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夜襲奧軍_明末黑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200章 夜襲奧軍

第1200章 夜襲奧軍(1 / 2)

其實索彆斯基完全是可以等待與步兵以及戰車部隊一起推進的,但一來要還利奧波德的人情,二來是輕易大意,三來是擔心騎兵跟步兵攪和到一起,不光會減慢速度,還可能白白挨打。

不算利奧波德的十萬步兵和大量戰車,光是自己的騎兵部隊就對奧軍形成了絕對的兵力優勢。

他判斷敵方增援的騎兵數量不超過兩萬五千到三萬,與實際數額已經非常接近了,隻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才導致了後來的事情。

索彆斯基也不相信北上的敵軍增援部隊的戰鬥力會與侯賽因的主力部隊相當,現在看來,這算是運氣欠佳……

一頭撞上機槍陣根本就是計劃外的事情,不論是索彆斯基還是利奧波德都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有這種可以連續開火的武器。

在錯估戰場情況,並下達了導致致命錯誤的命令之後,波軍騎兵集群的衝鋒就逐漸演化成為了一場死亡衝刺!

英勇無畏的翼騎兵頂著奧軍的槍林彈雨前仆後繼,不少人都已經清楚地看到了對方那種時刻噴吐火蛇的武器了。

一個人負責把條狀的東西往武器裡塞,另一個人則好像專門負責開火射擊。

即使弄清楚大致的原理也沒用,根本無法阻止對方用近乎於屠殺的方式來乾掉自己和同伴。

每挺機槍標配五千發子彈,也就是二百五十個彈板,但奧斯曼大使特意給每挺機槍增購了一百五十個彈板。

萬一打光標配子彈,槍管還沒報廢,那不等於己方士兵賺到了嘛!

就算在報廢的時候子彈還沒打光,也可以從單板上摳下來,給左輪步槍使用。

這便是子彈尺寸通用化的好處,不管怎樣,都不會造成浪費。

使用定裝彈的都是禁衛軍和坦克兵,都是奧軍中的精銳。

易卜拉欣一世給自己的精銳部隊花錢一點都不心疼,而且認為武器裝備越精良,精銳部隊的戰鬥力就越高。

這邏輯是沒啥錯誤的,而且現在不用花錢,用一桶桶成品油就能換取成船的武器彈藥,非常劃算。

由於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現了儲量驚人的油田,易卜拉欣一世在龍顏大悅之餘,也下令大規模建造遠洋型貨船。

目的就是為了運輸石油和成品油,返航的時候也能從明帝國裝載各種商品,絕對是一舉兩得的計劃。

到一六七五年,奧斯曼帝國的商船總噸位已經僅次於荷蘭、法國、明帝國,位居世界第四,超過了西班牙與英國。

前三位的差距實際上是很小的,雖然三國都在努力建造商船,以增加本國的貨運量,但預計在三年之內,排名便會有所變化……

昊菁皇帝已經寫信告知易卜拉欣一世,其控製區的石油總儲量在五千億桶左右。

這就意味著哪怕一桶隻賺一枚銀幣,易卜拉欣一世的腳下也埋藏著五千億枚銀幣!

用一個直觀的比喻就是這位蘇丹腳下的銀幣比天上的星星都多,天方夜譚變成現實了!

易開采且易運輸的科威特油田已經變成全球第一大油田,終極計劃是實現年產一千萬桶的目標。

那就意味著光是科威特油田,每年就能為奧斯曼帝國淨賺一千萬銀幣以上,絕對是一棵巨型搖錢樹。

有了船之後,便要考慮到運力的問題,奧斯曼方麵要包郵的任務才行,否則明帝國暫時是無暇運輸的。

因為鄭氏集團的大部分運力都在印度洋,從福建到南非的航線上。

昊菁皇帝的船隊則要估計東地、北地、澳洲這三大塊,尤其將建設澳洲當成重中之重。

於是為了多賺錢,易卜拉欣一世便下令擴大造船規模。

造船需要砍樹,沙漠連草都不長,小亞細亞是根本所在,巴爾乾半島便成為了最大的造船木材來源地。

亞德裡亞海東岸有很多奧斯曼的船廠,但威尼斯的艦隊也不會過去襲擾,因為雙方此前已經達成一致,實現了互不侵犯。

隻要對方遵守約定,不襲擾位於巴爾乾地區的造船廠,那麼易卜拉欣一世允許其按規定交錢通過運河。

威尼斯不想惹對麵的龐然大物,奧斯曼也不願意將本就不多的兵力放在自己的側後方。

現在,經過一連串的運作之後,石油就變成了坦克兵手裡不斷噴火的機槍了。

看著不斷被打翻在地的敵軍騎兵,賈馬爾認為如果自己手裡有五百挺這種武器,甚至可以殺光眼前的所有敵人……

雖然聽說這種武器的價格貴得令人咋舌,但從實戰效果來看,毫無疑問,那真可謂物超所值!

儘管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斃傷了大約三成左右的敵軍騎兵,可機槍給雙方士兵造成的震撼遠比戰果與損失更大。

哪怕是禁衛軍的士兵,原本以為自己手裡的左輪步槍已經算是最厲害的武器了。

但在見識過機槍的本事之後,也對其敬佩直至。

波軍騎兵集群排山倒海一般的衝鋒,被己方打得支離破碎,機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哪怕己方火力不能阻止對方的強勢推進,也依然可以憑借手榴彈與陷馬坑,形成最後一道防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由於氣候的原因,陷馬坑在眼下是很好挖的,基本上一鍬下去就是一個坑。

單憑一兩個坑,其深度當然不足以遲滯敵軍騎兵的推進。

可一旦密度增大,而且連成片的話,那就很容易得償所願了。

衝到陣前的波軍騎兵就吃了這種土坑的虧,借助慣性的馬頭甚至撞到了坦克車身上,但依舊無法突破奧軍的防線。

坦克上麵和周邊的奧軍士兵則忙不迭地用手裡的火槍與手榴彈,來消滅這些抵近的敵人。

波軍騎兵倒是裝備了燧發短銃或者發條短銃,可麵對重裝防禦的奧軍士兵,除非一槍打在麵部,不然子彈真是一點傷害都沒有。

反觀奧軍發射的進口定裝彈在有效射程之內,完全可以穿透翼騎兵的胸甲,一顆子彈打到目標就可以生成戰果。

在火藥的質量遜於後世的情況下,昊菁皇帝便選擇了大口徑且長彈殼的子彈,這樣才能確保彈頭在出膛之後擁有足夠大的動能。

從外觀上看,十毫米的定裝彈其外形比勃朗寧重機槍發射的十二點七毫米子彈小不了多少,空彈殼能輕鬆裝下成年人的食指。

裝藥過量這種事從來就不是昊菁皇帝需要考慮的問題,子彈不受潮就不錯了……

翼騎兵除了在交通工具方麵比奧軍步兵占有之外,實際上遠射與近戰都沒便宜可占。

明軍教官訓練奧軍的戰鬥技能就三項,射擊、投彈、拚刺刀。

除此之外,走好隊列,讓上麵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就行了。

射擊分為遠距離用槍身上的標尺開火,中距離用槍口的覘孔瞄準,近距離盲打,也就是抬手就有。

最後一招,所有禁衛軍士兵必須掌握。

因為其裝備的是左輪步槍,不會盲打,就等於左輪在近戰時的優勢全無。

在上戰場之前,每個裝備左輪步槍的禁衛軍士兵都會得到消耗三百發訓練子彈的待遇。

結合其豐富的作戰經驗,這就可以基本保證禁衛軍士兵在戰場上不會浪費子彈。

這就是明軍教官口中的不合理規則的合理性,在訓練場上浪費子彈總好過在戰場上浪費子彈,後者無疑是對己方致命的。

現在就是禁衛軍士兵表現其自身戰鬥力的好時候,麵對近在咫尺的翼騎兵,隻要子彈買打光,基本上兩三槍就能乾掉一個敵人。

槍法好、裝彈快,還是重裝防護,這樣的禁衛軍哪怕處於人數劣勢,憑借各種障礙與掩體,也能以一敵十,打得翼騎兵苦不堪言。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接敵寬度並不大,波軍的兵力優勢無從發揮。

前排士兵突然被撂倒在地,反而耽誤了後排同伴的衝殺。

在悍不畏死的禁衛軍的帶動下,普通奧軍士兵自然也不會害怕了。

反正周圍全都是敵人,己方已經被徹徹底底的包圍了,不原地投降,就必須死戰到底。

賈馬爾的部隊有近五萬人,步兵有一萬、騎兵有兩萬,蒸汽坦克有兩百五十輛,加上一個營三十六門重炮。

餘下是上百門迫擊炮和兩百門速射型加農炮,以及運輸輜重的士兵和苦力。

能打的都被放到了四向位置,一旦被敵軍突破防線,必然會嚴重的影響到本陣的安全,甚至發生全線崩潰的可能。

所以自製的大約五百輛戰車和兩千輛馬車都被用來重當掩體,沒有足夠多的樹木作為障礙物,便用一袋袋的糧食來湊數。

開戰半小時之後,索彆斯基就已經喪失掉了將近三分之一的部隊。

雖說直接戰死的人比較少,大多都是被絆倒或者中彈墜馬的,但也算是戰鬥減員。

好消息是利奧波德的部隊已經從上來了,可以對敵軍陣營形成第二次衝擊。

索彆斯基不相信己方出動二十萬大軍,還有一半是騎兵,偏偏吃不掉眼前這五六萬敵人。

有一點,索彆斯基判斷失誤了,那就是對方完全不缺彈藥!

賈馬爾此行的目的不但是給侯賽因送援兵,還要送去足夠多的糧食和彈藥。

這就意味著隻要本陣不被對方迅速攻破,賈馬爾所部絕對不會因為彈藥告罄而繳械投降。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翼騎兵在此前的戰鬥中死傷過多,給利奧波德的步兵造成了很大的進攻障礙。

步兵都是頂著槍林彈雨,一邊跑一邊繞過障礙物,幾乎跟越野比賽差不多。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進攻隊形根本無法保持,隻能呈準散兵狀態進行衝鋒。

理論上低級軍官還能控製住手下的士兵,但從外觀上看,這就是一群出來覓食的螞蟻。

由於賈馬爾所部直接進入戰場,導致聯軍不得不在唾手可得的戰果的誘惑下轉守為攻。

在對方並未構築戰壕的情況下,這倒是不太容易重蹈克拉科夫一役的覆轍。

隻是由於一種武器的意外出現,使得實際戰況走向了另外一條路……


最新小说: 風雨話東周 規則怪談:開局被誤認為是大佬! 農婦修仙:我靠彈幕殺成神! 是,女皇陛下! 雪夜逐我出家門,重生崛起你瘋啥 魔川傳 都市重生:逆轉青春 吻溺玫瑰 什麼執念?那是我命中注定的老婆 虞歌凰圖