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張某人帶兵去了北美大陸之後,崇國便成了海上運輸線的中轉站,這就算是得到了一張從天而降的餡餅。
鄭芝莞的船隊基本都會在崇國港口作為去往阿拉斯加前的最後一站,之後才會橫渡海峽,抵達目的地。
某新皇也樂意指點朱由樻這樣樂於接受新鮮事物與知識的年輕人,將崇國發展成連接本土與北美的貿易樞紐,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北美那邊的人雖然不多,但船隊一年才去一次,故而運輸量非常之大,隨行的水手自然就非常之多。
船隊在停靠崇國補給或避風時,水手都會在上岸進行消費,對朱由樻來說,就等於躺著賺錢一樣。
如何輕鬆賺到一大筆錢?
很簡單——賭場!
朱由樻得益於某新皇的指點,其賭場沒有采用作弊這種下三濫的賺錢招術,每個菠菜項目都是公平起見。
隻有口碑好,前來光顧的賭徒才會多,而且會越來越多,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這裡迅速成為了水手們的最愛。
在開通夏威夷航線之前,某新皇認為朱由樻還能賺幾十年的錢,基本可以賺足自己的棺材本了……
與之毗鄰的周國是海外藩國裡,在土地、人口、經濟、軍事這四方麵都排名第一的藩國。
周王朱恭枵擁有堪察加北部的所有權,周國自然也能開采硫磺,但當地的氣候卻遠不如崇國那邊。
好在周國北方有一座金礦,儘管受氣候影響,一年最多隻能開采四個月,但多少也能補貼一些收入。
困擾朱恭枵多年的郡國戰爭已經基本結束,雖然諸多郡王偶爾有零星的摩擦,大致不會重燃戰火。
一方麵是諸多郡國都已經被打得兩敗俱傷,另一方麵則是羅刹人的頻繁出現,讓一堆郡王不得不抱團取暖。
不論是昊菁皇帝還是周王朱恭枵都堅持一個理念,那就是勾結羅刹之人,死不足惜,罪有應得!
周王朱恭枵麾下的一堆郡王,即使做不到眾誌成城,多少也會彼此幫襯,不讓羅刹人占到甚子便宜。
抗擊羅刹入侵算是周國上下的頭等大事,而且殺羅刹兵可是有真金白銀或者大量物資獎勵的,郡王們也樂意參與進來。
在某新皇牌鄭芝龍收複呂宋之後,年事已高的周王朱恭枵也得到允許,每年有七八個月可以住在馬尼拉。
周國入夏之前,再返回自己的藩國,象征性地住四五個月就行了,一切事物已經交給兒子來管理了。
潞國隻有一個郡國,潞王朱常淓自然不會願意自己被羅刹兵給滅掉,在來到北地之初,便選擇與周王朱恭枵結盟。
對於南邊的福王朱常洵,潞王朱常淓實在不願意理睬,那位一向眼高於頂,連皇位都視為己物,對其他宗室的態度就更彆提了。
若是沒有羅刹兵出沒,潞國本就可以過得不錯,可惜天不遂人意,潞王朱常淓隻能帶著麾下兵馬,像防賊一樣防著羅刹兵。
不論高低貴賤,隻要能宰掉一隻羅刹兵,直接賞新式油燈一盞、燈油二十斤、粗布一匹、茶葉一斤、鹽糖各五斤、鐵鍋一口。
這便是潞王朱常淓為鼓勵子瑉抗擊羅刹入侵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之一,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要不然,本國上百兵馬,被十幾隻羅刹兵追著打,自己的臉都被這些廢柴給丟光了!
除非潞王朱常淓親自領兵征討,否則小股作戰,藩國兵馬甚至不如獵戶管用……
為了固守住自己的藩國,潞王朱常淓甚至頒布了一道新令。
不論何人,隻要能守住自己的土地,他就頒給其相應的地契!
起初是一百畝,後來變成二百畝,然後是五百畝,最後隨便占!
想出如此辦法也是迫於無奈,麵對頻繁入侵自己領地的羅刹兵,潞王朱常淓也隻能出此下策了。
看到崇國發展地異常順利,潞王朱常淓都想與崇王朱由樻交換地盤了,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彈壓了當地土著,趕走了少量的西班牙人之後,南洋諸地就不存在類似的問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定居瑉都洛島的祖大壽,每年都會寫信與拍照,上報本島的相關情況。
從今年開始,某新皇也允許祖大壽每年可以有一次返回北都采購物資,時間為期一個月。
其他駐島總兵官級彆的將領也享受同等待遇,一方麵可以彰顯皇恩浩蕩,另一方麵也好了解一下當地的實際情況。
這幫人抵京之後,所吐露的相似苦衷就是船隊去的次數太少,使得島上物資匱乏。
他們倒是樂意易貨交易,但實在是沒啥易貨的機會。
對島上的居瑉來說,船隊靠岸,簡直就跟過節一樣值得慶祝。
某新皇承諾,隻要天氣狀況允許,船隊一年會去至少四次。
用本土商品來控製這些總兵,再用這些總兵控製住諸島,是消化南洋的既定戰略,決不可動瑤。
由於沒有遠洋船隊,這些總兵是不可能造反的。
落到西班牙人或者荷蘭人手裡,反而會淪為進攻大明本土的橋頭堡。
哪怕這些家夥聽封不聽調都可以,隻要還能抵禦西夷,這筆投資就算是超值了。
這跟唐末的藩鎮化有本質區彆,那時候是直接威脅朝廷,削弱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
此時則是本土對海外的控製的延伸,在開拓開外市場的同時給本土減輕人口負擔,可謂一舉兩得。
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已經啟動,現在本土,特彆是北都、江南、珠三角這三塊地方,最賺錢的項目不是收購土地,而是開辦工廠。
隨著北地、南洋、倭國、菜國、奧斯曼以及與西夷的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大明本土當年對外出口額已經超過四千萬兩銀子。
看似不少,但已經給下家留足了利潤空間,某新皇也早已對商賈們進行了指點,既要保證質量與工藝,又要保證數量與供貨。
隻要保質保量,大明商品就是全球最好且最多的商品,在市場上具有無以倫比的競爭力。
西方船主們樂意冒險,就可以將大明的商品買到物資極度貧乏的非洲去,跟土著酋長做交易。
按照某新皇的目標,大明商品未來要占據全球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gdp也要達到如此份額。
具體套路就是先確保糧食供給,然後將人口轉變為生產力,生產力變成商品,商品變成硬通貨,硬通貨升級科技,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模式!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