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太子如此下令部署防禦,其實就是按照各部行軍位置安排下去的,否則臨時變陣換位,一旦上萬辮子騎兵衝進來,那己方的十萬大軍就算是完犢子了。
在甚子位置行軍,全軍停止前進之後,就在甚子位置原地防禦,某太子時時刻刻都在防著多爾袞這一手。
之前已經打探清楚了,沒發現身披黃色甲衣的辮子兵,探馬與倭軍也沒瞧見有黃色大纛旗出沒。
某太子憑此基本可以判定皇太雞此番沒來,辮子大軍是由多爾袞率領,極大可能隻是入關劫掠,而非圍攻京城。
自己率部親征剛好讓多爾袞難受不已,若是繼續龜縮在京城,才會更有利於辮子長驅直入。
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嗩呐聲也緊跟著響起,得到信息的聯軍官兵便開始調動陣型,部署坦克與馬車,實施原地防禦。
法德兩軍裝備了六百五十輛坦克,鄭軍有一百五十輛,八個東宮衛隊步兵旅原先裝備了兩千輛坦克,後來轉讓出去一千輛,就剩下滿編時的一半。
李成棟、猛如虎、高傑、虎大威四部人馬各有兩百十輛,保定兵、山東兵、宣大兵都沒有這玩意,不過攜帶了大量運輸糧草的馬車。
全軍裝備了兩千六百輛坦克、三百輛迫擊炮車、兩千輛四輪馬車、四千輛兩輪馬車,另有兩百輛密集陣、三百輛導彈發射車和相同數量的彈藥車。
從車輛上就看得出來,某太子的部隊並非已騎兵見長,而是以戰車為主。
打陣地戰的時候,坦克、火炮、導彈是克製辮子騎兵的利器,效果遠超步陣。
步兵即使裝備了長矛,其防禦騎兵的效果也遠遜於坦克。
攜帶如此多的車輛,一來是要防禦辮子騎兵突襲,二來也是要帶足軍糧與煤炭,避免將士們忍饑挨凍。
倘若在僵持階段發生缺糧的情況,那必定會導致軍心不穩,在冬季絕對不能出現類似的情況,否則部隊戰鬥力會直線下降。
某太子的策略就是,寧可己部走得慢,也要跟你耗到底!
你騎兵倒是快,但你步兵也沒有四條腿。
抓不到辮子的騎兵,還抓不到辮子的步兵麼?
老子打掉你兩三萬步兵,那就算是功德圓滿,可以收拾行囊回家啦!
就算是三九天,也要挑軟柿子捏!
沒有軟柿子,全是凍柿子的話,那就先用石頭砸!
等把它給砸軟了,咱再往死裡捏!
刨去各部的騎兵,某太子這邊就等於平均十個人一輛車。
部隊的畜械化程度極高,成本可是不低。
戶部尚書李侍問肯定是無比的心疼,因為都是錢啊!
很多車輛都是臨時征用來的,是按周來結算租金的。
若是被辮子給焚毀或摧毀了,戶部就得全額賠償車主損失……
但在打仗的時候,也彆是與辮子進行野戰,畜械化的優勢便體現出來了。
所有車輛連成一圈的話,形成的防禦能力是超強的,外麵再插上長矛,幾乎就是一隻體型龐大的刺蝟。
車輛之外的地麵再用工兵鏟挖點陷馬坑,配合火槍、手榴彈、迫擊炮、佛郎機的組合,那就算是事半功倍了。
你想衝我?
那就來唄!
某太子將哨騎放得並不太遠,但務必要保證能給己方留足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的警戒線,最不濟也得十分鐘。
有了這關鍵的十分鐘,部隊就能從行軍狀態變為防禦狀態,足以迎戰氣勢洶洶的辮子騎兵了。
各部除了新來的保定、宣大、山東這三路人馬之外,基本都已經算是訓練有素,連廠衛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某太子也不敢將三路外援安排在外側抵擋辮子騎兵的瘋狂衝擊,一旦這些人被打崩了,勢必會衝垮內側的部隊。
讓他們在外側部隊與敵騎混戰的時候馳援過去,反打一波,或許還是可以的,這些人也就適合打打混戰,順手牽羊。
“報~!南側五裡外發現敵騎!數目不下三千!”
“命令炮兵部隊無須請示本宮,目標進入射程即可開火,導彈部隊裝填完畢等待命令!”
“是!”
多爾袞打算給自己來個天大的驚喜,某太子也打算給他來個天大驚喜pus版!
人生如此平淡,沒有驚喜,豈不是等於白活了一場???
某太子此番攜帶了十三個營的銅炮,每營三十六門,總數達到四百六十八門。
八個步兵旅各有一個營,吃餅四將——李成棟、猛如虎、高傑、虎大威麾下也各有一個。
另外一個自然落到了不差錢的門徒鄭成功手裡,他爹鄭芝龍此時也因此而受益。
防禦陣地裡的各處地勢較高的土丘都被炮兵所占據,各部主將也就在這裡指揮麾下將士作戰。
在陣地裡最高的地方自然歸某太子所有,準確的說給了導彈部隊,有能直射敵人的位置便再好不過了。
“哎呀呀!人還不少呢!”
為了防止冷風吸入嘴裡,某太子戴著口罩用雙筒望遠鏡看了半天,鏡頭裡全是辮子的騎兵,層層疊疊,盔甲與旗幟的顏色跟雪地背景涇渭分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策馬狂奔起來就跟一排排海浪一般,手裡沒有家夥,看了這等場麵,心裡還真是會發怵呢!
不過某太子手裡有好幾款火器,還有密集陣,也就是安裝在車上的三十管聯發火槍,專門用來對付辮子騎兵的武器。
你不衝過來,咱這先進玩意還派不上用場呢!
從一定程度上說,某太子還盼著辮子能主動過來找死。
多爾袞要重創乃至全殲某太子的人馬,某太子沒那麼大野心,隻要能在對方身上咬一小口就行了……
“大清勇士們!狗蠻子已然畏懼不前!跟本王殺過去,生擒活捉狗太子!”
“殺!”
恭順王孔有德知道多爾袞就在自己身後督戰,是役不論如何,都要率部衝過去拚殺一番才行。
此番己部為中路,耿仲明所部為左翼,尚可愛所部為右翼,三順王的兵馬之後是漢軍四旗。
後者是中軍,而三順王的兵馬為前鋒,前鋒各部若是不衝,睿親王肯定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會兒沒人敢當縮頭烏龜,刻意保存實力。
前番漢軍四旗奮力攻打喜峰口,損兵折將甚多,此番輪也輪到三順王的兵馬上陣殺敵了。
三順王各出一個甲喇的騎兵交給負責迂回包抄明軍的代善、阿濟格、多鐸三人,不過各自還有一個甲喇的騎兵。
此時便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總不能等到步兵都與敵人短兵相接了,騎兵再衝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