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國王李淏對年輕的明國皇帝所開出的條件大為驚詫,而且有所不滿,認為條件過於苛刻,完全有失宗主國之風範。
從當下的大局出發,考慮到兩國曆史便是友好關係,也不應該對本國如此過分,比皇太雞的盤剝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之內部還有不少人認為目前戰局並不明朗,遠未到分出勝負的地步,本國應該繼續觀望,以免得罪大清。
實際上李淏早就這麼乾了,由於大清放棄了遼東,撤退到腹地,李淏便以本國遭受天災為由,大幅度減少了送給大清的貢品數量。
一方麵則安地派人聯絡大明,企圖修複因為臣服大清而損害的兩國關係。
隻是之前大明皇帝對此反應冷淡,如今又獅子大開口,讓李淏有些無法接受。
更無法接受的事情還在後麵……
崇禎二十七年冬1654年),皇太雞發兵二十萬攻入泡菜國。
一來是對泡菜國所顯露出來的不臣之心的警告,二來也是為了壯大自身實力,三來則是避免該國徹底倒向蠻明。
此番兵分四路,由代善、阿濟格、杜度、阿巴泰統領。
不但要自行取得貢品,還要將泡菜國的部分人口遷移至大清腹地。
這便是範文程給皇太雞出的計策,以泡菜之人來充實大清的包衣數量。
若有五十萬泡菜人遷入腹地,用四十餘萬作為包衣來開荒種地,餘下部分還能組建泡菜八旗!
皇太雞思索之後,倒是覺得此法可行。
即使泡菜八旗之戰力連漢軍都不如,但讓其耕作也是可以的。
五十萬人便可至少能獲得五十萬石糧食,多出來的部分口糧等於可以能多養活十萬步兵。
若是能夠劫掠到百萬人口,那就更好了,總之要不惜代價,在泡菜國境內搜刮人口。
李淏對大清的如此蠻橫與殘暴,心生憤恨,但無奈自身實力不濟,隻能派人前去苦苦哀求。
見到兵臨城下的代善,還得出城迎接,在此之前還遣人前往遼東的明軍駐地求援,希望得到大明皇帝的幫助。
隻是等了一個冬天,大明皇帝的援軍都未到,對方反而勸說李淏應早些來遼東避難……
代善倒是沒動李淏所在的都城的人口,隻是搜刮了價值數十萬兩銀子的財物。
餘下三路人馬,則在泡菜國境內為所欲為,幾乎像是在自家菜園子裡一樣,予取予求。
事後根據各個道的官吏統計,清軍此番劫掠走的人口不下七十萬之巨!
為了好少向朝廷繳稅,這裡麵雖然有地方官員誇大其實的部分。
但清軍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主要是劫掠人口,其次才是搜刮財物。
這些被挾持到清國腹地的人口要在冰天雪地裡挨凍不說,還要走過千裡路程。
最終能抵達目的地的數量可能隻有一半左右,當年被清軍挾持到關外的大明百姓便是如此這般。
不但這次,皇太雞打算往後每年冬季都征伐一次泡菜國,最終徹底消化這個居心叵測的藩國。
等徹底控製住泡菜移瑉之後,那大清國的實力便能更上一層樓了,可以大為增加對抗蠻明獲勝之幾率。
刨去在路上凍死與病死的,抵達鬆花江沿岸的泡菜人口約四十四萬,皇太雞對此非常滿意。
持續五年的話,便可得到兩百萬泡菜人,等於增加了耕作上千萬畝良田的包衣,還能順勢富國強兵。
在從蠻明劫掠人口變得困難之後,泡菜國便是皇太雞心裡的一個替代目標。
既然眼下對抗蠻明變得愈發困難,那麼腳踏兩隻船的泡菜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直接將其滅掉,或許在道義上會落人把柄,而且實際實施起來也較為困難。
莫不如將其人口逐步劫掠過來,為己所用,數年之後便可得償所願了……
“哼!咎由自取!”
某新皇聞訊之後,對派兵馳援泡菜國沒有絲毫的興趣。
就這些白眼狼能得到啥好處?
皇太雞不嫌泡菜“辣”,那就吃唄!
如此一來,黃海北部的海鮮全歸自己,多好呀!
當泡菜二貨國王得知自己認為海鮮比其子瑉重要得多,還有多傷心呀!
啊~哈哈哈哈……
整個冬天,某新皇除了了解本地的挖礦情況之外,都在琢磨每天吃啥!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讓自己吃好喝好,開春之後,還怎麼繼續禦駕親征?
既然大明與辮子陷入了拉鋸戰狀態,那就一年都不能休息,必須年年率兵出關攪和去!
春耕?
老子讓你年年春天都耕不上地!
皇太雞若是在鬆花江至嫩江以北地區開荒,那某新皇就認了。
反正在這兩條江的南岸的廣袤地區,他是彆想再得到多少糧食了。
某新皇命令在二月末停止挖礦,隨後半個月用賺來的錢給大軍補充營養。
在進補半月,並且從關內各地運來足夠多的軍糧與各種物資之後。
於三月中旬,全軍再次北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戰目標?
沒目標!
辮子衝過來,咱就乾!
不然咱就在辮子的地頭上武裝郊遊!
再等幾年,濟州島的混血馬養的差不多了,屆時彆說平原,連山區都給蕩平了!
在沒得到足夠多的天然發動機之前,某新皇就采用這種經濟實惠型打法。
既不損失大量兵力和撫恤金,又能實現讓皇太雞的地盤大麵積減產的初衷!
皇太雞倒是想遣包衣奴才們給大軍挖坑,但進兵路線很多,這貨根本無從下手。
就算挖了許多陷馬坑還有多條壕溝,某新皇可以繞道,還能讓裝甲推土機直接填平!
某新皇手握上千輛蒸汽坦克,五千枚戰術導彈,還有四萬騎兵配合。
皇太雞還敢派兵過來,就是自尋死路!
蓋州基地那邊還留了四萬騎兵與數百輛蒸汽坦克,協助守軍及陸戰隊防禦礦區。
常年駐紮遼東看似艱苦,其實除了挖礦之外,基本跟休假差不多。
挖礦也是全憑自願,誰想多賺錢就去挖,想休息也提前上報。
在海邊駐紮,從上到下還能吃到便宜又新鮮的水產。
出征安樂州以北地區,不打仗的話,實際上等於是帶薪休假!
這等好事上哪找去呀?
倭軍足輕沒一個人會抱怨,因為為明國皇帝賣命可是比本土得到的實惠多太多了。
吃得飽且吃的好,還有錢賺,賣命十年賺的錢就等於在本土乾一輩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