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線纜的北端的發報權被控製在軍機處手裡,眼下皇太後下諭旨不準發報此事,誰敢擅自向南廷發報,便會被立即下獄。
南廷隻能通過安排在北都的人來傳遞信息,進而得知此事,這速度就慢得多了,尤其是在北都城許進不許出的前提下。
所有南廷派來的官吏,都在吏部有注冊,安插的細作想出城的話,任何理由都行不通。
你要若是家有患病老母的話,廠衛會派人過去查看,真是符合實情,還會接到城裡來救治。
反之,那就可以先行入住詔獄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廠衛的詔獄裡還從未如此熱鬨呢!
不光是廠衛這邊,連大理寺、都察院、刑部這三個衙門裡,能關人的地方都羈押了大量嫌犯。
有仗著“燈下黑”,躲在北都的逃犯,這下全都被在城裡進行拉網式搜查的廠衛給收拾掉了。
現在不管是否與皇帝中毒之事有所牽連,隻要身份信息有問題,一律先行收押,然後再逐一排查。
誰要是敢反抗,那就肯定是有更大的嫌疑了,廠衛與駐軍傾儘全力,都要將其緝拿歸案!
由於李元胤是昊菁皇帝的門徒,尊師出事,自己又無法前往北都,便在駐地通州大肆搜捕嫌犯。
要求所部將士挨家挨戶搜查,百姓家裡的米缸、水缸、灶坑、馬廄,甚至雞窩都不能放過!
萬一抓到嫌犯,那就是為尊師報仇雪恨了。
萬一被旁人抓到嫌犯,還是從通州逃出來的,李元胤也隻能自裁謝恩了……
百姓們對此倒是非常配合,畢竟昊菁皇帝算是大明自開朝以來數得上的好皇帝了。
不但打敗了東虜和放牧的,讓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被洗劫,而且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此時有歹人膽敢謀害如此好的皇帝,那便是喪儘天良,應該被千刀萬剮了。
至於搜捕期間,是否有公報私仇或中飽私囊之人,現在還顧不上他們。
“依首輔來看,朕該當如何?”
等消息傳到南都,距離事發經過過去了十七天時間。
崇禎左思右想,還拿不定主意,故而找來了首輔瞿玄銷商量。
瞿玄銷也就是已故前首輔瞿式耜的長子,不過現在也已經快六十歲了。
“此事乃是陛下家事,臣不敢……”
“時過境遷,朕也已然是花甲之年,自然不會如當年那般雷厲風行了!愛卿直言無妨,朕皆恕你無罪!”
“……臣鬥膽,敢問陛下可想北歸否?”
“不瞞愛卿,朕有此意,亦有顧慮!”
“依臣看來,陛下可北歸,然不可立皇貴妃之血脈為繼!”
瞿玄銷繼承了其父的頭腦,對於皇家與官場的諸事,可謂是一目了然。
“哦?是何緣由啊?”
崇禎的確想過召回緬王,待自己百年之後,便由其繼承大統。
“陛下之長子與次子,皆為皇後所生。今長子雖遇事,然留有子嗣,皇長孫業已成年,北廷上下必然視其為國本。如若不行,還有定衷王,雖遠在西方,可據說兩年之內必歸。陛下若欲立緬王為儲,則必然與北廷甚至皇後之訴求相矛盾,北都周邊駐紮王師十餘萬,或不會對陛下如何,但陛下欲立之人,隻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瞿玄銷認為崇禎帝回去,北廷那些人自然不會皇帝如何,畢竟是正統。
但皇帝要立田貴妃的兒子為首席繼承人,那就算是動了對方的根本利益。
當年可是爺倆分家,各管八隅之地。
如今崇禎帝要是立緬王,就等於收回了當年的分家之詞。
北廷八隅給定衷王還是皇長孫繼承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給田貴妃的子嗣。
這可不是嘴上說說,對方手裡可是有數十萬王師精銳的!
真惹急了對方,直接派兵搭乘戰艦,從南都城外登陸了!
“愛卿以為朕理應如何處理此事呢?”
崇禎想了想,倒是覺得瞿玄銷所言有些道理。
定衷王也是自己的兒子,繼承順位肯定要高於緬王。
此子雖無才卻好吃,可也有些自知之明,斷然也不會把大明給折騰垮掉。
“陛下北歸,可先答應皇後,立定衷王或皇長孫為儲。若是陛下長子康複,則萬事大吉,如若不然,便可依之前允諾行事。”
“……當真不能立緬王為儲?”
“皇後手握數十萬王師,存有上億兩軍餉,軍糧更不缺少。陛下欲立緬王為儲,隻需做好一件事即可!”
“哦?何事?”
“今後倒立行走!”
立緬王為儲就是本末倒置之事,瞿玄銷私下不好直接批評皇帝,隻能如此解釋,希望對方能夠明白。
“……”
崇禎的確非常想立各方麵都比定衷王強得多的緬王為儲,但首輔也說了諸多困難,而且是實際存在的,自己也不好執意如此了。
據說那逆子還沒死,也不知道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但隻要那逆子尚有一口氣在,效忠其的數萬東宮衛隊便不會投靠自己。
北廷上下若真被皇後控製,執意要立定衷王或者皇長孫為儲,自己還真不好辦。
對方不缺兵、不缺錢、不缺糧,想要說服勢比登天。
眼下的情況是明擺著的,今後皇位的繼承人必須從皇後一脈裡挑選!
瞿玄銷猜測,如今北廷那邊尚未宣布皇位繼承人,說明北帝多半還沒駕崩。
反之,肯定會在南帝北歸之前宣布皇長孫登基的。
緬王乃是田貴妃所生,這就意味著,隻要皇後一脈未斷,緬王就不可能登上皇位!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