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是登萊艦隊暫時少三艘用於作戰的鐵甲艦而已,但可以儘快獲得三艘輔助艦。
“不知愛卿意下如何呀?”
某新皇將自己的打算說給揭暄,至少要當麵聽取人家的意見,不能直接架空這位艦隊司令。
吉野的空間較大,肯定要作為頭號冷庫的。
來遠比致遠的噸位大,剛好作為醫療艦。
致遠最小,隻能作為輔助冷庫。
如果遠征艦隊分兵而進,還能讓兩支艦隊都能擁有一艘補給艦。
“陛下英明,如此一來,艦隊便可在下次遠征前獲得此三艦了!”
揭暄當然同意,因為鐵甲艦隻要數量達到十艘以上,麵對的不是上百艘的敵軍木製戰艦,那就是無敵般的存在。
少三艘作戰用的鐵甲艦不要緊,但多三艘輔助戰艦,對艦隊的戰鬥力提升與保持就有莫大的幫助了。
這樣的話,改裝難度比較低,改裝成本也比較低,是某新皇和朝廷完全可以接受的。
對於艦隊方麵,在一年之內就能得到這三艘輔助艦,算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為了這次遠征,某新皇已經將手頭的大部分戰艦都撥給了揭暄使用,因為整個北廷艦隊也隻有三艘吉野、三艘來遠、十艘致遠。
數量少的原因就是某新皇為了北伐,將列裝給兩大艦隊的大部分鐵甲艦都出口賺銀幣了……
隻有等到完成第五批次的建造計劃,情況才能得到大幅度的緩解。
按照計劃,不出意外的話,北廷艦隊將會得到七艘吉野、八艘來遠、十五艘致遠,總計三十艘鐵甲艦。
鄭芝龍在福建已經另起爐灶了,暫時沒有下定北廷造船廠建造的鐵甲艦。
不過還是豪擲以前六百萬兩銀子,訂購了四艘第四代鐵甲艦,也就是定遠型。
這就是為鄭成功好子承父業而買的,因為眼下鄭芝龍已經進入半退休的狀態了,不那麼經常參與海上支援任務了。
鄭芝龍現在訂購的四艘巨艦預計將於十年後下水,顯然鄭成功那時候剛好用得上。
北廷的兩大艦隊能得到十五艘致遠隻是最樂觀的估計,因為法國、荷蘭、奧斯曼、威尼斯這四個客戶隨時都有可能直接采購現貨。
根據最新的情報顯示,在魯伊特將六艘鐵甲艦開回荷蘭本土之後,特羅姆普手裡便擁有十艘鐵甲艦。
荷蘭極有可能發動對英國的進攻,戰略主動權將重新回到荷蘭人手裡,而且這一次就不能獲得像上次那樣的結果了。
在歐洲地區,法國已經擁有高達十三艘鐵甲艦,並且在大明工程師的幫助下,正努力建造一艘致遠的初期型。
荷蘭位居次席,擁有十艘鐵甲艦,而且自行造艦計劃幾乎與法國同步,由於荷蘭造船業十分發達,項目進度應該比法國更快。
如果瑞典或者葡萄牙有意購買,在價錢合適的情況下,某新皇也可以考慮出售。
這兩家倒是遣人來問過價,可麵對鐵甲艦高昂的價格,貌似有些望而卻步,現在還在考慮之中……
可以肯定,西班牙與英國這輩子,下輩子,永遠都彆想得到鐵甲艦,除非他們自己能造出來!
但某新皇有把握在他們造出來這東西之前,就派鄭成功登陸他們的老窩,將這兩個強盜最後的一點家底都刮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擬定的作戰計劃是,在崇禎四十年1667年),某新皇派遣鄭成功率鄭氏艦隊進攻西班牙本土,派揭暄率北廷艦隊進攻英國本土!
目前距離計劃的實施時間還有六年,從現在著手的話,時間應該比較充裕。
崇禎四十年也就是第五批次造艦計劃完成的第二年,故而某新皇才選擇此時發動對兩個強盜的征伐。
保守估計的話,屆時北廷艦隊可以出動八艘吉野、八艘來遠、十六艘致遠,至少三十二艘鐵甲艦,木製戰艦數量可達上百艘。
隨同出征的陸戰隊達到一萬、陸軍約四萬,運輸船的事情無需擔心。
隻要有錢,荷蘭船主們非常樂意為某新皇效勞。
用這些戰艦與兵力征討英國,某新皇還沒十足的把握,故而還要拉上英國的老冤家荷蘭。
若是荷蘭能出動兩三萬陸軍登陸英國本土,特彆是沿泰晤士河進攻倫敦,就算是幫了某新皇的大忙了。
為了拉住荷蘭,某新皇會把最為富裕的倫敦地區作為獎勵荷蘭出兵的蛋糕,相信後者不會不動心。
對付西班牙同理,與荷蘭不同的是,某新皇希望法國出兵十萬,甚至更多。
與其對應的是,在戰後,西班牙本土將並入法國!
什麼西班牙王位戰之類的故事,以後都將不複存在。
大半個伊比利亞半島就是法王路易十四意誌的延伸!
不洗澡,就乾搓!
這就新法蘭西的真理……
某新皇會將土地留給法國人,土地上的一切,自己的門徒鄭成功能刮多少便刮多少。
此時出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整個艦隊都可以走蘇丹運河!
經印度洋至地中海,然後直接進攻西班牙!
老朋友大明能幫助自己收拾西班牙人,相信奧斯曼蘇丹也會很高興看到這一幕!
為了確保這一計劃的順利實施,某新皇已經著手準備過河費以及送給奧斯曼上下的一堆禮物了。
某新皇還打算幫助奧斯曼蘇丹徹底土豪化,也就是幫助這貨提前建立采油廠和煉油廠。
暫時不會告訴對方高端的成品油的提煉秘技,但其他譬如可以鋪路的瀝青就沒那麼多顧忌了。
往後整個歐洲的石油消費市場都可以劃給奧斯曼,讓該帝國賺錢之後,再回頭采購大明的鐵甲艦。
采油是來錢最快的生意,相信某蘇丹掌握了這個法子之後,很快就能學會躺贏……
攀科技?
抱歉!
還是采油爽啊~!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