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齊劃一的隊列走過觀禮台的時候,使團上下再次驚歎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支部隊簡直比蘇丹陛下的禁衛軍還要厲害。
一百個人的動作就像一個人一樣,哪怕是外行都能作出最基本的判斷。
除了飛艇之外,蘇丹陛下要買的左輪槍一定要買到。
某太子的開價是五千兩銀子一支,子彈十兩銀子一粒。
賈勒邁驚詫到合不攏嘴,這價錢簡直堪比古玩珍寶。
但是某太子又說,最多出售五十支,由於精工細作,產量極低,多買也沒有。
最終賈勒邁以帶來的土特產充抵了部分貨款,支付了五萬兩的白銀,買下了二十支左輪,以及兩千粒子彈。
等回去研究明白之後,便可以自行製造了,再也無需花高價從明帝國進口這種昂貴的武器了。
對於飛艇,賈勒邁也是這麼想的,帝國連攻城的重炮在一百多年前便能造出來,沒理由仿製不出來飛艇。
剩下的錢,都被用來購買各種新奇商品了,尤其是帝國上下非常喜歡的雪花糖,在明帝國這裡是特彆的便宜。
一斤隻需二錢銀子,一萬斤不過兩千兩銀子,賈勒邁恨不得一次買下十萬斤。
可惜大明的雪花糖除了自銷之外,主要用來供給倭國市場。
奧斯曼帝國的采購份額完全是在計劃之外的部分,兩廣地區的粗糖產量是足夠高,但必須等三個月以上,否則甘蔗無法成熟。
這麼長的時間,賈勒邁是等不起的,主要是老家的蘇丹很著急,想要儘快得到耗費巨資買到了一堆商品,包括自己的飛艇。
最終隻能飲恨買下兩萬斤,而且賈勒邁還下了十萬斤的訂單,之前已經寫信派人乘船返航了,希望在艦隊抵達本土之後,將白銀儘快裝船。
對比昂貴的武器,明帝國這裡的商品都很便宜,簡直就是購物者夢寐以求的地方。
哪怕運回本土一批商品,用來販售,都能大賺特賺。
在看過飛艇、火車、電話、電報、電燈、報紙、雜誌之後,賈勒邁等人就越發感到本土的落後了。
但為了不讓自己白來一趟,每個人都在京城著名的景點與建築前合影留念,銅板照片留了一大摞。
賈勒邁連自己帶來的錢都花個精光,尤其是明帝國出產的抽水馬桶,堪稱精美絕倫,集工藝與實用與一體,一口氣買了二十個。
下麵的人更是如此,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買東西就是虧了,帶回老家的話,賺幾倍都不成問題。
使團前前後後,就待了半個月,逛了一圈,買完東西,便急忙裝船返航,可是沒耽擱多長時間,貌似還挺有效率的。
某太子便用這筆錢,給將士們蓋了一堆新房子……
辮子不打過來,皇太雞在處心積慮地憋大招。
大明也不會坐以待斃,隻要雙方維持目前的態勢,大明的“回血”速度勢必會更快。
某太子覺得最好五年之內一直不重新開戰才好,五年之後,大明就不是以往的大明了。
彆的不說,蒸汽機的妥善率已經達到兩成了,這是一個非常喜人的進步。
看似妥善率並不高,但要是王師裝備五千輛坦克,哪怕有兩成可以開動的,總數也有一千輛之多。
這些坦克一旦在戰場上形成可以移動的鋼鐵巨龍,足便以對付二三十倍於此的辮子騎兵部隊了。
目前還是以輪式為主,履帶式的結構過於複雜,比自行車的車鏈子複雜得多,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
但隻要坦克足夠多,配合銅炮與導彈,明軍的裝甲部隊就能壓製住十萬辮子騎兵,不給對方可乘之機。
某太子的近期目標就是給狗腿子們裝備至少五千輛坦克,到了戰場上,就算機動性不夠,也能擺個“鋼鐵烏龜陣”!
主要目的還是給錦州的祖大壽所部解圍,按照城內糧食的消耗速度,最慢在明年春季,祖大壽的下場又得跟大淩河時一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錦州並非是一座濱海城市,但距離海邊並不算遠,之前倭軍也發動過試探性進攻,具備一定的相關經驗。
此次解圍行動的作戰距離不到一百裡地,哪怕是爬也得爬過去,不然某太子養這些狗有何用?
初步擬定的解圍方案是出動至少十萬人馬,包括十個銅炮營、十個導彈營、二十個步兵旅、六個騎兵旅,另附坦克五千輛。
某太子就不信自己費儘心血,耗費巨資,武裝起來的這十萬精銳,配合倭軍與法德聯軍,還打不到錦州城下。
鑒於這次行動至關重要,某太子已經提前寫信給德川二貨大將軍,計劃在明年開春借兵二十萬!
若是能夠得償所願,將創下了大明曆年來的借兵曆史記錄!
隻要德川二貨大將軍點頭同意,某太子將會送給十艘飛艇。
沒錯!
就是送!
連同配套的武器、彈藥、燃料和零部件,價值不下五十萬兩銀子!
其他好處另行計算,總之是絕對不會虧待這位大將軍以及麾下的各路大名的。
去年的春夏攻勢由於動作不大,讓前來賺錢的倭軍根本沒嘗到多少甜頭。
紛紛抱怨阿部忠秋無能,與前麵三位根本沒法比。
德川家光迫於來自各方麵的壓力,也答應再次出征時會另擇主帥,但終究還是老中們的輪換而已。
老中都是近臣,德川家光也隻能選擇相信他們四個,再就是下麵幾個人,篩選的範圍其實非常有限。
不過德川家光也很清楚,本次出征寸功未立,主要是應明國方麵的要求,並非阿部忠秋無能所致。
在收到明國太子的來信,看過相關計劃之後,德川家光也大致同意了,可以預見,這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戰略決戰。
看在飛艇和諸多好處,以及近期兩國互惠互利的份上,德川家光也決定再助明國太子一臂之力。
出動二十萬大軍其實對倭國並不算難,而且能改變本土各方麵全年都在哭窮的狀態。
如此一來,明倭聯軍的總兵力將會達到三十萬人以上。
儘管倭軍裝備較差,但毫無疑問,能過來賺錢的,都是敢打硬仗的主。
某太子也會提前下令為倭軍籌措必須的錢糧與武器,至少板甲與手榴彈都會發放到每個士兵手裡。
遠有佛郎機和迫擊炮,近有鳥銃和手榴彈,二十萬倭軍龜縮成一大坨,看皇太雞怎麼下嘴!
如果明清雙方都出動三十萬大軍,那就應該算是最公平的一次較量了。
說不定雙方還都會出動飛艇,進行全世界第一次空戰!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