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戶部尚書李侍問很是積極,已經多次表態,戶部會優先支持鐵路施工。
隻是對於麵積等於京城老城四五個大小的三角澱的威脅,這位尚書就一籌莫展了。
一旦洪水淹了鐵路,衝毀了路基,到時候怎麼辦?
作為土木專家的張國維對此都非常謹慎,其他人就更彆提了。
眼下不是後來,能修建大型水利設施,加固橋梁,來遏製湖泊與河流對鐵路的威脅。
某太子暫時就不用多管了,一切都要等論證完畢之後再定奪。
夏天吃著冰激淩,看著報紙雜誌,晚上再弄點燒烤,何等的快哉呀!
除了沒有海鮮之外,一切都很完美!
因為有了風扇,目前最為熱銷的新產品!
缺個“電”字是因為還得買一套發電機,這價格就上去了。
能被大眾接受的,就是機械式的,要麼手搖,要麼腳蹬。
看著很是簡陋,但總歸是一件家用機器,擺在客廳很有麵子。
由於有大量災瑉的存在,大明的人力成本很低。
讓仆人手搖風扇,對主人們來說,這就很實惠了。
仆人直接扇扇子不行麼?
當然行,但不夠檔次!
同理,看文字版《關外秘史》可以麼?
當然可以,但絕對沒有看照片版上檔次!
不管有用還是沒用,買上一個總歸是麵子與身子上的雙重享受。
再說這也是某太子體諒仆人們的發明,扇扇子的話,仆人們多半都得站著。
手搖風扇,坐著就可以,更容易發力,而且可以經常換手。
這是某太子通過喜兒給自己扇扇子得來的經驗之談,絕非空想。
東宮這裡就不用人力了,直接通電就行了,是名副其實的電風扇,坤寧宮那邊也是如此。
某太子還沒打算向全城百姓供電,因為火電廠那邊的機器運轉還不太穩定。
哪怕僅僅向後邸供電,也是時斷時敘,追本溯源,還是蒸汽機的問題。
這是硬傷,一時半會都治不好,某太子也隻能全當沒看見了。
跟百姓們說這些,百姓肯定多半是不會理解的。
還是點油燈實在,成本低廉不說,還能順便給陝北地區扶貧……
漂亮親媽現在除了招呼姐妹們打麻將之外,最上心的事情就是明年自己的長子成年,順便結婚。
兩個兒媳婦早已經準備好了,就差籌備婚禮了。
外場的事情,禮部尚書馮銓都已經大包大攬了。
鄭芝龍提前準備好了一份價值高達六百六十六萬兩銀子的紅包!
普天之下,也隻有鎮海侯能掏得起這筆錢了。
某太子也不會用自己的大婚當作敲詐勒索群臣與勳貴的機會,讓鄭老屁變成訂單就算紅包了,這樣還能互惠互利。
鄭老屁把這批貨再派船隊送到巴達維亞,之前的份子錢就算是賺回來了,說不定還能把利息找補上。
在某太子的善意提醒下,我大衍聖公很不情願地“主動”奉上了六十六萬兩銀子的紅包,好像某太子提前半年刨了他家祖墳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婚時間定在冬季,因為春季要給祖大壽第二次送餐,夏季過於炎熱,新郎新娘實在穿不住婚服。
冬天結婚有個好處,那就是能吃到龍蝦!
鄭芝龍也得到了一個美差,那就是遣人捕撈六千六百六十六隻龍蝦!
這是最佳目標,捕不著也不要緊,湊齊六百六十六隻就行了。
某太子就想結婚的時候吃紅燒龍蝦,這點要求也不過分呀?
再說龍蝦是花錢買的,又不是巧取豪奪得來了……
宰土著不算殺人,使喚鄭老屁不算壓榨!
鄭成功作為過來人,在繼續學藝的同時,還會對老家來的人和貨關注一下。
畢竟自己的尊師太子大婚,那就是天大的事情,比自己結婚重要太多了。
商賈們也想賀喜,除了隨份子之外,卻想不出啥好禮物和好點子了。
自己的貨都是從太子爺那裡上的,連總彙裡小姐姐所表演的節目,都是太子爺教的。
為此,商會還特意開了好幾次會,來商量這件事。
最終決定,還是湊錢弄個超大金額的訂單比較實在!
六百六十六萬兩,金額跟鎮海侯鄭芝龍的一樣。
商賈們也知道太子爺的商品利潤是很高的,這筆份子錢至少有四百萬兩以上會變成利潤。
但市場是太子爺給的,商品更是太子爺給的。
此時不孝敬,往後就要被上墳了……
啥節都好過,唯有清明節不好過。
清和明放在一塊,那是要死人的!
通過給祖大壽送糧,太子爺又再次打敗了虜酋皇太雞。
這下連骨子裡都對某太子看不上眼的人,都開始相信某太子真的可以讓大明中興了。
那些剛開始就放棄自尊,選擇抱大腿的商賈們更是每每在家裡上香祈福。
這條大腿算是抱對了,正確到祖宗顯靈的地步!
等太子爺趕跑了皇太雞,整個遼東市場就都歸了京城的商賈。
所以商會的會員們比任何人都盼著太子爺屢戰屢勝,直至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多方的示好下,某太子這裡尚未交付的訂單金額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但願某父皇不會把每年南廷支援北廷五百萬兩銀子的當作紅包……
下麵不是沒人敢過這種事,陝西巡撫左懋第自掏腰包,送來六百六十六桶石油賀喜!
理由還很充分,點著之後,祝自己紅紅火火……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