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三桂出走_明末黑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48章 三桂出走

第948章 三桂出走(1 / 2)

特彆感謝“龍之牙”與“讀者”兩位同學的打賞!

非常感謝“萬物生510”、“紅顏青年”、“zgy907”、“bazooka”、“龍之牙”、“書友”、“⊙四眼田雞⊙”、“毒gu九賤”、“河有魚”等同學的月票,過年期間,大家還堅持投月票,差不多快200了,真是太讚了!

還要感謝“jhjh”、“我真的很想醉”、“性情中人”、“讀者”、“素日琉念”、“荷塘霧夜”、“舞飄亂影”、“曉看浣花”、“北賈亭”、“書友”、“居之無倦”、“書友”、“月夜屠龍”、“南北鯨落”、“吃不飽的貨”、“qiuguhan”、“曾華”、“東皇太始”、“毒gu九賤”、“華夏聯邦皇帝”、“五湖山人”、“浩宸”、“翠沼殘花片”等同學們的推薦票!

順便感謝粉絲總榜top29

1讀者

2鬥氣風暴

3書友

4鐵馬冰河入夢來99

5書友

6書友

7最愛可

8書友

9書友

10書友

11書友

12淺語輕鳴

13讀者

14書友

15書友

16書友0

17zgy907

18書友

19書友

20河有魚

如有遺漏,敬請見諒,跪謝大家的投票與訂閱!

沒有人口,尤其是經過數番大戰,八旗勇士戰歿甚多,如何補充本就人口不足的旗丁,對皇太雞來說,這個天大的問題。

哪怕現在開始生育,直至長大成人,也須十五年以上的時間,在皇太雞年過花甲之際,方才可能完成。

寧完我建議利用蠻明各部人馬均在龜縮防禦,將遼西一帶的蠻明百姓悉數遷往大清後方,使其前去開荒種地,可起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尤其要讓寧遠城徹底被大清王師控製住,勇順王吳三桂留在寧遠,總是讓大清上下感到心神不寧。

儘管之前已經答應吳三桂不會將其部與麾下百姓遷往他地,但今時不同往昔,切不可同日而語。

大清有了糧食,後方還有異常肥沃之土地,與炮火紛飛的遼西戰場完全沒有可比性,在後方無憂無慮的耕作,對百姓來說也是件大好事。

範文程補充說,隻要提供優惠待遇便可,譬如頭一年完全免稅,從第二年至往後五十年,朝廷隻收一半的糧食作為稅費及土地出讓費。

凡耕作滿十年,百姓所耕之地,皆可永久擁有,朝廷不會索取一兩銀子的費用,還會辦法土地憑證。

適齡成人,每人三十畝,老人與孩童,每人十畝,在此基礎上,可隨意耕作,開墾麵積不設上限。

皇太雞覺得這個建議倒是不錯,至少對大清來說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說地是合情合理,於朝廷於百姓皆有好處。

範文程還提醒皇太雞,若是在秋收之前,那魔童派兵在遼西登陸。

從錦州至山海關這一條狹長的區域內,出兵上百路來放火焚燒莊稼。

屆時大清王師根本無法及時救援,等於被蠻明給牽製住了。

於是下旨遣人送往寧遠,吳三桂可選擇率部繼續駐守寧遠,不過為防止蠻明出兵在秋收之前焚燒莊稼,毀壞田地,附近百裡之內的百姓,均需遷往大清後方。

實際上,土地在耕作多年之後,肥力早已儘失,隻能依靠不斷施肥來使作物生長成熟。

開墾荒地得來的新地遠比舊地的肥力高,無非是開荒比較費力而已。

從錦州至山海關,在遼西地區遍布無數大小堡壘,這些堡壘便是當初孫承宗的傑作。

看似星羅棋布,在戰時,特彆是明軍喪失野戰能力的情況下,就是一個個小型孤島。

大清王師不是沒能力打下這些地方,調集上百門紅衣大炮,沒一座堡壘能扛得住。

隻是覺得費時費力,打下來的地方還得不到多少值錢的戰利品。

有這工夫,莫不如直接出兵入塞作戰,打下一座濟南這樣的大城,那就啥都有了。

在後方開墾大量荒地,並且證實此法可行之後,大清王師也就不會急於在入秋之際叩關了。

以往都是缺糧才會叩關,從今年開始就不必如此了。

隻要有源源不斷地人口輸送到後方去,往後便會獲得上千萬人都吃不完的糧食。

而且鑒於足智多謀的十四弟都沒有討得便宜,王師又亟需養精蓄銳,皇太雞在今冬便不打算派兵入塞作戰了。

但並不意味著大清王師會吃飽喝足乾待著,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

一來是繼續圍困錦州,不能讓祖大壽所部輕易獲得蠻明援軍的供給。

二來是要護送遼西百姓遷往大清腹地,這直接關係到未來的糧食產量。

三來是要將位於遼西地區,諸多還打算負隅頑抗的堡壘悉數清除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遼西這裡做文章,大清所付出的代價遠比在關內作戰低得多。

若能遷走十萬百姓,便等於還能在後方開墾出百萬畝荒地,等於在腹地重建了一個遼西。

大清後方有的是土地,百姓們可以隨便開墾,開得越多,收益便越高。

接到聖旨的吳三桂沒想到皇太雞出爾反爾,而且反悔的速度如此之快。

心裡頓時感到很是慍惱,可又知道自己寄人籬下,身邊又有杜度監視,完全沒有自行選擇的權力。

離開寧遠,去往他地,吳三桂害怕自己連兵權都會喪失掉。

儘管皇太雞在聖旨中保證了吳三桂的兵權,可誰又能保證皇太雞不會再次反悔呢?

朱慈烺的所作所為很是討厭,可起碼說話算數,輕易不會反悔。

連父親吳襄都被毫發無損地送過來了,吳三桂可是感動不已。

皇太雞這完全是一副偽君子的做派,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說好不遷走百姓,結果這才多長時間?

自己手下皆為遼兵,也就是土兵,這些百姓可全都是士卒們的親屬。

往後將士們在寧遠作戰,而親屬則在千裡之外的地方。

如此一來,親屬豈不成了皇太雞手裡的人質?

擺在吳三桂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遵旨照搬,遷走百姓。

要麼殺掉杜度,消滅城內的清軍,然後高舉反正的大旗,重新投靠大明。

問題在於城內有數千清軍精銳,城外還有上萬人馬。

若是大明那邊不相信自己所為,屆時自己與麾下將士又該當如何?

遼西總督王在晉想要置自己於死地,太子將父親送來,便意味著恩斷義絕。

自己這時候不事先與大明那邊聯係,便先行反正,結果未必會得償所願。

想了三天,經過反複思量,吳三桂作出了一個讓杜度都大吃一驚的決定。

不但遵旨照搬,而且將守軍也一並帶走,寧遠一帶的二十餘萬軍瑉悉數遷往大清後方!

杜度感到又驚又喜,與張存仁商量了半晌,似乎覺得吳三桂未必會言行一致,故而讓城內清軍保持高度戒備,防止事情有變。


最新小说: 我在末日朝九晚五 大夏第一獵戶,我靠打獵封王拜相! 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 快穿之一線生機貳 饑荒年:我帶嬌妻屯糧,你讓我爭霸天下 頂級溺寵,京圈太子低頭誘哄 頂流前男友今天又在求複合 迷霧之城,窺探者背後的秘密 協議結婚曝光?她直播時孕吐了! 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