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氏下去了,這兩位一個可以當總統,一個可以當總參謀長,這就是泡菜宇宙的起源……
李氏倒是沒得罪某新皇,但泡菜國在其管理下,真是一塌糊塗,大明有事沒事都得到貼,這是某新皇無法承受的。
“陛下,若是不派兵馳援該國,明春照舊北伐?”
薛國觀待兩人告退之後,又問起了最為重要的一件事。
“本來朕還有意繼續北伐,但鑒於濟州島上的混血戰馬再有四五年即可達到北伐所需的數量,朕便打算取消最近三年的北伐行動,改為休養生息,僅以蓋州為據點,經營遼東灣地區。也好讓皇太雞的包衣奴才們去鬆花江以南的平原上恢複耕作,待王師大軍收複這一帶之後,農戶便可直接種地了,豈不兩全其美?”
這是某新皇忽然想出來的主意,年年去打皇太雞的腹地,原本耕地都變成荒地了。
必須改成以退為進,讓辮子以為明軍不來啪啪了,這樣就能安心種地了。
“陛下英明,若王師騎兵充足,便可配合步兵滌蕩山區,令東虜無處藏身,最終被迫與王師決戰,再次之前,朝廷亦可積攢北伐所需錢糧輜重,若是準備充分,便可一戰而定,徹底收複遼東及以北之廣袤地帶!”
次輔吳甡稍加思索,便覺得此法可行。
皇帝連年北伐,但收效甚微,並未能按預期消滅皇太雞的大量兵馬。
若能修養三年,隻要戰馬充足,的確能夠比目前這種隻進攻平原的模式的效果要好很多。
“那就這麼定了,大軍輪流駐紮蓋州一帶,既要確保周邊屯墾,又要保護礦區安全。”
某新皇也懶得年年折騰,弄得自己有家不能回。
小夫妻長期分居兩地,真是很煎熬呢!
今年冬天,某新皇就打算看看泡菜國如何禦敵。
打不過就投降,反正以前就是這麼乾的嘛。
整個冬天,大明在蓋州一帶都駐屯了超過四十萬大軍。
由於蓋州一帶是山地地形,加上守軍修建了大量壕溝與炮樓,輔以各型火炮,能形成交叉火力,辮子是很難攻陷礦區的。
至少某新皇是這麼認為的,皇太雞要是豁出去,把步兵不當人,不計代價地強攻礦區,倒是可以取得一定的戰果。
不過根據之前兩顆泡菜所陳述的內容來判斷,皇太雞在冬季派兵進攻泡菜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看起來,目前泡菜國還是一個不錯的靶子,起碼能夠為大明爸爸吸引一些辮子的火力輸出。
隻要泡菜軍願意打辮子,某新皇也願意為其提供一些武器彈藥,起碼武裝四五萬人是完全沒問題的。
讓他們在山區或以海島為基地來打遊擊,倒是不錯的選擇。
等大明王師收複東北,這些人被整編之後,便可以當作泡菜的正規軍了。
在東北無憂之後,泡菜國有十萬人,就足夠自保了,甚至用五萬人就足夠了。
泡菜很急,甩鍋爹也很急,已經來了好幾封信,追問遼東戰事如何。
能如何?
皇太雞已經選擇避戰了,勉強來挑釁一次,結果折損上萬人馬就灰溜溜撤退了。
某新皇倒是想來個短平快,好解決戰鬥,隻是客觀條件不允許,那就沒辦法了。
父子約定的期限到了,南方的錢糧也就斷供了,幸好普特曼斯當了接盤俠。
有了價值一億銀幣的這份貿易合同,就意味著未來四年,北廷都可以無憂了。
儘管大部分銀幣會落入某新皇的口袋裡,但可以借給戶部使用。
雖然在漠南金礦沒有滿負荷運轉之前,也隻能勉強維持而已。
但隻要能挺過最近五年就行了,某新皇也不會要求太高。
之前買新奇商品得來的銀幣,基本都借給戶部,用作軍備及接濟各地了。
這邊暫停北伐,估計甩鍋爹聞訊之後,又要借機發難了。
之前某新皇說三年之內搞定,之後變成了五年,這下五年之後又五年……
按時間算的話,得到崇禎三十三年左右,才能初步搞定。
那時候,甩鍋爹都五十了!
收複遼東耗時如此長的時間,估計甩鍋爹都有心思把袁崇煥複活了……
儘管會遭到來自甩鍋爹與某些居心叵測之人的質疑與指責,但某新皇的既定戰略是不會變的。
沒有足夠多的混血戰馬,那就打不贏山地戰,某新皇與北廷也承受不起巨大人員損失所帶來的撫恤金額。
接下來,某新皇就跟小肥宅差不多,過上了有憂有慮的豬一般的生活。
小肥宅還跟小時候一樣,估計這輩子都一個模式了,也不需要進行切換了。
除夕之夜還是照舊,某新皇宴請一群老朋友用膳,吃吃喝喝,順便欣賞春節晚會。
午夜時分,再在老城、中城、新城三處中心區域,進行煙火表演。
從元旦左右,泡菜遭到了辮子大舉入侵的軍情來看,皇太雞真有繼續洗劫泡菜人口的打算。
但某新皇該說的都說了,泡菜上下冥頑不靈,固執己見,那就隻有去北邊當包衣奴才的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在本土,泡菜其實對某新皇沒多大用,去北邊開荒,對某新皇的作用倒是很大。
泡菜本土都是山地,平原極少,有不具備很高的捕撈海鮮的能力,屬於典型的浪費勞動力。
即便皇太雞不這麼做,等大明王師收複東北之後,某新皇這邊勞動力數量不足的話,也得雇傭大量泡菜去種地。
某新皇雖然沒有派步兵登陸泡菜國,但也讓登萊水師出動大量艦船,前去馳援,負責運輸向諸多島嶼撤退的泡菜百姓。
根據茅元儀的估計,前前後後差不多運了數十萬人之多,但被辮子劫走的泡菜百姓也不少。
對於這方麵,某新皇就愛莫能助了,這就算是那些人的宿命了。
有那麼多島嶼不躲,距離又不算太遠,還非得等著辮子來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