報之!
前番蠻明人馬是以逸待勞,此番則剛好相反。
我大清王師也要用以彼之道還治彼身之策,來對付蠻明援軍!
來援則聚殲之,不來則久困錦州,看你如何應對!
想到這裡,皇太雞又更改了命令,加了兩萬包衣,屆時一並去錦州。
同時下令要在錦州城外兩裡開始,環城挖設三條壕溝,互相間隔十丈。
每條壕溝兩一丈,深一丈,令城內守軍與來援的兵馬皆無法順利通過。
壕溝之間僅用狹窄小道聯通,祖大壽有天大的本事,也得被活活困死在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