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士的人口本來就不多,斯旺西、加的夫、紐波特這三座城市加在一起的人口也就跟布裡斯托爾差不多,甚至還要少一些。
每城隻有數萬人,卻均遭到一個大明海軍陸戰旅圍攻,這就等於迎來了滅頂之災!
對於威爾士的城市,明軍將士們跟收拾英格蘭那邊的一樣,絕對一視同仁。
一點都不用跟西夷們客氣,人家到本土也沒客氣過。
由於守軍人數不多,戰鬥力極為有限,又缺乏可以摧毀蒸汽坦克的重武器。
斯旺西在當天就被陸戰旅攻陷,除一部分拚死突圍之外,剩餘兩百餘人繳械投降。
對吃獨食的作戰單位來說,抓獲當地居瑉三萬餘人,這算是不小的收獲了,而且沒有付出多大傷亡代價。
第二個被攻克的城市是位於布裡斯托爾灣東岸的韋斯頓,由於該城直接濱海,方便明軍艦隊直接發動炮擊,陸戰隊搶灘登陸就等於在攻城了。
守軍在猛烈的炮擊之下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也沒料到英國本土會遭到了來自黃皮猴子艦隊的炮擊。
結果就抵抗了不到七個小時,沒等天黑,守軍便再也承受不住來自明軍的雷霆手段,選擇投降了事。
再抗下去就是死,不論是守軍還是居瑉都沒打算被轟死,更沒打算自儘。
能多活一天是一天,這比已經死掉了查理一世與克倫威爾都強……
對於弱者來說,活著的目的僅僅是活著。
那些成就、尊嚴、享受之類的玩意,都屬於強者所有。
弱者光是活著就已經快要筋疲力儘了,哪還有餘力去追求其他飄渺虛無的玩意呢?
此前連國王都被處決了,這個國家已經亂得不成樣子了,誰愛保衛誰就上好了。
查理一世國王活著的時候,就跟克倫威爾打了好幾年。
現在他的兒子又要跟克倫威爾的兒子重燃戰火,這還不算完。
英國對外還在跟荷蘭與法國作戰,之前還打過遙遠的明帝國。
不少的平瑉與士兵都厭倦了戰爭,生怕某一天被戰火給殃及到。
現在至少確保自己不死,那就行了,這算是他們的最低要求了。
如果去其他地方便可以保命,他們也樂意嘗試一番……
眼下的情況是不走都不行了,敵軍如此強勢,大夥也隻能忍辱負重,隨波逐流了。
六天之後,其他部隊相繼攻克加的夫、紐波特、格洛斯特等城,將俘虜與戰利品裝船之後。
五個陸戰旅都被送到布裡斯托爾城的外圍,參加圍攻該城的戰鬥。
按照大明的城市等級標準來衡量,英國本土倫敦與伯明翰算一線城市。
利物浦與曼切斯特算二線城市,紐卡斯爾與布裡斯托爾算三線城市。
用人口數量來比較就是五十萬、三十萬、十萬,這明顯是三個檔次。
利物浦由於是海港城市,而且是英國最大的港口,常駐居瑉也沒那麼多。
城市裡的很多人都是英國其他地方到這裡來打工的水手以及家屬,被逮著算他們倒黴。
布裡斯托爾城內到底有多少人,得打過才知道……
城內的居瑉聽說該城西南的韋斯頓被黃皮猴子攻占了,有錢人立刻嚇得魂不附體。
因為此前已經從倫敦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加上這則內容,沒人不害怕。
不少富人都怕自己的財產被黃皮猴子搶去,連夜拖家帶口地逃往內陸避難。
第一個比較可靠的落腳點就是布裡斯托爾以東的斯溫登,要是還不行就隻能向北去伯明翰或者考文垂了。
富人一跑,窮人自然也會跟著跑,有人更是富人家裡的仆人,隻能帶著自己的家眷跟著主人逃命。
由於接連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倒是逃亡大軍裡傳言四起。
有說黃皮猴子攜帶了疫病,有人說他們刀槍不入,更有人說他們把靈魂賣給了魔鬼……
總而言之,英軍抵抗不住黃皮猴子的進攻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對於這種不利的戰局,貴族與富商都有所不滿。
那具體由誰來負責?
貌似還得看王軍與議會軍重新開戰的結果才能確定,這次是由贏家來負責。
隻有一小撮人意識到,這次根本沒有贏家。
對決的贏家最終還要麵臨法軍、荷軍、黃皮猴子的圍攻,這三方都跟英國結怨甚深。
除非亞瑟王或者獅心王查理複活了,否則己方哪有什麼勝算可言?
根據最新消息,法軍在英國南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黑斯廷斯、伊斯特本、布萊頓霍夫、沃辛、樸茨茅斯、哈文特、南安普敦等地均遭到了法軍的攻擊。
由於是特殊時期,一些人還在幻想著王軍可以與議會軍暫時停戰,一致對外,先打敗了外敵再說。
但這隻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王軍與議會軍均視對方為首要剪除的對象,哪有心思先抵禦外敵?
如果查理一世活著還好說,但這位國王已經被克倫威爾給斬首了,這就成了雙方解不開的死結!
想解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容易,就一個要求——請把查理一世複活!
做不到就接著打,直至某一方取得勝利為止。
查理二世這次率兵收複倫敦,就是要處決那些當年發動叛亂的帶頭者。
克倫威爾死了,議會軍也就沒有先前那股拚殺的精神了,現在誌在複仇的王軍已經占據了士氣上的優勢。
了解查理二世的貴族都認為哪怕聯合外敵,他們的國王都要先將議會軍消滅再談其他的……
聽說議會還要限製王權,在外敵來犯之際,國王能痛快答應才怪。
搞不好第二次內戰要比第一次的規模大得多,而且跟第一次一樣,雙方不死不休!
彆提什麼格局,現在的目標就一個——弄死對方!
在守軍與過半居瑉先行撤退的情況下,明軍陸戰隊不費吹灰之力便占據了布裡斯托爾。
不過還是俘獲了近三萬不相信傳言的居瑉,他們這下算是可以信了,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