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思考,揭暄決定讓鄭家騏帶率一個陸戰旅及四百艘武裝商船留守長灘,這些船上所裝載的物資基本都是給張獻忠準備的。
揭暄倒是很想等張獻忠來了,雙方辦理交接手續之後再南下,但是兵貴神速,時間不等人,隻能先行委托鄭家騏來經辦此事了。
對於所有注意事項,揭暄已經全都叮囑好了,而且特意寫了一張紙,讓鄭家騏明白張獻忠的喜好以及禁忌,這樣就不會輕易犯錯了。
總之對於這個合作夥伴,保持不卑不亢,以誠相待的態度就行了,除了長灘堡壘裡的西班牙守軍之外,艦隊並不需要太多額外戰利品。
張獻忠不管能拿出來多少,都照單全吃,差額就算是欠賬,可以等艦隊返航時再行補足即可。
留下的這個陸戰旅就是由鄭家騏來指揮,配合餘下的船隊來圍攻長灘堡壘的守軍的,隻要裡麵的人不投降,他們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不過在艦隊裡將離開,一直在長灘地區的內陸紮營的張化龍聽見隆隆炮聲,便已經率部感到了。
看見老熟人揭暄之後,張化龍真是大喜過望,這意味著有了大明艦隊的配合,他們便可重奪長灘堡壘了。
揭暄立刻跟對方辦理的交接,並介紹鄭家騏與其結識,等張軍將物資陸續運抵灘頭,即可裝船走人了。
根據張化龍所言,他們的皇帝張獻忠正在內華達山區率兵作戰,因為近期西軍的反攻非常猛烈。
之前張軍連灣區的堡壘都已經丟了,張獻忠擔心西班牙人借此機會發動大規模的反撲,果不其然……
印第安武士雖然勇猛異常,悍不畏死,但隻是勇猛而已,並不擅長陣地戰,更彆說戰術了,隻能用來突擊或者伏擊對方而已。
真的發生大規模的交鋒,還得以裝備蒸汽坦克的張軍為主。
但是屢次吃敗仗之後,西班牙人也發現了蒸汽坦克的弱點,那就是隻能在平原地區作戰。
於是近期,特彆是開春之後,便將進攻的重點變成了沿海地區以及附近的山區。
這種戰術上的改變讓張獻忠及各部將士很不適應,因為己方的弱點就是海戰。
隨著大明艦隊返航,製海權便迅速喪失掉了,之後西班牙艦隊開始從海上進攻長灘及灣區。
相信很快也就推進到加州北部地區,進而讓張軍將此前的勝利果實全部吐出來。
更致命的是,新西班牙總督庫瓦似乎學會了一招新戰術。
那就是利用海軍優勢,向張軍腹地沿海地區投送兵力。
登陸之後便開始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在山區不斷迂回穿插。
這招讓張獻忠十分的頭疼,就跟一群蚊子一樣趕都趕不走。
截至到大明艦隊二次遠征抵達長灘時,雙方已經陷入膠著狀態。
聽了張化龍的簡單介紹之後,揭暄估計艦隊晚來半年的話,恐怕張獻忠連加州都保不住了。
西班牙人的戰艦與援兵正源源不斷地向北進攻,而這種進攻將持續很長時間,這是家底很薄的張獻忠所無法抵擋的。
張化龍原本憂心忡忡,但在看到一百輛蒸汽坦克、三十六門銅炮、一萬支燧發槍、一千支左輪步槍,以及一堆其他武器與石油之後,便心情大好起來。
這批軍火的抵達時間可是恰到好處,相信陛下會龍顏大悅的。
之前張軍除了揭暄運來的軍火以及臨走之前轉賣的二手貨之外,就是使用繳獲西軍的火器。
數量上倒是不少,可依然不夠分的,缺口預計在三四萬左右。
在獲得這批武器彈藥之後,張化龍相信揭暄艦隊還能給己方送來一批數量不菲的戰利品。
在兩軍將領碰頭之後,長灘堡壘裡的守軍的末日也就來到了。
揭暄決定給張化龍一點麵子,命令整個艦隊向堡壘傾瀉火力。
近千艘戰艦圍攻一艘堡壘是什麼場麵?
今天張化龍上下就算是開眼了!
對於那些第一次來到美洲戰場的準新兵來說,就用眼前這個堡壘練手好了。
揭暄的命令很簡單,也不多大,一門炮打一個時辰,轟出八枚炮彈即可。
即便如此,近千艘戰艦使用一側火力進行炮擊,總投射量也會高達四萬多枚炮彈!
兩個小時內,落到堡壘及周邊的炮彈,可以說並不比冰雹少多少。
炮擊過後,堡壘已經變得滿目瘡痍,岌岌可危了,部分牆體已經被轟塌了一半左右。
長灘城堡在建立之初,是按照防禦印第安部落武裝的標準來修建的。
前任新西班牙總督古茲曼並未將缺乏重火力的張獻忠所部放在眼裡,故而這會兒已經轉職成了礦工……
就算利馬城的那座堡壘,其實也扛不住規模如此龐大的艦隊的圍攻,放眼全球,也隻有熱蘭遮等極少數城堡可以抵擋得住。
哪怕是夯土的牆體,也無法承受飽和攻擊,隻要不惜代價,攻方就用成千上萬的炮彈一點一點往裡鑿,不出半個月就能破口。
即便你想使用龜縮戰術,那也得先看看自己的龜殼夠不夠硬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被轟得意誌崩潰的守軍在凝視過海麵上的龐大艦隊之後,於當天傍晚就主動投降了。
他們很了解張軍的規矩,隻要在最後通牒的時限之前投降,便可以免除一死。
否則,淩遲、車裂、點天燈等待遇任選……
俘虜了近千守軍,可揭暄臉上看不出一絲笑容,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似的。
乾完這票之後,鄭家騏也就不需要留下了,全員登船,立刻把貓起航,駛向南方。
“揭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此處沒有外人,但說無妨!”
“你就不怕張獻忠那廝賴賬?”
“鄭兄說說如何能賴賬呢?”
鄭舉不明白揭暄如何信得過劣跡斑斑的張獻忠的,故而在搭乘揭暄的旗艦時便要請教一二。
“找些冠冕堂皇之理由,諸如戰事不利、消耗巨大、運輸遭劫等借口,便可……”
“問題在於,張獻忠是個聰明人,而且是絕頂聰明之人,心智不下你我之和。這廝很清楚他自己想要甚子,更清楚我們想要甚子,這是互惠互利的前提條件。他更清楚,大明的實力遠超他部兵馬,隻要願意,陛下可以將數萬兵馬投送到北美,屆時跟西班牙人來個南北對進,這裡焉有他部容身之地?不過陛下有既定戰略,那便是扶持張獻忠所部,牽製西班牙人,這樣投資成本最低,收益卻最高!”
“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