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瑉躲在犄角旮旯,用長矛、大刀、弓箭、手榴彈,都可以乾掉來犯之敵。
葉軍不惜代價的話,倒是可以攻陷村子。
但打下一個村子就要死傷四五十人,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強行做了幾次之後,便決定放棄這種本錢大且回報甚微的行動。
目標就是要跟敵軍打野戰,寄希望在野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
然而唐軍沒有兵力優勢,就基本不會在白天的曠野裡跟對方進行大規模的“玩耍”。
你想打可以,但要按我的來!
等到開始飄雪了,雙方還在博斯騰一帶拉扯。
隻不過葉軍的攻勢幾近為零,最終被迫踏上了返程之旅。
李自成聞訊後,急忙下令各地百姓搶收莊稼,再不收的話,今年就血本無歸了。
靠近村子的地方,早就被村瑉們在夜裡給割完了,距離較遠的地頭倒是沒怎麼動。
事關自己和全家人的肚子,還要熬過漫漫寒冬,不用大唐皇帝發話,百姓們就會自己動手。
在擊退西夷之後,大唐境內的百姓,隻要還能動彈的,都在頂風冒雪搶收莊稼。
此時多收獲一斤糧食,以後就能讓全家人多吃一頓飯。
這可是比啥也不就,乾喝西北風要強多了!
戰後經過統計,大唐所有莊稼減產近五成,好在能搶收一半,算是沒白忙活。
此番殲滅敵人約三千,俘虜兩千五百人,繳獲馬匹八千有餘,火槍不下兩千支。
己方損失大概不到兩千士兵,外加大概三千百姓,算得上大勝了。
對此,李自成倒是比較滿意。
若是能有狗官軍的武器裝備,唐軍的戰損比還會更高一些。
李自成此前便已經讓小舅子高一功去吐魯番,用西域戰馬換取關內的武器裝備。
雖然數量不多,可好在弄到了些許。
包括二十門小佛郎機、一千支火槍、兩千顆手榴彈和配套的彈藥,那種火槍和箭矢都無法傷及的重甲都換來了兩百套。
可惜的就不能大規模裝備,隻能下發給最為精銳的衛隊。
不過正是有效利用了這批武器裝備,西土大唐軍隊才能再次擊敗葉爾羌的上萬騎兵。
柴時華也試過用馬匹來換武器,結果收效甚微。
這貨並不知道,當時的某太子即使支持李自成,也不會支持柴時華。
李自成是因為欠餉加上甩鍋爹裁撤驛站才被迫走上另外一條路的,總的來說是朝廷欠他的。
柴時華是得到了軍餉,走到奉旨勤王的半路,居然借口軍餉不足,挑唆軍下跟自己另立山頭!
給你錢,你還好意思玩我?
這是某太子無法接受的!
本來流向關外的武器裝備就是嚴格控製的,不但數量很少,而且是定向的。
每年的交易額為十門小佛郎機、五百支火槍、一千顆手榴彈和配套的彈藥。
除此之外,那就隻能訂購明年的份額了……
流向柴時華就更不可能了,某太子也告誡過左懋第和孫傳庭。
除了指定的軍火之外,任何邊將膽敢擅賣武器,一律嚴懲不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軍火出關地點在哈密衛,然後通過經常跑這趟線的商人在吐魯番進行交易。
禦用商賈並不會從中直接拿到利潤,但隻要能得到北都出產的新奇商品,他們倒貼錢都願意乾。
賣軍火得來的戰馬均可裝備陝西本地部隊,等於變相提高了邊軍的戰鬥力。
李自成已經摸清了脈路,苦於批量太小,這點軍火隻能用來潤喉,無法解渴。
但聊勝於無,比上不足,比柴時華有餘!
李自成答應不派兵進犯吐魯番以東地區,但對方也要確保每年都能按時保質保量的進行交易。
相比之下,得不到“夜草”補充的柴時華,就被葉爾羌的騎兵揍得不輕,可以說雙方打了個兩敗俱傷。
他此前也聽說了李自成居然能從關內購置武器裝備的消息,順勢也就派人過去打探,結果吃了閉門羹。
自己出價比李自成高一倍都買不到貨,不論用戰馬還是現銀都不行,這令柴時華鬱悶不已。
為何那邊會區彆對待他們二人?
讓柴時華百思不得其解……
無奈之下,隻能備份厚禮找李自成,看看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
對此李自成直接婉拒,在這邊跟旁人分武器?
自己手下都撈不著多少,完全不夠分的呢!
與其給一點還落人埋怨,莫不如一點都不給!
李自成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是乾的!
柴時華想翻臉,可又沒後路,隻能暫時隱忍。
之前聯絡葉爾羌,希望雙方重歸於好,對方竟然拒絕自己的好意。
柴時華原本希望聯合葉爾羌來消滅李自成所部,進而吃掉其部眾,結果未能如願。
葉爾羌在上次折戟博斯騰湖之後,便將沿湖一帶的入侵者視為心腹大患。
對於柴時華突然送來的好意,認為多半是引誘己方發兵的陷阱而已。
與其聯合,莫不如找和碩特、杜爾伯特、輝特等部,一並發兵滅了這股敵人更為合適!
若是自己能乾成此事,便無須勞煩其他盟友了。
這便有了葉爾羌汗國再次發兵博斯騰湖所導致的戰事!
沒想到敵人如此善戰,使得汗國折損上萬人之巨,元氣大傷。
等再次兵敗之後,葉爾羌不得不考慮聯合北方各部落討伐這股敵人的事情了。
再讓其發展數年的話,恐怕都要威脅到整個汗國的安危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