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給錦州解圍,為祖大壽送糧,重要性不言而喻,某太子便將東宮衛隊裡戰鬥力最強的第一、二、三旅都拉出來了,上次就帶了祖寬的第一騎兵旅打了灤河戰役。
負責殿後的以陳國威的第二旅與倪寵的第三旅為主,輔以王之綸的第六旅、馬文豸的第七旅、劉肇基的第八旅、靳國臣的第九旅。
王承胤、甄奇傑、曹變蛟、王廷臣四部的騎兵作為後援,若坦克與步兵抵擋不住東虜騎兵集群的衝擊,他們隨時率部實施反突擊。
像劉肇基、靳國臣、王承胤、甄奇傑這四位,原先都是朝廷將領,之前跟清軍交鋒次數也不少,但戰績都像祖大壽一樣慘不忍睹。
某太子找個作戰不利的理由,便將他們的兵權給褫奪了,這四位本以為是要被抓到京城問斬的,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沒想到非但沒有人頭落地,還找到了個待遇豐厚的新差事,在東宮衛隊當旅長,隻要訓練好手下的新兵,那真是吃喝不愁了。
有了祖寬、倪寵、陳國威跟他們打樣,這幾位也就心裡有底了。
雖然是後進東宮的人,但身上的本事還在,那就有了起家的本錢。
從第七旅開始,往後都是第二、三、四期編練的部隊,戰鬥力與前六個旅存在一定差距。
但在陣地戰,尤其是有大量坦克與猛烈炮火的掩護下,這種差距顯現地並不明顯。
與幾支兄弟部隊並肩作戰,讓初登戰場,沒殺過韃子的新兵們也感到了些須安慰。
“扔油桶!扔手榴彈!扔炸藥包!能扔的都給老子扔出去!快!”
倪寵騎馬在坦克與車輛所組成的防線後大聲吆喝著,零距離指揮戰鬥才能更好地激勵手下。
隻要能將狗韃子死死擋在防線之外,連成袋的大米扔出去都可以,留下夠吃的就行了。
除了廚子與醫師之外,全旅上下所有人,包括各級軍官,均要在一線督戰。
誰敢擅離職守,甚至臨陣脫逃,不用等太子爺的手下抓到,倪寵自己便可將其就地處決。
東宮衛隊是太子爺安身立命的根本,武器裝備自然也是優先列裝。
每個步、騎班的班長與副班長均已換裝了左輪步槍,士兵悉數裝備了燧發槍。
一個營擁有八十四支左輪步槍,一個步兵旅包括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營等單位在內,擁有高達四百五十支左輪長短槍。
看著倒是不到全旅兵力的十分之一,但這樣的列裝規模已經足夠駭人了。
其他部隊至多不過是上尉連長才能有幸得到一支左輪,剩下的人想要增加射速,就隻能讓自己的雙手勤快一些,或者乾脆自掏腰包,再買一支帶在身上。
某太子認為拿皇炮的性能在五十年之內都差不多夠用了,提升作戰部隊的戰鬥力,便需要從提高槍支射速方麵下工夫。
重點就是給狗腿子們列裝左輪槍,這種槍和所發射的子彈的造價都非常高。
不論是生產速度還是裝備數量,都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某太子滿意的標準。
那就隻能按部就班,先給東宮衛隊、近衛營、特種部隊換裝,其他部隊都得排隊等著。
“親兒子”就是先能吃到肉,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哼哼!跟本宮比頭鐵?”
在祖寬巡視周遭的戰況之後,便報告了一個十分不樂觀的情況。
來犯的東虜騎兵全部都是人馬皆披甲的重騎兵,而且騎兵身著仿效大明王師盔甲的贗品。
可贗品終究是贗品,某太子對數件繳獲來的贗品端詳了半天,對東虜的工藝以及皇太雞的套路,總算是了解了一些。
看來辮子發現鞍山鐵礦的確屬實,而且從辮子能圈養大量重騎兵的情況來看,鐵礦已經得到了大規模開采。
辮子有了鐵礦,又在後方開荒種地,有兵器也有了糧食,擴軍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都是有可能的,這樣的辮子就很可怕了。
安插在辮子控製區的特工不可能了解到這種軍事機密,皇太雞也一直對這方麵嚴加防範。
大明上下,包括某太子在內,對辮子目前擁有多少兵力,仍然處於猜測階段。
某太子之前預估皇太雞在短期,也就是三年之內,最多能擴編到二十五萬,認為二十萬是比較符合實際的數量。
但是就今夜來犯的辮子騎兵部隊的情況看,就眼前這些重騎兵,數量就不下十幾萬。
以某太子對皇太雞的了解,這些人肯定不是皇太雞的所有兵馬,肯定還有後手。
要不是自己這邊也在整軍備戰,這次給祖大壽送糧就變單程的了……
差點被辮子給一鍋燉了!
想想都會冒出一身冷汗!
“孫子!吃你爺爺一槍!”
清軍鐵超渡憑借蠻力猛打猛衝,固守在東側的東宮衛隊六個旅則在瘋狂抵抗。
官兵已經將隨身攜帶的手榴彈都扔出去了,三十萬顆手榴彈接連爆炸,可是相當的壯觀。
但要對付身披重甲的騎兵,光用這玩意已經不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各級軍官都在近距離看到了對方換了一身行頭,幾乎跟己方彆無二致了。
那就得給狗韃子加點料了,一邊開槍阻擊,一邊將油桶和炸藥包往外扔。
這麼近的距離,迫擊炮已經派不上用場了,炮彈都被運到陣地上,當作投擲物扔出去。
“轟轟轟轟……”
炸藥包的威力相當於集束手榴彈,數千個炸藥包配合大量的油桶,才算是好好教訓了一下這些窮凶極惡的敵人。
連片的爆炸,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火光頻現,慘叫聲不絕於耳,毫不誇張地說,比京城過年還熱鬨。
清軍戰馬都是披著棉甲,占到火油立刻便會燃燒起來,戰場上到處都是因為著火而奔跑受驚的馬匹。
由於要躲避會爆炸的物件,以及被撂倒的同伴及其坐騎,導致衝陣的隊形蕩然無存。
場麵亂到讓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都無法指揮,牛錄章京都不知道身邊還有多少自己的奴才。
反正己方還有不少人,那就必須接著打,決計不能寸功未立,連破口能沒實現,便要原路折返回去。
不少地方的坦克已經被眾多鐵超渡用飛爪合力拖出,然而遍地的屍體與彈坑成了最大的障礙,讓鐵超渡無法縱馬衝殺。
騎兵如果無法提速衝陣,那就是坐在馬上的步兵而已,對陣內的明軍一點威脅都沒有。
清軍鐵超渡部隊還是以冷兵器為主,隻有漢軍與三順王的騎兵裝備了少量火器。
本來是想要借助戰馬的速度,憑借厚實的甲衣,等坦克被拖出,出現了缺口,便可強行衝入陣內。
到了實戰階段,這才發現現場的情況與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首先,障礙物遍地都是,尤其是己方的屍體一堆接一堆,幾乎避無可避。
其次,蠻子的抵抗與火力超乎想象,甲衣能擋住鳥銃的子彈,卻扛不住佛郎機的轟擊。
最後,衝進去的鐵超渡完全打不開局麵,每每被對方圍攻,蠻子陣內還有大量騎兵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