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惡龍”這種武器的確可怕,會對己方戰艦造成巨大的殺傷。
但這更堅定了奧昆多海軍上將擊敗明軍艦隊的決心,因為隻要成為最後的贏家,便可以得到這種可怕的武器了。
等到霸權艦隊也裝備了“東方惡龍”,那就可以再也無需懼怕荷蘭人了,更可以重奪製海權,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膽小的荷蘭人隻是看到這種武器的可怕,被明軍輕易震懾住了,並未采取進一步的軍事手段來奪取。
還妄圖自己研製類似的武器,這是多麼愚蠢的想法,直接利用其強大的艦隊搶過來不就行了?
雖然手段有些魯莽,但這就是個短期就能奏效的好辦法。
為了巨大的利益,誰又會在乎不那麼文明的過程呢?
奧昆多海軍上將的承受底線是損失一半的武裝商船,而現在明軍隻摧毀了百分之五左右。
隻是場麵上看上去比較駭人而已,實際上霸權艦隊仍然握有戰場上的進攻主動權。
每艘武裝商船都裝備了至少二十門火炮,比明軍戰艦的火炮數量至少多五到十門,火炮威力也遠超對方。
加上體型龐大,抗損力比明軍戰艦更強,所以奧昆多海軍上將認為即使在開戰之初損失一些船隻,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彌補回來。
自己的船被可怕的“東方惡龍”擊中,那隻能自認倒黴,當場喪命,那實屬運氣不佳。
艦隊中後方的船主們並不清楚前方發生了什麼事,仍然讓武裝商船快馬加鞭地衝上去。
船主們也認為,霸權艦隊是無敵般的存在,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支海軍艦隊能夠擊敗這支艦隊。
明國海軍能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純屬僥幸,而且東印度公司的艦隊也不是荷蘭海軍主力,即使將其擊敗也不能說明明國海軍有挑戰霸權艦隊的實力。
一切都要實際打過之後才能見分曉,按照紙麵實力來算的話,其他國家的海軍都得對霸權艦隊俯首稱臣。
而那些遭到致命一擊的船主們則不這麼認為,自己的武裝商船起火,那就距離報廢為期不遠了,要是發生爆炸,那就等同於已經報廢了。
有些在火線上奮戰的船主們已經意識到,對方發射“東方惡龍”的速度要遠遠超過己方火炮重新發射的速度。
這就意味著己方進行一次齊射,對方能發射兩三次之多。
究竟是用炮彈打爛對方戰艦,還是反過來,那就要賭運氣了……
本來在對撞之前,進入三百英尺的距離是最適合武裝商船開炮的。
可是這次海戰與以往截然不同,這個距離成了“東方惡龍”出沒的地帶。
距離遠還好說,距離敵艦越近,被“東方惡龍”命中的幾率就越高。
一旦撞船,除非短時間內能夠摧毀發射這種武器的士兵,否則己方船體一定會被點燃。
有了這種武器,等於明軍的每艘戰艦都變成了極其可怕的縱火船。
不論是柚木、橡木還是由其他種類樹木製造出來的戰艦,沒有不怕火燒的。
從實戰來判斷,“東方惡龍”擊中船體便可發生爆炸,無疑是木製戰艦的天敵克星。
快艇級彆的武裝商船隻需要被命中一次,便會熊熊燃燒起來。
即使沒有發生殉爆事故,恐怕也會失去戰鬥力,甚至報廢掉。
交戰地帶的海麵上已經布滿了棄艦跳海逃生的水手與炮手,繼續留在船上就是等死。
這些人無疑是明智的,至少明軍戰艦無暇顧及他們,這忙於與霸權艦隊交戰。
鄭芝鳳的策略很簡單,就是用手裡的三百艘戰艦來一艘換一艘。
若是一下子能打掉西夷同等數量的戰艦,就能為大哥鄭芝龍的中軍獲得勝利爭取先機。
鄭芝鳳知道這些戰艦都是大哥這些年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拿出來與西夷對戰是迫不得已。
但北皇朱慈烺有言在先,不論輸贏,都會在戰後彌補鄭氏在海戰中的損失。
如何彌補?
那便是鐵甲艦!
一艘可抵十艘,甚至二十艘夾板船!
還有一點,那便是鄭氏若是能夠取勝,殲滅西夷艦隊,鄭芝龍即可被封公,成為大明鎮海公!
從開朝至今,大明公爵級彆的人物,用手都能數得過來。
一旦成真,大哥鄭芝龍便是等同於開國功勳徐達一般的存在了。
自家能出個公爵,決計可以光宗耀祖,世子鄭森往後也能繼承這個爵位了。
為了往後繼續能夠年入上千萬兩銀子,為了正在建造的鐵甲艦,為了大哥拿到鎮海公的頭銜,鄭芝鳳都要拚死一戰。
退一步說,在舟山海域都被來犯之敵打敗了,莫說西班牙人,連荷蘭人都會趁機翻臉,往後鄭氏就不用在本土水域廝混了。
從舟山群島往南的水域,都被鄭氏上下視為自己的地盤,不容他人染指。
今天,就要狠狠地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夷!
在這個過程中,鄭芝鳳的艦隊也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短時間內便有上百艘戰艦遭到重創,桅杆被打斷,船體被炮彈打成了十數個窟窿。
北皇說得好,打仗,一看策略,二看實力,三看士氣。
現在就是拚命的時候,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你有重炮,咱有導彈,看誰先把誰給弄死!
開戰後一個多小時,雙方便有上百艘變成了燃燒的篝火,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
鄭芝龍的中軍艦隊已經支援上來,而對方的艦隊也已經衝破了鄭芝鳳的前鋒艦隊臨時的防線。
雙方均有上千艘戰艦,根本不可能隨時下達有效的命令。
基本上都是一條戰前命令執行到戰後,除非打信號彈選擇撤退。
鄭軍此時也不講究甚子章法了,就是混戰,找距離自己最近的敵艦下手。
在親眼看到了“東方惡龍”的實際威力之後,布萊克中將便更不打算帶著自己的艦隊去幫西班牙人打仗了。
這種武器是己方戰艦完全無法抵擋的,哪怕遠征艦隊都是武裝商船,並不是真正的戰艦,布萊克也不打算讓手下去送死。
真要是損失一半的船隻,他這個海軍中將也就算是乾到頭了,回去就得在重壓之下,被勒令退役。
布萊克認為或許奧昆多的艦隊可以取勝,但可能會損失高達五百艘的武裝商船。
對方願意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那就讓他去做好了。
反正損失由腓力四世來承擔,跟英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布萊克發現一支明軍艦隊正在逼近己部,立刻讓手下打出撤退信號彈。
英軍艦隊開始快速轉向,掉頭向外海撤退。
不論南下還是東進,隻要甩開追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