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雞與多爾袞談話的翌日,豪格擺下盛宴,款待他十四叔。
名義上是為多爾袞接風洗塵,實則便欲拉攏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
若有機會便會舉事,以圖奪取皇位!
因為豪格一直認為自己勞苦功高,理應繼承大統,是故去的皇阿瑪偏心,才導致自己失去了皇位。
順雞何德何能,在一眾皇子裡並不出類拔萃,皇阿瑪在彌留之際立下遺囑,多半是受了蠻子天書內容的蠱惑。
豪格的想法很簡單,隻要兩白旗與自己的正藍旗聯手,再拉攏滿達海的兩紅旗,安撫好兩灰旗,那麼便大事可成了。
對於豪格的隱晦邀請,多爾袞全當不明白,還好言安撫這個大侄子。
大清雖新敗,但依舊可以重整旗鼓。
蠻明雖獲勝,但難以迅速過江來戰。
多爾袞對豪格的了解,甚至比豪格自己還要深入。
至少多爾袞認為豪格不具備當皇帝的資質,先天腦子不靈,後天又不學無術。
大清不是蠻明,大清皇帝若是昏君,隻怕撐不了二十年就要被蠻明所滅了。
哪怕為大清數百萬子瑉著想,也不能扶持豪格上位。
對於天書上的內容,多爾袞原本隻信一分,那便是大清可得天下,其餘皆不信。
如今皇九子福臨登基,年號順雞,那便可再多信一分了,其餘部分再行考量。
當下形勢對大清極為不利,若是豪格再興風作浪,無疑會讓魔童有機可乘。
概括為一句話,那便是大清不能亂!
當年蒙元失去了關內土地,麵對蠻明的討伐,還在北方苟延殘喘多年。
如今大清王師在前番折損兵馬頗多,然根基尚在,未被那魔童連根拔起。
撤下來的騎兵,加上後方再行編練的,也能有十萬之眾。
將各地的守兵召集起來,同時訓練一些青壯,還能獲得二十萬步兵。
以三十萬大軍來防禦鬆花江至嫩江一線,多爾袞認為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比之前固守遼東還要容易一些。
特彆是鬆花江以北地區的地貌,蠻子不甚了解,反而是索倫人繪製了較為詳儘的地圖,剛好可被王師所用。
若蠻子來犯,王師便可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勞,伏擊蠻子北犯之兵了,屆時還能打若乾勝仗來提振士氣。
經過多天思索,順雞最終決定放棄鬆花江至嫩江以南地區,將重點放在固守兩江以北的廣袤地區。
不過仿效蠻子的戰術,這也是彈性的防禦,夏季放棄南岸,冬季騎兵可過江,若遇蠻子騎步兵可戰,遇蠻子百姓可掠之。
同時順雞也做了冬季戰區的劃分,阿速江至黑水以東地區歸豪格。
阿速江西岸至忽而海河牡丹江)東岸歸阿巴泰與杜度,忽而海河西岸至鬆花江東岸歸多爾袞兄弟,再往西則歸兩紅旗防禦。
四部人馬皆可得到一定數量的漢軍與檬古諸旗的支援,四順王一公的兵馬歸順雞一並指揮。
於此同時,順雞同意多爾袞的提議,將王師兵力恢複到十萬騎兵與二十萬步兵的規模。
若恢複情況良好,且朝廷能夠支撐,則再行擴編十萬人馬。
如此決斷除豪格之外,其他人並未有異議。
豪格認為自己被排擠出了行轅,要去東邊的防區,等於是被流放了。
對此,順雞的解釋是該防區可攻打蠻明藩國,此前十四叔收獲頗豐。
若正藍旗與檬古、漢軍各兩旗不下三萬人還未有收獲的話,便可由他人接管了。
這便是順雞給豪格的下馬威!
省得這廝留在行轅每天處心積慮地思索皇位的事情,在那邊,他愛如何便如何好了。
順雞說的也是實情,正白旗與正綠旗經過對蠻明藩國的多年征戰,繳獲物品不計其數。
放在以前,自然是不夠看的。
但王師已然失去了入關劫掠的可能,相比之前,此二旗之戰果便讓眾人刮目相看了。
多爾袞歸來之後也順便送給順雞及其他兄弟及後輩不少戰利品,算是利益均沾了。
豪格自然也受到了,但決計不會領情……
多爾袞也不指望這廝能投桃報李,隻要不留在行轅瞎攪和就行了。
王師雖然遭到重創,但萬幸的是鑄炮工匠早已被先皇給轉移到了後方。
隻要這些有一技傍身的工匠還在,那大清王師便毅然可以重獲一支炮隊,順勢東山再起。
見到沒人為自己說好話,豪格隻能自己生悶氣,最後在開春之前便帶著五旗人馬開拔。
再不走的話,等多過日子,冰雪消融,江麵解凍,大軍就很難過江了。
崇禎三十三年,昊菁十七年,西曆一六六零年的除夕是二月十日。
在過年之前,某新皇才從喜樂溫河衛回來,作為全軍主帥,不能第一批登船。
某新皇也要嘗嘗當地的山珍海味之後,然後再班師回朝。
至於送給朝廷與百姓的禮物,那就是殲敵二十一萬,其中俘獲了六萬多隻辮子,經過救治活下來的有三萬人左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啥救這些十惡不赦之辮子呢?
原因很簡單,某新皇還等著讓他們去挖礦還錢呢!
此次北伐耗資巨大,光是賞銀就達到了約四千五百萬兩的驚人數額。
算上撫恤金、彈藥軍械等補充等,總花費接近六千萬兩。
等於某新皇之前拿出來的四千萬銀幣,以及戶部太倉的存銀,都被一次打光了!
讓三萬隻辮子去挖礦,每人挖出來價值一千兩銀子的礦石才算夠本。
而且不能去漠南金山挖礦,萬一被辮子騎兵給救走,那就賠大了。
某新皇安排他們的去處,便是位於新幾內亞島上的格拉斯伯格金礦!
這座金礦儲有三千四百噸黃金、一萬八千噸白銀、三千九百萬噸銅,是個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到了島上,辮子們除非跑去山裡當野人,否則絕對是插翅難飛。
新幾內亞島之前屬於荷蘭,不過已經被某新皇用兩艘鐵甲艦的價格買下來了。
荷蘭人不得不同意,因為已經被英國人折磨地沒精力顧及東方的屬地了。
對他們來說,能用一座島換到兩艘鐵甲艦,那便是天大的好事了。
某新皇也提醒對方,如果不同意,得不到鐵甲艦的同時,該島也保不住!
因為此時第一批四艘吉野早已下水,並加入現役,第二批四艘吉野也剛剛完成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