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漢軍先是挖了一條五尺寬、一人深的壕溝,又在壕溝裡掏了不少防炮洞,故而明軍迫擊炮發射的凝固氣油彈並未對其造成太大傷害。
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漢軍披甲兵在炮擊後存活下來,此時便聽從牛錄章京與驍騎校的號令,躍出戰壕,與來犯的明軍步兵決一死戰。
在這種情況下,反而白杆兵扔過來的特種手榴彈,給暴露在平地上的漢軍披甲兵造成不小的傷害。
不論是飛濺的凝固氣油液體還是紛飛的鐵珠,對披甲兵來說都是極其恐怖的,隻是絕大多數人在看過夥伴的慘狀才明白過來。
明軍不光可以用火炮達到烈焰熏天的效果,連手榴彈都是如此狠毒,分明是要置己方於死地了。
既然如此,那就更要拚死一搏了……
隨著震天的喊殺聲,恐懼心理稍縱即逝,在周遭同伴們的鼓舞下,漢軍披甲兵要麼自行衝向來犯之敵,要麼跟在戰車之後。
這些戰車在進攻時可以掩護步兵,在防守時又能當作炮苔來使用,眼下便是漢軍披甲兵衝鋒的好幫手。
皇太雞在部署了六個旗的漢軍,不算每旗一個甲喇的騎兵,餘下每旗五個甲喇的步兵與炮隊,防禦總兵力達到四萬五千人。
壕溝後方還有六個甲喇的漢軍鐵超渡,以及兩紅旗、兩灰旗、檬古檬古八旗,鐵超渡總數達到八萬九千騎。
可以說清軍步兵就是為了拖住明軍前鋒的進攻之用,後方近九萬去勢待發的重騎兵,才是皇太雞擊明軍的退殺手鐧。
與此同時,皇太雞在得到西線開始交戰的報告後,立刻命令位於東線的鑲白旗、兩藍旗、鑲綠旗以及檬古外藩八旗,約九萬鐵超渡前去增援。
兩黃旗與三順王及續順公的騎兵作為是役的預力量,隨時候命,準備伺機而動。
看到皇太雞下令發射的信號彈之後,三順王麾下的約兩萬步兵也從灶突山西側衝下來,支援漢軍。
與此同時,首次參戰的六旗新編漢軍,兵力約四萬五千人,均為步兵,也在號令下投入了戰鬥。
現在明軍為了衝過灶突山與蘇子河所形成的狹長地帶,正擺開一字長蛇陣,這正是大清王師擊敗宿敵的天賜良機。
戰場長二十餘裡,寬隻有五六裡,非常適合大清鐵騎將明軍步陣攔腰截斷,甚至切成數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明軍發射了大量的戰術導彈,幾乎給灶突山西側洗了一遍,山上的清軍炮位幾乎損失殆儘。
儘管孔有德又重新部署了一番,可還是在短時間內遭到了二次打擊,此時幾乎無法給山下壕溝附近的漢軍以有效支援了。
倒是在代善的命令下,近九萬鐵超渡從後方約三裡地的位置殺奔過來,沿著岸邊做了個弧度不大的迂回。
代善在看到三順王的步兵已經衝下山之後,己部再行從山腳一側進攻,便可能造成不小的誤傷。
便當機立斷,選擇從蘇子河一線進攻,正好與三順王的大量步兵遙相呼應,對蠻明主力形成夾擊之勢。
“停止前進!”
蒂雷納侯爵看到後方發出的信號彈,便命令超過二十萬法德聯軍原地防守。
他也從望遠鏡裡看到遠方河岸一線卷起的漫天塵土,那必定是清軍的騎兵集群。
儘管所部士兵裝備精良,且有大量坦克掩護,可麵對重騎兵的進攻,仍然不能輕敵大意。
將領的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形成一個致命錯誤,進而對所部士兵造成極大的傷害。
此時法德聯軍距離馬祥麟的白杆軍還有不到半裡地的距離,不繼續前進就無法與其彙合。
但為了避免出現更大的傷亡,蒂雷納侯爵隻能奉命行事,同時發出信號彈,讓馬祥麟所部向己方靠攏。
馬祥麟的五萬白杆兵已經與對麵的數萬漢軍披甲兵混戰在一起,根本無暇分身。
場麵混亂到就跟一大坨被灑在地上的餃子餡一樣,外麵根本無法進行炮火支援。
萬幸的是,馬祥麟認為東虜也不會用炮火來消滅己方的步兵。
既然如此,那就各憑本事嘍!
白杆兵步戰從不懼怕清軍披甲兵,更何況全軍上下都抱著為故去的老帥秦良玉及其兩位兄長報仇雪恨的想法。
不論生前還是之後,當今皇帝都給了自己母親極大的恩賜,葬入皇陵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了,馬祥麟自然要知恩圖報。
兩個舅舅就慘死在清軍手裡,而仇人就在眼前,這個仇更是不能不報。
作為大明王師的精銳部隊之一,白杆軍已經列裝了左輪步槍。
雖然隻是有班長及以上級彆的士兵與軍官裝備,但總數卻高達五千支。
這在近戰時所發揮出來的優勢,就是對方完全無法比擬,更無法承受的了。
馬祥麟更是將這些無比寶貴的左輪步槍集中起來使用,用這種武器玩三段擊,輸出火力的場麵堪稱無以倫比。
漢軍披甲兵也是厚甲護身,每人至少穿兩層甲衣,或者乾脆前後各幫著一塊鐵板,但被子彈打到麵部,也難逃一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傷及四肢更是會瞬間喪失戰鬥力,淪為戰場上無人理會的累贅或者垃圾。
等披漢軍頂著紛飛的子彈衝到對方近前時,已經損失了五六千人之多。
對麵白杆兵的數量幾乎可以形成二打一的優勢,而且近戰更是白杆軍素來的強項。
白刃戰時,武器是最後的比較對象,其次是拚殺技術,居首的自然是士氣。
一方是為了報仇雪恨,另一方隻是為了發財享福,較量之後便會見高低。
漢軍都沒想過這麼凶狠的蠻子,一個個都跟不要命似的衝過來。
手裡的家夥不行,就直接動手或者乾脆張嘴往下撕咬。
全軍上下無一人後退,人人皆奮勇爭先。
而讓漢軍披甲兵們感覺起來,是役就跟用自己腦袋往牆上撞一般的痛苦而又難受。
狗蠻子一群接一群,一片接一片,衝殺起來跟山呼海嘯一般驚悚。
韃子可恨,給狗韃子當奴才,助紂為虐之人更加可恨,可殺不可留!
若是跪地求饒,白杆兵或許還會考慮一番。
反之,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雙方火並了不到兩刻鐘,近三萬漢軍披甲兵就被打剩下萬人左右。
代善所指揮的鐵超渡集群則飛速繞過混戰區域,撲向身後的明軍步隊。
在他看來,漢軍已經完成了遏製狗蠻子進攻勢頭的任務。
餘下,就要看鐵超渡的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