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一世對把這麼多兵力交給屬下指揮是非常不放心的,所以決定禦駕親征。
而且在擊敗黃皮猴子之後,那些包括火炮與新式步槍在內的戰利品也是極具誘惑力的。
首先要裝備自己的衛隊和射擊軍才行,然後再將一部分戰利品獎勵給參戰的功臣們……
“老三!老五!你倆總算是來了!”
萬禮看到張煌言與曾英,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他們同門師兄弟能在喀山外圍相遇,算是天大的福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哥,你這跑的也太快了,我和三師兄一路都在追啊!”
在曾英看來,他們不是西征,完全是沿著萬禮所部留下的記號,順路過來郊遊的,因為羅刹兵基本都不見蹤影了。
“大師兄,可是要兵臨莫斯科?”
張煌言感覺萬禮根本就沒打算就此收手,而是要一鼓作氣,打下莫斯科作為班師回朝,送給尊師的見麵禮。
“我倒是有此意,但城內尚有不下兩三萬羅刹兵,想必開純之後,羅刹援軍又會抵達,想打下莫斯科,估計得明後年!”
都是同門師兄弟,萬禮也沒有故意隱藏自己的心思,更何況三師弟素來睿智,多半能猜到。
“那不正好可以來個守株待兔,將其一網打儘嘛!”
曾英早就等不及了,一路乾走,就這麼走了兩年,換成誰都受不了這種折磨,簡直跟修行彆無二致。
在三部人馬彙合之後,大明王師的總兵力已經上升到了近八萬人。
算不上規模特彆龐大,但決計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了。
因為全軍有九個重炮營、兩個導彈營,另轄四十七艘飛艇、六百三十二輛坦克。
野戰突擊力量包括兩萬明軍騎兵與三萬檬古騎兵,總計五萬騎兵。
或許張煌言與曾英兩部人馬是剛抵達喀山外圍,但萬禮所部已經在此地駐紮了一個冬天。
當地能打獵能捕魚,萬禮宴請兩隻師弟的菜肴,都是從附近刮來的。
不但有山雞、有河魚,還有熊掌和野豬蹄子,對在外征戰的將領來說,這些都算是美味了。
“調料大軍”的優點便是隻要抓住了主菜,那就全是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看廚子的手藝了……
張煌言與曾英以及麾下將領都是吃得滿嘴流油,他們初來乍到,這算是一次例行大補了。
按照大明王師私下的規矩,或者說是慣例,先到海外征戰的部隊隻要條件不是特彆艱苦,便要給後來的兄弟部隊準備霸王餐。
人家後來的自然是給前麵去的送武器裝備外加食材給養的,不請人家吃一頓,那就很不厚道了。
席間,張煌言還問起了萬禮對於今後的打算,去打莫斯科的事情就可以直接跳過了。
主要就是如何過伏爾加河,因為不能一直等冬天,再讓大軍過河。
對此,萬禮有兩個打算,其一是繳獲羅刹援軍的船隻,其二便是自力更生了。
木筏子倒是不難做,維修飛艇的地勤人員還會做羊皮筏子。
但對於全軍八萬人,連同六百多輛坦克以及十萬匹左右的戰馬與馱馬來說,這點運力無疑杯水車薪一般。
最好的解決之道便是在消滅羅刹援軍之後,趁冬季河麵封凍,大軍再行過河。
馬匹倒是其次,萬一坦克在過河時,由於發動機進水,導致趴窩,那就麻煩了。
張煌言與曾英也都同意萬禮的想法,坦克算是他們陣戰時的最大指望了。
步兵離了坦克不是不能作戰,但有了坦克助陣,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傷亡數量了。
至於羅刹援軍何時才能到來,這就沒法估計了,連個知情的羅刹將校都抓不到,一切隻能靠碰運氣……
對於設伏兵的事情,張煌言認為倒是可以嘗試,可不要寄托太大的希望。
因為從城頭上完全可以看到己方的兵力部署情況,很可能羅刹人已經得知了大明援軍的到來。
故而三路人馬是否彙合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一切都擺在明麵上了。
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沿河多派探馬,時刻掌握周邊的動態,防止被羅刹援軍突襲了。
不過萬禮與曾英都時刻盼著羅刹人能快點過來找死……
現在起點在本土的鐵路最多修到了巴爾喀什湖,再往西的輜重運輸就都得靠馬車和卡車。
距離大概有五千裡以上,如此遠的路程,消耗自然非常之大的。
最坑人的就是完全不能利用河道進行運輸,因為整個北境的河流基本都是南北走向的。
故而尊師想派人運輸給養,也要不少兵馬負責保護,同時還能用打獵與捕魚的方式來減少糧食消耗。
對三位主將來說,眼下最可行的策略還是捕魚加打獵,順便從周邊地區搜刮一些糧食。
能買糧就更好了,不動手隻花錢的話,便可以讓當地的羅刹人繼續種地了,大明王師也就有了後援。
在羅刹腹地作戰,跟遠征美洲那邊的處理方法不能等同對待。
人家有艦隊隨行保護,一艘商船上的給養就足夠養活上千人,餘下就是尋找淡水就行了。
這邊全靠坦克、卡車和馬車運輸,在運力方麵便無法比擬艦隊的海運規模。
好在伏爾加河的河鮮不少,周邊還有數十條河流,讓萬禮麾下的將士們不至於缺乏營養。
萬禮想儘快與羅刹援軍交戰,原因便在於此,因為連檬古騎兵都天天吃魚了……
困難是顯而易見的,關鍵在於如何在困境中來克服困難!
從俘虜口中得知,率部前來的羅刹將領還是沙皇的嫡係,萬禮就大致放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那隻沙皇不是過於冷血的話,便一定會派兵前來救援的。
對方派來十萬援軍的話,等於大明王師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對方一人分的口糧了。
“應該是秋末之後,羅刹援軍才會過來吧!”
張煌言看著遠處白楊樹的落葉若有所思,他倒是覺得近期不會有羅刹大軍出現。
“哦?這是為何?”
萬禮倒是可以等,但時間未免有些過長了。
“他們也需要秋收來提供軍糧,若不能速戰速決,缺糧則必敗無疑!”
曆史上因缺糧而戰敗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張煌言覺得羅刹人不會不知道軍糧的重要性。
沒糧食又如何打仗?
這是個世界性難題!
除非對手不如自己,而且己方還能超水平發揮,否則破釜沉舟那種事,幾乎跟主動找死沒多大區彆了……
張煌言相信萬禮與曾英都不敢這麼玩,因為這可是在距離本土萬裡之外的地方作戰。
一旦玩大了,饑腸轆轆的部隊可就散花了,再想聚集起來就無比艱難了。
原地不動,就在附近找食吃,是消耗糧食最慢的辦法。
加上張煌言與曾英帶來的糧食,全軍省著吃,也就能吃到明年開春的。
故而今年不管有沒有羅刹援軍過來,王師都要在冬季過河。
到對岸去找糧食吃,否則明年開春之後,全軍都得被活活餓死!
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沿河一路向西,去拉多加湖,那裡是瑞典的地盤。
王師大可不必進攻瑞典,因為該國已經與大明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
直接出錢向瑞典買糧就行了,實在不行,還可以用瑞典的糧食先維持一段時間。
趁此機會再寫信給駐法國大使,張煌言知道法國是歐洲的主要產糧國。
隻要能從法國購買糧食,便可讓所部無須為軍糧而發愁了。
如若不然,被尊師知道了這邊的情況,著急不說,還得責備自己當年所學都就飯吃了……
這下好了,三個學生湊在一起,居然笨到飯都沒得吃的地步,這得有多尷尬啊???
在抱頭痛哭之餘,向尊師謝罪,除此之外,估計也沒彆的法子了。
“報~!羅刹大軍已在西方百裡之外!”
“啊?甚好!兵力如何?”
“業已探得十萬!”
“嗯!不錯!再探!”
敵方援軍入秋沒來,秋後也沒來,冬初還沒來。
萬禮著急上火,以至於嘴邊起了一圈的水泡。
如今在元旦之前卻得到了羅刹援軍的消息,不禁大為欣喜。
隻要能見到援軍和糧食,冬季作戰自然完全沒關係,順便還能用馬匹來打牙祭。
對方終於來了,可是讓哥仨等得好苦啊!
張煌言不太相信羅刹王隻派這十萬人過來,除非對方皆為騎兵,否則實難有勝算。
要麼是對方過於輕敵了,要麼是這十萬人僅為援軍一部,其餘部分尚未被偵騎發現。
按照進兵速度來推算,若有步兵,短則三天,長則五天,必然來到。
若援軍皆為騎兵的話,進兵速度就要加快一倍以上了,說不定明天稍晚時候便可出現。
在短暫商議之後,三人分彆集合所部人馬,準備明後天的決戰。
包括檬古騎兵在內,王師將士總計也就八萬而已。
對方哪怕隻來十萬人,在兵力上也處於優勢。
為了不被各個擊破,三人決定抱團取暖,以品字形迎戰羅刹援軍……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