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二十多年前,李自成跟柴時華兩路人馬合夥來到,或者說被孫傳庭那狗賊攆到了西域,他就在此地安家落戶了,再沒打算反攻關內。
連哈密都沒去,因為博斯騰湖這一帶的環境實在是太好了,萬萬沒想到西域還有比陝南風光還要上佳之處。
最重要的是,該湖還是一座淡水湖,在西域,掌握了淡水便意味著有了綠洲,更不會被活活渴死。
湖裡有大量的大頭魚扁吻魚)和尖嘴魚塔裡木裂腹魚),讓初來乍到的大軍與家眷們能夠天天打牙祭,眾人簡直高興得歡天喜地。
鑒於該湖的重要性,為了不發生糾紛,同時還能利益均沾,李自成便與柴時華做了君子協定。
在定下各自的國號之後,李自成的西土大唐軍占據湖的北部,柴時華的西土大周軍位於湖的南部。
雙方平時互不侵犯,戰時通力合作,如此安排才能在暴明的狗官軍與西域本地土著的夾擊下存活下來。
這裡原本是葉爾羌汗國的地盤,但該汗國的根基位於哈實哈兒阿圖什)一帶,部署在博斯騰湖一帶的兵力並不多。
故而擁有不少火炮和火槍的李柴聯軍在短時間內便打跑了這裡的守軍,並將該湖及附近百餘裡的地盤據為己有。
葉爾羌汗國在這裡的守軍兵力不足兩千,雖然都是騎兵,可新來的對手卻比地頭蛇的戰鬥力還要高。
柴時華的部隊本來就是大明官軍,儘管是實力排名靠後的甘肅邊軍,但畢竟是正規軍,重武器並不缺乏。
李自成的部隊則是從關內死裡逃生過來的,西域的地頭蛇再難打,也比不了差點讓自己脫層皮的孫狗賊的秦軍。
本來李、柴到西域就是來搶地盤、打天下的,若是連地頭蛇都收拾不了,那就抹脖子算了。
看到本地風光如此之好,物產如此豐富,守軍不但數量很少,而且戰力不高,兩夥人自然是高興萬分,士氣鼓脹到頂點。
沒用半個月便拿下了整個湖邊地區,兩個月之內控製了方圓百裡之遙。
地盤裡的牧瑉和牲畜便都歸二人所有了,牧瑉不願意合作可以滾蛋,留下牲畜便可。
李自成與柴時華的手下不少都當過羊倌,對這行當駕輕就熟,兼職放牧完全沒問題。
來到西域,那就不能采取在關內的那套伎倆了。
因為關內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明人,李自成可以就地吸收其加入自己的隊伍。
到了西域這邊,當地人就不買賬了,自己一味蠻乾隻能讓手下越來越少。
於是李自成便靈機一動,采取了較為和緩的鎮撫策略。
隻要與唐軍將士和親,便可免於繳稅。
若是家中無適合婚配的女眷,提供牛馬用於耕作也可以免稅。
靠近湖邊的土地非常肥沃,李自成看過大概之後便決定調派人手進行耕作。
若是孫狗賊不追到這裡的話,上萬人馬每年的消耗可是非常驚人的。
再說還有不少家眷,必須給他們安排個自給自足的活計才行。
這麼多人白吃白喝的話,用不了一年,就能把自己給吃垮了。
種地也不用種彆的,就是那狗太子宣傳的土豆就行。
此物高產不說,還很好養活,不用精心嗬護,甚合李自成的心意。
大唐皇帝打算讓手下沿著湖邊,至少開墾出五十萬畝的良田。
如此一來,即使畝產一石,總計也能收獲五十萬石口糧。
足以解決大軍所需,還能將多餘的部分儲存起來,用於戰備需要。
不過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情況卻不允許。
彆的不說,光是土豆種子就不夠……
於是經過統計,頭一年種下了一萬畝地瓜、四萬畝土豆、九萬畝水稻、十二萬畝青稞、二十七萬畝小麥,另有其他果菜不下四十萬畝,總計近百萬畝之巨。
青稞種子是從青海土著手裡,用器皿換的,小麥等作物的種子則是此前從關內搶來的,果菜種子則是當地的,總而言之能種在地裡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大家之所以很有乾勁,是因為土地已經變成了自己的了。
李自成在登基之初,便犒賞追隨自己的有功之臣。
順理成章,第三任妻子高桂英自然成了皇後。
由於李自成的第一任妻子韓金兒,與蓋虎眉來眼去被殺。
第二任妻子邢夫人本來勇武聰明,負責管理後勤輜重,結果跟高傑眉來眼去。
李自成都沒來得殺,邢夫人便隨高傑投靠了暴明……
高桂英變為西土大唐皇後,其弟高一功自然成了國舅。
大將劉宗敏沒當上大將軍,但並未不滿,因為成了大唐帝國的鎮西王。
李自成的侄子李過為鎮南王這個方向的壓力最小),李自敬李自成三弟)鎮北王,袁宗第為為鎮東王。
而田化龍、儻守素、劉希堯、劉方亮、劉體純被封為五虎上將,辛思忠、劉汝魁、牛萬才、李來亨李過義子)、劉體仁為前、後、左、右、中將軍。
由於西土大唐的先天不足,故而導致朝廷嚴重的偏科,丞相暫時空著,甚至連尚書和侍郎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李自成對此毫不介意,哪怕一個窮酸腐儒都沒有,那又如何?
西土大唐是靠將士們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不是靠那些窮酸腐儒搖頭晃腦談出來的。
若是真有了大量腐儒,此時賞個官來做,豈不是要讓將士們大為不滿?
與其那樣,還不如乾脆空著,沒有這些廢柴比有了要好得多。
將軍每人分得家丁一百,良田五千畝。
上將軍待遇翻倍,王爺在此基礎上再翻倍。
以下各級軍校皆有犒賞,且家眷皆可免費獲得沃土。
老幼每人二十畝,適齡女子翻倍,男子可得六十畝。
如此一來,從龍之臣與將士們都得了好處,西土大唐帝國也就穩定下來了。
地不夠分不要緊,不斷向周遭擴張就行了,反正沿著博斯騰湖,可以隨便折騰。
這片沃土可以捕魚、種田、放牧,實在是不可多得之地,連李自成都嘖嘖稱讚十數次之多。
捕魚、種田可得軍糧,放牧能夠獲得戰馬,為下一步做準備,真乃一舉兩得之良策也!
沒等李自成高興太久,葉爾羌汗國便發兵來犯了。
對李自成與柴時華二人來說是來犯,對葉爾羌汗國則是收複故土。
為此該國發兵兩萬之巨,皆為可機動作戰的騎兵。
不過與檬古諸部不同,西域各汗國或多或少都會為本國的騎兵裝備少量火槍與火炮。
但打仗講究的是士氣、戰法、武器,以及將帥隨機應變、審時度勢的能力等等。
葉爾羌汗國騎兵使用的戰術依舊是中路突擊,兩翼包抄。
實在不行還能來個詐敗,然後半路殺個回馬槍。
這兩招是李自成早就玩剩下的,可以一眼看破。
對方的打算很好,趁著秋收之際,連收成帶地盤,一並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