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伐沒有主戰場,因為到處都是戰場,而且周遇吉所率的五十萬大軍在過江之後也沒遇到甚子成規模的敵軍。
大軍最遠抵達富餘河,考慮到此行所攜帶的步兵實在太多,再往北就可能在冬季之前無法原路返回,周遇吉才作罷。
出動五十萬人,結果戰果卻不到五千,還是零敲碎打得來的,不能不讓上了年紀的周遇吉感到失望。
但是在剌魯衛以南的地區,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雖然上萬人規模的戰鬥非常罕見,但雙方出戰上千人的也有二十餘次之多。
以在甫兒河衛一帶發生的戰事為例,明軍出動兵力達到兩個騎兵營,近千人。
在此地設伏的清軍有三個甲喇,總計超過四千六百餘人。
得到正灰旗兵力沒多久的阿巴泰三子博洛與四子嶽樂,跟大哥杜度商議,三人各出一個甲喇,在山溝裡伏擊明軍。
若能取勝,一來可以提振士氣,二來也能給他們兄弟二人立威。
杜度對此倒是願意成全,畢竟這是兩個算是暫時靠得住的小兄弟。
問題在於倒是實戰的時候,先敵勾引戰術雖然成功,可等大軍出動卻被明軍率先發現了。
憑借人多勢眾的優勢,清軍對近五百明軍騎兵大打出手,妄圖一口直接吃掉對方。
無奈對方都裝備了左輪步槍,輸出火力異常凶猛,打得清軍騎兵不斷被撂倒在地。
清軍沒有攜帶火炮,僅憑鳥銃與箭矢又完全不能給予重裝防禦的明軍騎兵致命一擊。
三個甲喇圍攻數百明軍都不能聚殲,氣得博洛與嶽樂頓時暴怒不已。
親自上陣的博洛還想躬親示範,結果坐騎卻被明軍的子彈給射翻。
所幸博洛反應夠快,雙腳提前離開馬鐙,沒有被倒下的坐騎給軋折腿。
這可是把博洛驚出了一身冷汗,要是被坐騎死死壓住,麵對紛飛的彈雨,性命就堪憂了。
清軍鐵騎在付出了上千人的傷亡代價之後,都沒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對方。
他們並不知道這是張煌言手下的一個特種作戰營,戰鬥力非普通騎兵可比。
不但裝備了左輪步槍,還列裝了少量的彈匣式步槍,火力持續能力幾乎是清軍騎兵的十倍左右。
這個營的明軍遭遇伏擊非但沒有迅速撤離,反而打出信號彈之後便就地防禦,利用樹木、石頭、土坡、草叢作為掩體。
好不容易遇到這麼多狗韃子,原路撤退那就是傻子了。
對方人多不要緊,自己吃不了還可以呼叫附近的兄弟部隊一並上來瓜分。
在此地發動伏擊的清軍沒有火炮的幫助,就真的奈何不了區區一個營的特種兵。
莫說殺人,連搶馬都無法得手。
由於每個特種兵都是長短槍各一支,長槍有的是左輪,有的是彈匣式步槍,短槍一律是左輪。
在長槍打光子彈之後,一旦看見敵人已經衝到近前,自己來不及換子彈,便立刻拔出短槍開火。
這讓衝在前麵的清軍騎兵感到無比痛苦,原本以為好不容易熬過了對方凶猛的火力,可以在對方換彈的當口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結果對方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隻要不是重甲保護,那麼身著兩層鐵片的甲衣,也是當場就會流血,傷及要害部位就直接斷氣了。
由於失去了遼東的鐵礦,後征召的兵士不論步兵還是騎兵,已經不能再按照鐵超渡的標準來列裝防具了。
在一個甲喇的騎兵裡,一般也就一兩個牛錄是鐵超渡,餘下的騎兵都是身披棉甲而已。
隻有在先前損失最小的兩黃旗或者兩白旗裡,才會出現全員重甲護身的情況。
防禦力下降直接導致清軍騎兵在近戰時,麵對明軍的火力,傷亡不斷攀升。
包括特種部隊在內,明軍則全員身披重甲,沒幾個人敢偷懶耍滑。
因為在出發之前,周遇吉已經對全軍下發了昊菁皇帝的新令。
但凡在驗傷的時候,發現軀乾部位傷及筋骨的非炮擊型重傷,就視為士兵抗命不穿盔甲導致的。
辮子的箭矢與子彈都不可能打穿明軍的板甲,正麵可是一塊鋼板!
凡是判定為抗命之人,不論死活,撫恤金減半。
誰能承受到手的撫恤金減半的條件,誰就可以不穿。
為了避免冒名頂替吃空餉的行為,核查很是嚴格,而且不能先行簽字。
這就導致在戰場上,清軍騎兵如何賣力,都很難殺死對麵一個同行。
傷到四肢是較為容易的事情,可要弄傷明軍騎兵的軀乾部位,那就太過困難了。
頭部就更不用惦記了,在戴上雞頭盔之後,視野雖然非常差,但防禦力是極其驚人的。
迄今為止,在曆次北伐過程中,因為頭部受傷而戰歿的明軍士兵總計不超過百人。
除了用狼牙棒進行重擊之外,幾乎沒啥破甲的好辦法。
清軍也不是沒列裝這種兵器,主要是用著不趁手,而且明軍會先打拿狼牙棒之人。
而附近一個營的明軍騎兵看到信號彈之後,便迅速趕到了事發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明軍的援兵抵達戰場,博洛見狀便無心戀戰了,跟嶽樂一並迅速撤兵了。
跟莽夫豪格不同,這哥倆是見勢不妙就開溜,同時也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
結果被馳援而來的一個營的明軍一路追殺,跑路的過程損失超過兩個牛錄的騎兵。
經過戰後清點,明軍戰歿十七人,重傷六十二人,受傷近三百人。
算上後續的掩殺,擊斃韃子一千一百八十五人,傷俘五百零九人。
願意投降的基本都是檬古騎兵,八旗兵多半都有傲骨。
考慮到對方的傷亡情況,是役就等於消滅了一個多甲喇的騎兵,還重創了一個甲喇。
由於傷病以及附近明軍的圍追堵截,設伏的三個甲喇的清軍騎兵最終隻有約一個甲喇的兵力逃出升天。
多爾袞此前的戰術就是分散出擊,不停襲擾,就是擔心大股隊伍被明軍發現後難以脫身。
這種擔心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投入兵力越多,越容易被明軍的飛艇發現。
戰馬數量一旦上千,卷起的塵土在二十裡外的空中就容易看見。
明軍飛行員在上天之前都經過視力測試,全員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