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菁四年的北伐雖然未能收複遼東任何一處要地,因為斃俘辮子近八萬八人與己方較低的傷亡情況,仍然讓某新皇較為滿意。
四十餘萬倭軍除了重傷需要前往京城救治的之外,大部分都是直接原路返回,並不會去京城旅遊。
隻有少量的大名、將軍、武士,才會有幸也有錢在京城吃喝玩樂一頓,然後帶著一堆新奇商品返回本土老家。
足輕想買同類商品也不是不行,濟州島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轉運站,同時也開設了商店,隻要兜裡有錢,便可在那裡買到心儀的商品。
雖然比在京城購買要稍微貴一些,但省去了往返折騰的時間,再就是濟州島不同於京城,倭軍在上麵飲酒作樂、撒潑打滾都沒問題。
這算是給鄭芝龍的一點好處,讓鎮海公賺點差價,補貼一下調動大量商船運輸部隊的成本。
懂規矩的人自然可以來到京城,享受有優質的購物體驗,某新皇也願意派人接待這些中高端顧客。
在天津登陸之後,某新皇還特意前往造船廠,近距離觀察了一番已經完工的“致遠”號巡洋艦。
沒錯,就叫“致遠”號,而不是用其他大明皇帝的年號來命令。
主要是某新皇擔心下水之後就變“潛艇”,對眼下的鐵甲艦建造技術實在沒把握。
薄玨與科學院的一堆工程師和鐵匠們最近三年都常駐天津造船廠,全力以赴建造這艘史無前例的戰艦。
經曆了三年零三個月的建造,“致遠”號在日前已經棲裝完工了,可以直接下水試航了,這已經算是最快的建造速度了。
戰艦並未安裝任何武器,主要是先得檢驗艦體的具體情況,看看是否會在試航時進水,然後才會進入武器安裝與調試階段。
若是試航就變“潛艇”了,那艦載武器也可能都要喂魚了,與其那樣,還不如先未雨綢繆,省下一筆錢再說。
某新皇來到天津造船廠,就是參加“致遠”號的下水及試航儀式的,而且要親自參與剪彩活動。
由於是秘密建造,活動自然也控製在極小的規模,除科學院的必要人員知情外,隻有內閣首輔與次輔、兵部尚書王家彥、戶部尚書李侍問四人知曉此事。
在天津造船廠裡與某新皇一起剪彩的也隻有科學院院長宋應星而已,副院長熊人霖依舊在家京城工作。
但願不會沉!
這是某新皇對於這艘鐵甲艦唯一的要求!
“致遠”號是初代鐵甲艦,不但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而且對次代鐵甲艦的建造有著深遠的影響。
其次代繼承者“來遠”號已經完成圖紙設計階段了,倘若“致遠”號試航成功,並進入批量建造階段的話,“來遠”號便可開始建造了。
某新皇的升級路線就是兩千三百噸的“致遠”號兩千九百噸的“來遠”號四千兩百噸的“吉野”號七千三百噸的“定遠”號最後是一萬一千噸的“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
這是第一階段的建造計劃,總計五級戰艦,打算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建造。
從目前來看,前三級戰艦排水量較小,難度較低,比較容易建造,後兩級就要看屆時大明科學院的造船能力了。
一旦完成萬噸級“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的建造,大明的造船能力必將得到飛躍式的提高。
就眼前這艘最小號的鐵甲艦,也把大明鎮海公鄭芝龍眼饞得夠嗆。
某新皇也不打算讓其先乘為快,生怕這隻鎮海公隨艦沉沒……
由於鍋爐與蒸汽機都是全新的,工人們也此前也沒在戰艦上從事過類似的工作。
加上這艘鐵甲艦排水量著實不低,導致足足用了一小時的時間,才將其笨重的身軀挪出船塢。
在海上跑了一圈,耗時五小時,經過反複測試,平均航速達到九節,最高航速可達十點五節,逆風情況下也能達到八節以上。
其實在航速方麵,“致遠”號跟西方的蓋倫船差不太多,但重要的是不需要風帆,艦體行駛全靠螺旋槳推動。
這意味著騰出了大量的甲板空間用以安裝各種武器,尤其是發射“捕鯨叉”反艦導彈,也不需要落帆,非常便捷。
艦首沒有三角帆的存在,也就能夠讓前甲板安裝炮塔,讓鐵甲艦具有向前的攻擊能力,這是以側舷開火為主的風帆戰艦少有的。
對於試航的成功,某新皇很滿意,還在試航之後,帶著鄭芝龍特意登上戰艦查看具體情況。
在發現的確沒進水之後,便大為欣喜,決定大擺慶功宴,感謝所有參與施工的工作人員,包括諸多鐵匠師傅。
每桌一隻雞、一隻鴨、一大盆紅燒肉,海鮮的菜式更是多不勝數,反而素菜顯得寥寥無幾。
這主要是考慮到工人們很是辛苦,既然某新皇設宴,就要給這些乾力氣活的手下補一補身子,不能落下摳門的把柄。
酒水管夠,主食是打鹵麵,沒吃餃子,寓意順順利利,某新皇還特意下了諭旨,必須人人吃到酒足飯飽為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桌坐十個人,有十六道葷菜與六道素菜,而且菜碼很大,都是用大鐵盤來裝,絕對可讓工人們夠吃了。
能與大勝歸來的某新皇與其把酒言歡,慶祝鐵甲艦的試航成功,前來吃請的上下自然是非常榮幸也極其高興的。
領了諭旨之後,大家也就沒了顧忌,紛紛大快朵頤,可是要努力占一次某新皇的便宜……
某新皇這桌都是科學院與天津當地的要員,包括天津總兵官馬爌。
桌上的酒水是某新皇出征時自帶,菜肴則是禦廚們做的,與其他桌的質量自然不可相提並論。
某新皇對於這次吃喝的要求很簡單,可談天說地評價美女,唯有一點,任何人等都不得擅自一輪鐵甲艦,更不能對其他人,包括親屬、朋友、同鄉提及此事。
泄密者一經核實,會被發配到鳥不拉屎的極北之地去,有生之年都彆想再回來了,崇王朱由樻那裡正缺開荒的人手呢!
試航完畢之後,下一步就是著手批量建造。
在此之前,已經有四座船塢竣工了,另有四座將在年內竣工。
為了建造這八座船塢,某新皇當初可是花了大錢的,堪比建造一座城池了。
船塢不是船台,是有屋頂的,外界完全看不到裡麵的建造過程。
由於技術壟斷,某新皇預計“致遠”號同級的鐵甲艦將會成為炙手可熱的產品。
也就意味著該級戰艦的建造周期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估計不會短於二三十年。
故而事先建造船塢就很有必要了,而且之後還能承擔返廠維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