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未能刊載在報紙上?密信又未寫明?”
對於關外戰事,崇禎都是從父子間的密信,以及《京師日報》和《帝國日報》上得來的消息。
“兒臣以為父皇遠在南都,為南方諸事費心頗多。北方難事,兒臣可想方設法解決,以免父皇再擔心不已。”
對於甩鍋爹的能耐,某太子再清楚不過了,寫到信裡又如何?
就算刊載在報紙上,說辮子已經有了十餘萬鐵騎,這不是等於刻意恫嚇大明百姓麼?
您就在南都好好呆著吧,不給自己拖後腿就算幫了大忙了。
“……那你可曾相處解決之法?”
崇禎聽出這逆子話裡有話,但還是耐著性子打算探聽一番。
“一個字——等!”
“何解?”
“等洪承疇率部大破盤踞在大彆山裡的流寇,等法國再運輸一些雇傭兵過來,等南方風調雨順可以豐收糧食,等畿輔駐軍完成新式武器換裝,等兵精糧足,方可大敗皇太雞。”
“……這要何年何月?”
“五年之內吧!”
“如此漫長?”
崇禎聽說這逆子可率領四十餘萬兵馬北伐,還以為可以一舉重創東虜大軍,甚至可以收複沈陽,沒想到北伐行動虎頭蛇尾,真是令其大失所望。
一聽說還要等五年,崇禎都想自己上陣,禦駕親征了,四十萬大軍斷然沒有被虜酋擊敗的道理,這逆子多半又是欲拖延。
“父皇,您沒覺得皇太雞這兩年消停許多,一方麵是在厲兵秣馬,另一方麵也意識到入關也不會像之前數番得到豐厚回報麼?”
“……虜酋若是再興兵來犯,你又如何應對?”
崇禎這下總算知道皇太雞在關外到底在乾嘛了,可是那廝野心極大,當真願意一直如此偃旗息鼓?
“冬季堅壁清野,夏季野戰退敵!父皇,大明與東虜的態勢正在隨著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大明可以隨意開辟海外土地,收複東番,拿下呂宋,開辟北地,再擴展南洋,皆為典範之作。這不光是能擴充疆域,還可以安置本土災瑉,且數年之後便可獲得數百萬石糧食。海外的一切特產皆可用本土商品交換得來,經過簡單貿易,大明不但可以實現糧食充足,朝廷還能通過貿易充實太倉。每年海上貿易金額增長一千萬兩銀子,十年之後,便可達到一億兩之巨。大明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若大明與東虜進行持久戰,最終被拖垮的一定是不懂發展的東虜。孫承宗當年的戰略亦與兒臣類似,不過孫老師棋差一招,沒把錢花在刀刃上,導致每每被皇太雞所敗。”
“今寧遠已失,錦州告急,遼西形勢無比危急,幾近朝不保夕,你又何言之持久作戰?”
關於拓土與海貿的好處,崇禎也基本了解和體會到了。
起初還不太認可這兩招,但隨著藩國被遷走,貿易數額與日俱增,現在也較為支持了。
但是,遼西的情況已經越發的嚴重,甚至連寧遠守將吳三桂都公然叛變投敵了。
聽說其父吳襄還是這逆子遣人送過去的,真是讓崇禎惱火不已。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遼西的爛局,以免山海關都丟了。
“父皇,想必您也知曉去歲兒臣率四十餘萬大軍馳援錦州之事。這不但說明王師可以給錦州守軍送糧,而且更說明王師已經具備與東虜進行野戰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為何不主動與東虜決戰,很好理解,兒臣現在沒把握給皇太雞致命一擊,隻能用拖延之法逐步消耗東虜的國力與兵力。此前王師每戰東虜,死傷十人未必能擊殺一個東虜兵。如今戰損比剛好顛倒過來,一個王師士兵可殺一個東虜兵,王師士兵或可受傷不死。長此以往,我大明王師兵力越打越多,而東虜則會陷入兵力枯竭的境地。現在兒臣手下有四十萬大軍可用,每年增長五萬,四年之後便多出二十萬,八年多出四十萬,屆時八十萬大軍北伐,方可一戰而定,收複遼東故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朕還要等八年?”
適才不說五年麼?
這會兒就變八年了?
這逆子真是……
“父皇,時局在不斷變化,兒臣隻能做最壞的打算,誰能想到不到五年時間,王師便有能力在關外與東虜作戰,且不落下風?對東虜作戰之事,父皇無需憂慮,皇太雞逃過今年這道坎,隻要其賊心不死,也早晚會死在另外一道坎上!”
“另外一道坎?何解?”
“窮兵黷武,耗儘國力!”
“……但願如此吧!”
崇禎心想你這逆子便是如此行事,還指望皇太雞死在這道坎上?
心裡有氣,無處發泄,可又隻能靜觀其變。
這逆子還是如此氣人,可細想起來,數次大戰東虜,居然未曾落敗,倒是有些本事。
某太子給田姨娘使個眼色,這隻漂亮大姐姐便瞬間會意,將某父皇拉回到酒宴的喜慶話題上。
這篇算是暫時翻過去了,回頭給田姨娘送些禮物便行了,對某太子來說,這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首輔兼準老丈人薛國觀就在旁邊聽著,一個字都沒說。
對於軍事這方麵,他是一竅不通,有天縱英才的準女婿把持,完全無須他擔心。
薛國觀到現在還銘記“是、對、好、高”這四字秘訣,這輩子就指著四字當首輔了。
準女婿,眼下已經是過門的女婿了,太子說這麼乾能成功,那就一定可以成功。
薛國觀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太子總不能自己葬送自家的王朝吧?
鑒於太子一直能夠自強不息,審時度勢,沉著應對,戒驕戒躁。
薛國觀認為在十年之內,大明定可收複遼東失地。
至於眼下……
嗯~!
紅燒龍蝦真好吃!
薛國觀打算將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去,讓家裡人也嘗嘗這等不可多得的美味。
聽鎮海侯鄭芝龍說,哪怕在福建那邊,能捉到一隻五斤重的龍蝦也是罕見之事。
就這一隻張開角足跟八仙桌差不多大的龍蝦,便可買出五十兩銀子,且隻多不少!
這就等於一餐吃下了一頭牛,可是讓薛國觀既驚詫又欣喜。
就算自己吃完了龍蝦肉,把蝦殼拿回去,也能讓家人開開眼。
太子女婿說還遣人給府上送了二十隻龍蝦,寓意十全十美。
今天是第一天,還要大宴五天,連著吃到大年初一。
初一才算是過年,飯桶們吃完便可休年假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