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二貨大將軍已經同意出兵十萬,協助甩鍋爹來掃蕩莽白的人馬。
如果可行,後續再逐漸增加兵力。
餘下的士兵可以選擇在本土過日子,也可以在遼東挖礦,還能去美洲冒險。
第三次遠征美洲的行動已經於春季開始了,這次領兵的就變成鄭廣英了。
所使用的也都是鄭軍的艦船,不過攜帶了五千顧問團官兵以及相應的武器裝備。
他們今後將在南美紮根,若是波洛那家夥覺得自己已經可以自立門戶了,那就讓他好好清醒一下……
但目前,某新皇認為顧問團帶著這夥抱大腿的家夥能成功苟活下來就不錯了,其他多半都是不切實際的奢望而已。
這次的規模不同於前兩次,算是比較小的,但鄭廣英也得到了六艘致遠鐵甲艦,足以啪啪不怕死的西班牙木頭戰艦了。
這次刮地皮能刮到什麼,某新皇猜不出來,但隻要西班牙人還在既定區域裡帶著,至少可以抓到一堆礦工!
大明王師不走空,刮不到地皮就抓人,這是優良傳統,決不能輕易放棄。
那些效忠西班牙人的偽軍土著,也不能放過。
白皮猴子不夠,就用偽軍土著來湊。
某新皇認為這個星球上不配合自己安排、不服從自己命令的生物,都適合挖礦!
以後可以按地域分片,東北礦區、西北礦區、草原礦區、鮮卑利亞礦區……
這麼看起來,挖礦才是人類文明的精髓所在!
這可不是某新皇說大話,因為是有事實依據的。
挖礦就能挖出貴金屬,這就可以為科學院提供充足的資金。
科研進度也能得到推進,然後便可持續不斷地造出各種具有技術含量的物件了。
進而讓大明更加先進,在某新皇的帶領下,最終推動全人類的進步!
所以說,挖礦就是文明進步的根本所在!
沒錢?
啥事都白扯!
礦工必須要抓,地皮也必須要刮!
等鄭廣英再帶著鄭海英等人過去刮一次,可以駕輕就熟了,往後他們就可以自己過去刮了。
鄭廣英以後還會跟著老搭檔揭暄在歐洲那邊混飯吃,因為他覺得北美已經玩膩了,該換個地方耍耍了。
但願可以趕得上,趕不上的話也沒辦法,這就得看命了……
現在揭暄的艦隊沒有任何戰鬥任務,就是做好遠征歐洲的準備。
能運過去的都要在港口附近的基地裡囤積,準備裝上船。
凡是大明出產的拳頭產品,隻要運抵歐洲就能賺一大筆錢。
某新皇完全不介意艦隊裝載商品過去,既然有空餘的地方,乾嘛不多裝呢?
私人的商船也可以跟著艦隊一起過去,除了過運河的時候得自己交錢。
預計遠征軍艦隊將包括十八艘鐵甲艦、兩百艘木製戰艦,以及上千艘商船。
從揭暄遞交的艦隊規模上來看,規模倒是比較宏大。
仔細一想,這似乎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刮地皮的,不然不會帶這麼多輔助船隻。
這就是揭暄的聰明之處,這貨很明白昊菁皇帝的真實用意。
打敗英國隻是整個戰爭的第一步,之後就是削弱英國的實力,使其無法在短時間內恢複元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商船運輸的商品自然是向歐洲傾銷的,但等返程的時候,船上都會裝滿了礦工,船主們還會賺一筆。
柯爾貝聽說此事之後,甚至想自掏腰包,買下一部分明帝國船主所運輸的貨物。
因為這裡麵的差價實在是太誘人了,轉身一出手,上萬銀幣就到手了,這錢賺得多輕鬆啊!
來一趟明帝國,就能給自己賺一座本土的大莊園。
萬裡迢迢來一趟東方世界,這絕對是物超所值啊!
不光是柯爾貝,連德埃斯特雷在其的指點下,都開始讓手下往自己的旗艦上成箱子的搬貨了。
法國海軍的待遇倒是不低,可順便就能賺成千上萬枚銀幣的事情,任誰都不會輕易拒絕的。
停泊在天津的法國艦隊基本都在不停地裝貨,一直到很多艦船的吃水已經很深了,方才停止。
這下好了,不用壓艙石了,從上麵到靠近船底的位置,全都是各種商品。
錢不夠就辦貸款,還不夠就乾脆把戰艦上的火藥買了折價……
總之能裝多少就裝多少,不用擔心在海上遇襲的事情。
這次法荷艦隊一起返航,幾百艘艦船抱成一團,根本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魯伊特更關心會有多少明帝國的商船會駛往本國……
法國人多,可以在本土消化。
荷蘭人少,但能夠再轉運到德意誌以及丹麥和瑞典去。
但明帝國的商船來的越多就越好,隻要己方抓到足夠多的俘虜,就都可以套現換錢。
現在魯伊特也越來越認同昊菁皇帝對於英國與西班牙的最終解決方案了。
消滅其軍事力量並不能完全接觸這兩個速遞對荷蘭的威脅,必須采取更嚴厲的手段。
荷蘭人口太少,一旦讓宿敵翻身,後果不堪設想。
倒不如借助明帝國的力量,削弱其人口規模,尤其是減少青年人的數量。
這樣的話,以後不論荷蘭本土還是北美的屬地,就都比較安全了。
用英國人口來為荷蘭建設北美屬地提供資金,那就最好不過了。
任何人都知道戰爭是殘酷的!
更重要的是,不要讓殘酷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即使卷入戰爭,也要儘可能地降低傷亡與損失。
如果無法降低己方的損失,那就要從戰敗者身上連本帶利地撈回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