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所欲言,王師該當如何應對啊?”
“十四哥,此信定是那魔童之詭計!”
作為己家兄弟,加之此番兄長是全軍主帥,故而多鐸根本無需有所保留,必須力勸二哥不能中計,旁人犯傻不要緊,自家可是不能把寶貴的兩白旗給賠進去。
“王爺,若能讓守軍開關,放王師入關。如此一來,王師豈不是如魚得水?”
石廷柱可是希望早點結束這種用腦袋撞牆的遊戲,死的可都是漢軍的人。
彆的不說,前前後後打了五天時間,結果城關被轟得滿目瘡痍,可還是沒打下來。
漢軍折損五千有餘,睿親王決定再死磕下去的話,漢軍就不用入關了,因為人都打光了。
喜峰口就是兩山夾一溝的地形,本就易守難攻,王師還偏偏選擇在溝裡叩關。
固守這裡的不是蠻明的人馬,而是一支悍不畏死的倭軍,兵力不下萬人。
攻山失敗,叩關又失敗!
一敗再敗,天長日久,都拖到開春了……
多鐸瞪眼瞅著石廷柱,要不是這廝也是旗人,地位還不低,早就當場怒斥了。
狗太子說開關就開關?
這不等於前些天都白打了麼?
照此入關的話,大清王師顏麵何存?
“十四弟,小心蠻明使用請君入甕之計啊!”
作為兄長,阿濟格還是覺得要萬分小心才是,大清可是不能再輸了。
本來阿濟格還想說“關門打狗”,轉念一想,還是委婉一些比較好。
“嗬嗬,這請君入甕之後,是不是還要來個甕中捉鱉啊?那魔童想得美,我大清王師豈能讓其如願以償?”
多爾袞還沒猜出對方的真實意圖,但按對方的要求來,決計會讓己方處於被動態勢。
可眼前這城關,不再死傷五六千人,恐怕也打不下來,這才是讓多爾袞感到為難的地方。
把大清王師當鱉來捉,魔童真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二哥以為如何?”
“十四弟,愚兄以為可入關,未必前去決戰!”
代善隻想多撈戰功,前提是不能大幅度折損兩紅旗的兵馬。
是否前去與魔童所率的蠻明主力決戰,那是多爾袞需要思考的事情。
多爾袞想了想,又看了看地圖,決定先暫停進攻城關,全軍先行修整。
倘若蠻明太子說欲與大清王師在灤河岸邊決戰,想必其主力已然進駐漢兒莊至鹿兒嶺一帶。
己方先從洪山口與鹿兒嶺之間的通道進攻遵化是不可能的,那樣便會遭到長城守軍與蠻明主力的南北夾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倘若走南線,也就是鹿兒嶺以南,再折向北,當須渡過梨河,一旦大軍過河之際被蠻明主力追殺,又難以首尾兼顧。
關鍵在於之前計劃好的進攻路線,竟被那魔童給卡死了。
因為遵化、東勝右衛、營州右屯衛、鎮朔衛等戰略要地,悉數位於梨河以北。
不過梨河的話,就決計打不到這些地方,那就隻能選擇備用進兵路線。
即放棄北線,選擇一路南下,進攻玉田、寶坻、香河、武清、東安等地,再直撲保定,或是長驅直入,攻入山東境內。
魔童率軍這麼一卡位,讓多爾袞頓時有種如梗在喉的感覺……
若此番所帶的都是騎兵,繞行百裡根本不足為懼。
可漢軍與三順王的兵馬過半都是步卒,這麼乾就等於白白消耗步兵的體力了。
真被蠻明數萬騎兵追上,這數萬步兵隻恐凶多吉少。
沒了步兵,還如何攻城?
用無比寶貴的八旗兵,還是不長腦子的檬古兵?
多爾袞還沒瘋掉!
想到這裡,不論如何,都先到灤河邊上看看情況,了解一下敵情,再行計較。
至於派誰去,比較之後,多爾袞決定讓阿濟格帶著幾員得力乾將前去。
多鐸太過衝動,代善明顯要保存實力,不想與蠻明主力決戰。
三順王有點被打怕了,現在就是想要狐假虎威,打打順風仗。
漢軍四旗剛折一陣,尚處於修整階段,還是自家兄長信得過。
阿濟格明白多爾袞的意圖之後,待三天後,開關放行,便率兵向西南急進。
倭軍就靜靜地在兩邊的山上看著敵軍入關,這都是在根據命令行事。
一道很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
說是上麵體恤諸君,不忍再死傷多人……
清軍想要站住這裡也是不可能的,兩邊的山上聚集著上萬倭軍。
居高臨下,用數百門火炮狂轟,打城關裡的清軍就跟打孫子一樣容易。
為了以防萬一,多爾袞都是命令各部,一個甲喇一個甲喇地入關,生怕關內生變。
大清王師上下看著山上密密麻麻的倭軍,都開始腦子發懵,這是甚子戰術?
放己方輕鬆入關,真有把握將十餘萬大清王師給吃掉?
多爾袞收了這個天大的人情,也沒派兵攻山,那委實是多此一舉。
即便己方占了喜峰口與潘家口,還能把畿輔境內的整條長城都奪下來?
多爾袞就想看看蠻明的狗太子到底有何本事,膽敢如此恣意妄為!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